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柏溪鎮原名柏樹溪地處川、滇兩省結合部,金沙江下游和六盤水國土、資源開發的“金三角”地帶,地理坐標東經104度30′,北緯284度01′,是宜賓縣縣城,距宜賓市中區13公里;距宜賓飛機場20公里,東連翠屏區、南臨金沙江、西銜安邊鎮、北接喜捷鎮。是內昆鐵路貨運編組站所在地,正在修建的宜水高速公路橫穿其境。全鎮幅員面積5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106公頃,林業用地面積533公頃。轄17個行政村,5個社區居委會,164個村民小組。2001年和2002年末總人口分別為65732人、66313人(其中城區居民36881人,農村居民30384人。2001年和—2002年人口自然增長率分別為千分之5.17、千分之4.8;計畫生育率分別為97.55%、95.78%。
自然資源
柏溪鎮以淺丘地帶為主,地形特點西高東低,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周邊構成不規則的圖形。年降雨量在898.1—1027.6毫米之間;日照時間全年約1138.2小時;夏季最高氣溫38.4度,冬季最低氣溫-0.9度,年平均氣溫18.1度,森林覆蓋率為19%。
經濟狀況
柏溪鎮主產水稻、玉米、花生、紅苕、林果、蔬菜等。農業經濟以向規模型發展,形成了糧食、林果、生豬、蔬菜基地 2001年和2002年全鎮農業總產值分別為7279萬元、7572萬元;企業總產值分別為45091萬元、45144萬元;糧食總產量分別為11987噸、12242噸;2002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31358萬元,同比增長13%。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為5496萬元、13170萬元、12692萬元,與2001年比分別增長62%、40%、110%。2002年實現財政一般預算收入548.1萬元,2002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為2643元,比2001年增加1.52元;
招商引資
圍繞鎮黨委政府走“農業穩鎮,工業活鎮,科教興鎮,民營強鎮”的思路,按照“積極扶持,突出重點,加快發展”的指導方針,在成立了柏溪鎮企業發展及招商引資工作領導小組的基礎上,新成立了柏溪鎮工業園區籌建小組,實行黨政一把手負責制,把發展民營經濟納入了全鎮經濟發展計畫的重要議事日程,2002年,柏溪鎮共簽約鎮外投資項目11項,履約9項,協定引資2690萬元,實際到位資金1326萬元,同比增長19%,引進和新辦50萬元以上投資項目8個,2002年實現銷售稅金1500萬元,新發展個體工商戶402戶;成功引進了“宜賓鑫榮華輕金屬粉沫公司、宜賓佳藝包裝材料有限公司”等9個企業,落戶該鎮投資開發,協調解決了“西發建材有限公司,天源離子交換樹脂廠、新興保溫材料廠”等一批企業在生產中的各種問題,讓其留得住,並逐步發展壯大,成為全鎮經濟發展重要的增長點,帶動其他企業和相關產業的發展。
科教文衛
全鎮共有中學4所,在校生5664人,國小12所,在校生6080人,學齡兒童入學率為100%。有醫院、衛生院
9個。衛生技術人員114人,加快了養老、失業、醫療、社會救濟等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步伐,確保了“兩保”人員資金按時足額發放。
人文景觀
柏樹溪又名黑河,源出柏溪鎮於公興村,經長沙納發自八一村小溪和發自少娥山南北兩小溪,往東折南繞柏溪鎮入金沙江。河長18.3公里;少娥湖位於解放村境內,面積1200餘畝,四周森林茂密、鬱鬱蔥蔥,清淨幽雅,空氣清新;少娥山又名筏竹山,位於鎮西北,海拔726米,山體巍峨,主峰繡麗,與柏溪階地相差441.6米;古遺址:弓字山東漢石棺畫像,有12幅畫像均屬浮雕;古建築有:接龍橋位於柏溪鎮:戒關西,架於黑河橋上,南北走向、石質三孔卷頂平橋。中孔上鑿飾一龍頭,形像生動;中孔頂題記:“自明失禮,大清乾隆壬寅年培修,道光己酉年更修中硐,培修小硐”;大南坳牌坊位於南京村,代道光十七年建,保存基本完好。坊上圖象雕刻精工,其龍昂首朝天,奮欲如雲。正面及橫額題刻:“聖旨”,“蜀水逾清”。歷史人物有:王光蜀(1876一一1961年),清末秀才,以辦學有方,蜚聲教育界。建國後被選為宜賓市第二、三屆人民代表,1958年受聘為四川省省政協二亡史研究館研究員。
重特要事
教育“兩基”全面達標
2001年,鎮政府投入600多萬元資金, 完成了柏溪中學、長沙國中的擴建及長沙國小的基礎工程建設,完成了集體村小、長江村小、羊灣村小的重建及對仁和村小的選址新建及其它幾所國小的修繕,總建築面積7441平方米,各校園集綠化美化於一體,教育“兩基”全面達標。
舉辦柏溪鎮調整建制十周年慶典活動
2001年9月12—22日開展了慶祝柏溪鎮調整建制十周年活動;舉辦了籃球邀請賽、書畫攝影展、座談會和文
藝晚會,充分展示亍柏溪鎮十年來取得的豐碩成果。
2001年鎮政府投人資金23萬元完成了對長沙一忠英6公里、長沙一南京8公里村級公路的全面改造,使兩村
道均達到國家四級公路建設標準。
2002年1月18日召開柏溪鎮第四屆二次人大代表會,會議選舉產生了以鄧德為鎮長的柏溪鎮政府新一屆領導班子稱號。
2002年8月獲得“四川鄉鎮綜合經濟實力200強”稱號
2002年10月24日經過省綜治委的複查驗收,繼續維持“四川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範鎮”稱號。
2002年12月順利通過省級文明單位和省級二衛生單位的複查驗收,繼續保持“省級文明單位”和“省級衛生單位”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