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林震(1388-1448),字敦聲,又字起龍,長泰縣城人,生於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十一月初一。林震富有文學才華,寫下不少詩文,惜多已散失。今存有《儒學科貢題名記》、《林氏族譜序》等文章以及《紫極宮》、《春日偶成》、《歸省》、《元宵》、《題蘇步坊》等30多首詩歌。
主要經歷
狀元及第

據傳林震參加殿試時,宣德皇帝出《月中丹桂第一枝》題。林震才思敏捷,即賦:“騎鯨直上九天台,親見嫦娥將桂栽;幸得廣寒宮未閉,待臣連月抱歸來。”皇帝聞之大喜,御筆圈定林震為新科狀元,大魁天下。此科第二名榜眼為建安(今建甌市)龔錡,第三名探花為莆田林文。福建省囊括榜首前3名,閩中一科三鼎甲,至今傳為佳話。
為官經歷
林震狀元及第後,即授翰林院修撰兼國史編修。他居官八載,擔任文學侍臣。曾主持編修《明實錄》。林震出身清寒,淡泊明志,不願浮沉宦海,乃於明正統二年(1437年)“稱疾告歸”。林震回鄉後,閉門讀書,以詩史自娛。他持身謙恭禮讓,待人接物從無疾言遽色,非因公事不至郡邑之庭。林震居家之時,廣藩(廣東布政)曾兩次聘請他赴粵主持鄉試。林震慧眼識人,選拔了不少優秀人才,受到士林的讚譽。
相關
林震是漳州府歷史上唯一的狀元,漳州(今薌城區)塔口庵及長泰縣城南門,各建立狀元坊(現已無存),以示彰揚。明正統十三年(1448年),林震在家逝世,享年61歲,葬於長泰縣欽化里(今屬武安鎮)康林山,墳墓未立碑石,可謂淡泊生後。林震元配薛氏,繼室黃氏,傳有三子一女,其後裔一部分傳衍外縣及台灣等地。朝廷曾頒旨,敕封林震繼室黃氏為安人,今聖旨保存在長泰博物館。
長泰縣仍存有林震生活、讀書、墓葬等文物遺址。位於長泰縣城狀元巷的狀元井,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民間還流傳著許多有關林震的民間故事,膾炙人口。諸如:林震在漳浦海島讀書,該處因此得名“林震嶼”;林震狀元及第時,家中井鳴三日;林震卒之時,有星墜於其戶;林震在金鑾殿上“一筆化三千”,與江西沈文求爭元奪魁;漳州因有狀元方能稱“府”等。這些故事世代流傳,表達了百姓對狀元林震的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