基本概況

全蘇木共有7個嘎查,1335產,5240口人,總土地面積53萬畝。其中在冊耕地19366畝,飼料基地及草庫倫2萬畝,可利用草場47.6萬畝。沙源項目區、生態項目區、圍封項目區三項合計30萬畝,占總土地面積的56.6%。2002年6月末牲畜存欄57354頭(只),其中牛2134頭,山羊35068隻,綿羊5000隻,其它3456頭(只)。2002年蘇木農牧業總產值1173.9萬元,其中牧業604.5萬元,農業421.2萬元,林業148.2萬元。財政收入48萬元。個體私營經濟得到長足發展。全年預算內支出84.6萬元,人均可支配收1200元。‘
2006年,全蘇木社會總產值4862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2622萬元,牧業總產值2240萬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2890元。該蘇木地處左旗西南,距林東鎮25公里,303國道、305國道、省際大通道、集通鐵路貫穿於該蘇木,交通十分便利。汪安池嘎查境內有豐富的珍珠岩礦一處。該蘇木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有聞名遐爾的真寂寺(召廟),遼祖州、遼祖陵、石房子。另外,七鍋山冰臼群、石桌子山、蓮花石、野豬林、西日他拉湖、紅光草原等景點、景區也位於該蘇木境內。對新時期帶來的新的發展機遇,蘇木黨委、政府適時提出了“三色一業”的發展戰略(即白色:絨山羊;黃色:西門塔爾牛;綠色:草原生態建設;遼文化旅遊業)。目前占地面積66000平方米、總投資50萬元的絨山羊交易市場已建成。占地面積20000平方米、投資40萬元的西門塔爾黃牛交易市場也已建成交付使用。屆時,查乾哈達蘇木將以嶄新的發展態勢融入地區經濟發展的循環網路,為左旗經濟的快速騰飛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發展思路目標

實施措施

2、立足生態建設。蘇木黨委、政府長期以來始終貫徹以生態為本,堅定不移地走生態立蘇木的路子,以項目為依託,建設和保護並舉,以保護為主。今年在去年退耕還林(草)2700畝的基礎上承擔了9000畝的退耕還林(草)項目,並克服勞動力少,時間緊、任務重的實際困難,以嘎查班子為核心,黨員幹部帶頭,蘇木幹部指導的方式,勝利完成了項目的前期工程,今年我蘇木將完成造林2萬畝,(其中:退耕還林9000畝,荒山造林9000畝,社會造林3000畝)種草1.1萬畝,為了任務的落實蘇木科級領導幹部擔保賒欠6萬斤草籽給牧民發放,並把97年以後未分到產的20萬畝的草場全部分到各產,使廣大民眾能儘早享受退牧還草的國家優惠政策。
3、抓住發展畜牧業這一主線。堅持“舍飼禁牧”的路子,改善當前的畜群結構,大力發展養牛業,綿羊業,逐步實現建設跨國道養牛、養羊基地的目標。今年將引進肉奶兼用型優質西門塔爾牛500頭,使牛達到3500頭,將山羊控制在35000隻的規模,綿羊在5000隻的基礎上發展到6000隻,落實旗大下鄉工作精神,無畜戶均發展養羊5隻以上。扶持養牛業的發展,蘇木將新建畜牧改良點13處,保證每嘎查一處,每處有1名改良員,並爭取高標準棚圈建設項目100處,使養畜達到小區化養殖規模。力爭年內建一處奶站,蘇木決定各級黨員幹部必須帶頭執行舍飼禁牧,做義務宣傳員。嘎查黨員幹部要帶頭引進優質奶牛,在產業結構調整中起模範帶頭作用,保證黨委、政府的工作思
4、提高科技含量、提高效益。今年將繼續實行牲畜100%高密度畜牧防疫,培訓畜牧業科技人員,提高科技含量,發展優質高效牧業。擴大優質飼料的種植面積,降低舍飼成本。今年將落實飼料高梁1100畝,蘇丹草1050畝,青貯4800畝,為確保完成種植計畫,蘇木採取兩種辦法:一是蘇木政府從赤峰購進種子,採取包嘎查幹部、嘎查幹部層層擔保的形式,賒給牧戶秋季結算的辦法。二是典型引路,各嘎查黨支部黨員優先的條件下抓2—3個典型產,為其提供種子,確保飼料種植成功。畜群結構向敖特根、秸桿轉化向寶音德力根看齊。
5、抓好項目的落實工作。蘇木本著從項目上要效益的原則,積極爭取項目。今年將在落實阿寶力格75萬元治河工程,東哈達英格8萬元人畜飲水工程,爭取胡北溝88戶移民搬遷項目的基礎上,逐年將剩餘的耕地納入到國家退耕還林(草)項目中。發展高效農業,增加水澆地面積,爭取三年內使水澆地由現在的3500畝增加到5000畝。鞏固現有的良好治安環境,最佳化經濟環境,利用國道交通便利的條件,制定優惠政策加大招引資力度。蘇木黨委把握一切工作為經濟建設服務的大局,努力使各項事業得到長足發展和全面提高。
黨政建設

明確工作

把“三評”關
“三評”就是年終對照年初的“三定”內容完成情況,召集黨員、民眾代表進行一次民主評議大會,對蘇木鎮領導幹部、嘎查村“兩委”幹部和民眾黨員進行組織評、黨員評、民眾評的考核評議。蘇木鎮黨委的年終評議會由蘇木鎮幹部、各二級站所負責人、嘎查村幹部和民眾黨員代表參加。嘎查村兩委和黨員評議會由包嘎查村蘇木鎮領導及幹部、嘎查村全體幹部、全體黨員和村民代表參加,蘇木鎮黨委給予指導、監督。每名蘇木鎮領導和嘎查村幹部根據“三定”目標的完成情況和工作履職表現等向民眾述職,要回答黨員、民眾的詢問。在總結、述職的基礎上,由參會人員以無記名投票方式給予評議,在民主評議的基礎上,蘇木鄉鎮領導幹部、嘎查村幹部要評出優秀、稱職、基本稱職和不稱職,黨員評出優秀、合格、不合格。“三評”,為黨員發揮作用搭建了平台。石寶鎮腮吾村黨支部書記栗天喜多年從事馬鈴薯產業化種植和銷售,2005年他成功引進一家高科技馬鈴薯種薯繁育公司,村民全部為該公司繁育種薯,戶均增收2000餘元。2006年他引資又新建了9個高科技噴灌圈,使全村的馬鈴薯種植都實現自動化、高科技化,使戶均又增收2000元。
獎懲機制

嚴格的監督獎懲機制,培養了幹部親民、愛民、為民的工作作風,促進了基層民主政權建設。原查乾哈達蘇木黨委了解到民眾購買奶牛自籌資金難解決的問題後,動員蘇木幹部每人拿出3000—5000元資金,墊資為牧民購買奶牛,解決了牧民的實際困難。在完成目標任務的過程中,民眾能夠全程監督,賦予了民眾民主監督、民主管理的權利。正如村民所說:“三定三評”制度是衡量幹部工作的標尺,工作乾好乾壞是擺在明處的,乾好工作的幹部我們擁護,乾不好工作的幹部我們就有罷免他的依據。
“三定三評”制度的實施,將知情權、決策權、監督權還給了黨員民眾,給基層幹部帶上了“緊箍咒”,實現了“四個轉變”:即由過去辦什麼事少數幾個幹部說了算變為大多數民眾說了算;由過去黨支部工作相對封閉運行變為公示承諾和陽光運作;由過去搞督查只是上對下變為上級督查和民眾監督相結合;由農牧區幹部黨員對上負責變為上對下雙向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