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梢斑螟

松梢斑螟

松梢斑螟,Dioryctria splendidella Herrich-Schaeffer,為鱗翅目螟蛾科松梢螟屬的一種昆蟲。主要分布在黑龍江、陝西、江蘇、浙江、福建、廣東、雲南等地。寄主為五針松、雲杉、濕地松、紅松等。以幼蟲鑽蛀主梢,引起側梢叢生,樹冠呈掃帚狀,嚴重影響樹木生長。幼蟲蛀食球果影響種子產量,也可蛀食幼樹枝幹,造成幼樹死亡。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成蟲

松梢斑螟成、幼蟲、蛹害狀圖 松梢斑螟成、幼蟲、蛹害狀圖

體長10~16mm,翅展20~30mm。灰褐色。觸角絲狀;前翅暗灰色,中室端有一腎形大白點,白點與外緣之間有一條明顯的白色波狀橫紋,白點與翅基部之間有兩條白色波狀橫紋,翅外緣近緣毛處有一條直的黑色橫帶。後翅灰褐色,無斑紋。

橢圓形,長約0.9mm,黃白色,有光澤,近孵化時變為櫻紅色。

幼蟲

松梢斑螟幼蟲 松梢斑螟幼蟲

一齡體長2.8mm,頭寬0.3mm;二齡體長6.4mm,頭寬0.6mm;三齡體長12.7mm,頭寬1.1lmm;四齡體長17.9mm,頭寬1.7mm;五齡體長20.6mm,頭寬2.0mm。幼蟲頭部及前胸背板赤褐色,中、後胸及腹部淡褐色;體表有許多褐色毛片;腹部各節有對稱的4對毛片;胸足3對,腹足4對,臀足一對。

長橢圓形,長約15mm,寬約3mm。黃褐色,羽化前變為黑褐色。腹末著生3對鉤狀臀棘,中央一對較長。

發生規律

吉林1年l代,遼寧、北京、河南、陝西2代,南京2-3代,廣西3代,均以幼蟲在被害枯梢及球果中越冬,部分幼蟲在枝幹傷口皮下越冬。出現期分別為越冬代5月中旬至7月下旬,第一代8月上旬至9月下旬,第二代9月上旬至10月中旬,11月份幼蟲開始越冬。各代成蟲期較長,其生活史不整齊,有世代重疊現象。

成蟲羽化時,穿破堵塞在蛹室上端的薄網而出,蛹殼仍留在蛹室內,不外露。羽化多在11時左右,成蟲白天靜伏於樹梢頂端的針葉莖部,19-21時飛翔活動,並取食補充營養。具趨光性。雌蛾產卵量最多78粒,最少14粒,平均44粒,卵散產,產在被害梢針葉和凹槽處,每梢1-2粒,還有產在被害球果鱗臍或樹皮傷疤處。卵期6-8天,成蟲壽命3-5天。初產卵黃白色,1天后卵殼出現不規則紅斑,3天后卵呈櫻紅色,5-6天后孵化出幼蟲,孵化率70-79%。

幼蟲5齡,初孵化幼蟲迅速爬到舊蟲道內隱蔽,取食舊蟲道內的木屑等。4-5天脫皮1次,從舊蟲道內爬出,吐絲下垂,有時隨風飄蕩,有時在植株上爬行。爬到主梢或側梢進行危害,也有幼蟲危害球果。危害時先啃食嫩皮,形成約指頭大小的傷痕,被害處有松脂凝聚,以後蛀入髓心,蛀道長13-28cm,直徑約2.5cm,大多蛀害直徑0.8-1cm的嫩梢,從梢的近中部蛀入。蛀孔圓形,蛀孔外有蛀屑及糞便堆積。3齡幼蟲有遷移習性,從原被害梢轉移到新梢危害。所以在調查中往往發現不少被害梢內無蟲的現象。

越冬幼蟲於4月初至中旬開始活動,繼續蛀食危害,向下蛀到2年生枝條內,一部分轉移到新梢危害。被害新梢呈鉤狀彎曲。老熟幼蟲化蛹於被害梢蟲道上端。化蛹前先咬1個羽化孔,在羽化孔下面做一蛹室,吐絲粘連木屑封閉孔口,並用絲織成網堵塞蛹室兩端,幼蟲在室內頭部向上,靜伏不動,2-3天后化蛹。蛹一般不動,遇驚擾即用腹節與蟲道四壁磨擦向上移動。

蛹期最長17-19天,最短10-12天,平均16天左右,羽化率90%以上。該蟲多發生於鬱閉度小、生長不良的4-9年生幼林中,在一般情況下,國外松受害比國內松嚴重,以火炬松被害最重。幼蟲期的主要天敵有長足繭蜂,寄生率15-20%。蛹期有寄生於蛹的廣大腿蜂。

防治方法

加強林區管理

加強幼林撫育,促使幼林提早鬱閉,可減輕為害;修枝時留茬要短,切口要平,減少枝幹傷口,防止成蟲在傷口產卵;利用冬閒時間,組織民眾摘除被害乾梢、蟲果,集中處理,可有效壓低蟲口密度。

汞燈誘殺成蟲

根據成蟲趨光性,甚至黑光燈以及高壓汞燈誘殺成蟲。

保護天敵

保護與利用天敵。

藥劑防治

于越冬成蟲出現期或第一代幼蟲孵化期噴灑50%殺螟松乳油1000倍液或30%桃小靈乳油2000倍液、10%天王星乳油6000倍液、25%滅幼脲一號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

節肢動物門(十四)

節肢動物門是動物界最大的一門,通稱節肢動物,包括人們熟知的蝦、蟹、蜘蛛、蚊、蠅、蜈蚣以及已絕滅的三葉蟲等。全世界約有110~120萬現存種,占整個現生物種數的75-80%。節肢動物生活環境極其廣泛,無論是海水、淡水、土壤、空中都有它們的蹤跡。有些種類還寄生在其他動物的體內或體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