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成蟲
體長25~40mm,雄蛾翅展45~60mm,雌蛾70~85mm。體和前翅灰褐色,前翅外緣及中央淡灰色,翅面密布許多黑褐色條紋。雌蟲體長25~40mm,翅展~87mm;雄蟲體長23~34mm,翅展52~68mm,體粗壯,灰褐色,前翅灰褐色,翅面密布許多黑褐色條紋,亞外緣線色、明顯,外橫線以內中室至前緣處呈黑褐色大斑是該種明顯特徵。後翅淺灰色,翅面無明顯條紋。成蟲翅韁由11~17根硬鬃組成。中足脛節1對距後足脛節2對距,中距位於端部14處,後足基跗膨大,中墊退化。卵
橢圓形,長約1.5mm,初產灰白色,漸變為褐色至深褐色,表面布滿縱脊行紋,行間有橫隔。幼蟲
老熟時體長70~90mm,頭黑色,體背紅褐色,腹面色稍淡,各節有瘤狀小突起,上有短毛。尾足有黑褐色鉤狀附屬器。扁筒形。初孵幼蟲體長3mm左右,老齡幼蟲體長63~94mm。胸、腹部背面鮮紅色,腹面色稍淡,頭部黑色,前胸背板骨化,褐色,上有一個淺色“B”形斑痕:幼齡幼蟲該斑痕黑褐色,5齡以後變淺。腹足深橘紅色,趾鉤三序環狀,趾鉤數為82~95個;臀足趾鉤雙序橫帶,趾鉤數19~23個。蛹
棕黑色,略向腹面彎曲。蛹長29~48mm。雌蛹腹部背面第1~6節,雄蛹第1至第7節,每節有2行刺列,前行刺列粗大,刺列長過氣門,後行刺列長不達氣門。臀部有3對齒突,腹面1對顯著粗大繭,長橢圓形,略彎曲,系老熟幼蟲所吐絲質與土壤綴成,內壁光滑,灰白色,質地堅韌。發生規律
(1)發生世代: 2年1代。(2)越冬及初次蟲源: 以幼蟲越冬。
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 根據幼蟲大多從舊孔蛀人為害衰弱花墩的習性,加強撫育管理,適時施肥澆水,促使植株生長健壯,以提高抗蟲力,冬季修剪連根除去枯死枝,集中燒毀。(2)物理防治: 利用成蟲的趨光性,在成蟲的羽化盛期,夜間用黑光燈誘殺成蟲,時間為4~6月"
(3) 藥劑防治: 在成蟲發生期,結合防治食心蟲、捲葉蛾,噴藥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