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錦州之戰
中國明崇禎十三年(清崇德五年,1640)至十五年,清軍與明軍爭奪松山(今遼寧錦州南)、錦州等地的作戰。崇禎初年,後金(清)軍攻占大凌河城(今遼寧錦縣)後,錦州及其以南的松山城成為明朝在遼西的前哨。明廷命洪承疇總督薊遼軍務、前鋒總兵祖大壽扼守錦州,防禦清軍南下。十三年,清帝皇太極為打通遼西入關孔道,決定採用長期圍困之策奪取錦州。他先派兵拔除錦州外圍明軍據點,繼而在城周掘壕立營,四面包圍錦州城。次年三月,錦州東關守將吳巴什等降清為內應,清軍攻占外城。祖大壽告急,明廷調兵號稱13萬集寧遠(今遼寧興城),令洪承疇馳援錦州。七月底,洪承疇率軍進駐松山城至錦州東南郊的乳峰山,且戰且守,消耗清軍。八月中旬,皇太極親統援軍馳抵松山,直插明援軍側後,斷其歸路和糧道,擊敗明軍。明軍軍心動搖,王朴、吳三桂等六總兵乘夜率部向寧遠撤退,遭清軍伏擊,傷亡慘重,洪承疇僅收萬餘人退守松山城。皇太極乘勝圍城,並以一部阻擊山海關內明軍增援。十五年二月,松山副將夏成德降清,接應清兵入城,洪承疇被俘,後投降。三月,祖大壽率錦州守軍降清。此戰,明軍關外主力喪失殆盡,為清軍入關創造了條件。
相關詞條
-
松山之戰
松山之戰,明崇禎十三年,大清崇德五年(1640)四月,洪承疇奉調遼東僅僅一年多一點的時間,清帝皇太極派軍圍困明錦州,命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率大軍築長圍以作...
圍取錦州 松錦大戰 重要意義 -
松山、錦州之戰
松山、錦州之戰 正文中國明崇禎十三年(清崇德五年,1640)至十五年,清軍與明軍爭奪松山(今遼寧錦州南)、錦州等地的作戰。崇禎初年,後金...錦州東南郊的乳峰山,且戰且守,消耗清軍。八月中旬,皇太極親統援軍馳抵松山...
松山、錦州之戰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錦州[遼寧省地級市]
錦州市位於遼寧省的西南部、“遼西走廊”東部,是連線華北和東北兩大區域的交通樞紐,下轄黑山、北鎮、凌海、義縣和凌河區、古塔區、太和區、錦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建制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 -
松錦之戰
松錦大戰,又稱松錦之戰、松錦大會戰,由皇太極發動,明清雙方投入十幾萬大軍參戰,從公元1640年(明崇禎十三年,清崇德五年)清軍圍困錦州城起,到公元164...
基本信息 戰爭簡介 戰爭背景 戰爭經過 首戰初捷 -
錦州南山公園
錦州南山公園全稱叫做錦州南山生態運動公園。錦州南山公園選址位於女兒河市區段南岸,東西寬5.5公里,南北長3.8公里,規劃面積751.63公頃。該公園將建...
地理位置 乘車路線 歷史背景 標準 狀態 -
大凌河之戰
大凌河之戰是公元1631年(明崇禎四年,後金天聰五年),由後金皇太極率領的五萬軍隊進攻明朝遼西大凌河城的戰爭。 在戰爭中後金將圍城、和談、攻堅、打援相結...
背景 過程 結果 影響 評價 -
寧遠之戰
寧遠之戰是1626年(明天啟六年、後金天命十一年)正月,後金與明朝在寧遠(今遼寧興城)進行的作戰。明朝方面稱之為“寧遠大捷”。 此戰明軍取得勝利,後金軍...
戰役背景 戰役過程 戰役結果 傷亡記載 歷史評價 -
廣寧之戰
廣寧之戰,發生於天啟二年(1622年),後金與明朝的一次大交鋒,此役明軍大敗,王化貞與熊廷弼退保山海關,遼西土地盡失。
背景 過程 結果 影響 評價 -
錦州市[遼寧省地級市]
、古塔區、凌河區、太和區,松山新區、錦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龍棲灣新區... 30 320 註:太和區數字包含錦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所轄3街道,松山新區...建制沿革錦州歷史悠久。據考古發掘證明,自遠古以來,錦州這塊土地上就有...
建制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