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市科技局

財政科技投入2006年起東莞市財政每年投入10億元、連續五年共投入50億元打造“科技東莞”工程,建設創新型城市。 科技創新成果2010年完成科技成果鑑定與登記分別為122件和63件,評定了96項東莞科學技術獎項目,並有8個科技項目獲廣東省科學技術獎。 五、科技創新企業截至2010年底,東莞高新技術企業、民營科技企業、智慧財產權優勢企業、智慧財產權培育企業等各類科技創新企業達3000多家。

(一)貫徹執行國家、省科技與專利方面的法律、法規、方針和政策,起草有關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和政策措施,並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
(二)會同有關部門提出全市科技發展重大布局、優先領域政策性建議,編制和實施全市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和年度計畫,組織實施全市重點基礎研究、套用研究、開發研究等科技規劃,負責統籌協調基礎研究、前沿技術研究、重大社會公益性技術研究及關鍵技術、共性技術研究,牽頭組織經濟社會發展重要領域的重大關鍵技術、共性技術攻關
(三)會同有關部門組織開展科技重大專項實施中的方案論證、綜合平衡、評估驗收和制定相關配套政策,對科技重大專項中的重大調整提出意見。
(四)承擔推進全市創新體系建設的責任。負責組織協調“科技東莞”工程的實施,會同有關部門編制全市創新體系建設規劃,擬訂促進全市知識創新、技術創新的政策措施,制定科研條件保障規劃和提出相關政策,推進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實驗室體系和重點科研基地、產業創新平台、重大創新基地建設和科技資源共享。擬訂科技促進企業自主創新的政策措施,協助認定創新型企業和自主創新產品,推動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建設。擬訂科技促進社會發展的政策措施,推進專業鎮科技創新示範試點建設。
(五)擬訂高新技術及其產業化和新興產業培育發展政策,指導高新技術產業化及套用技術的開發與推廣,協助認定高新技術企業和高新技術產品,指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各類科技示範推廣基地的建設。
(六)牽頭擬訂促進產學研結合和軍民結合的相關政策,組織實施深化產學研結合和軍民結合行動計畫,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科技成果推廣政策,指導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組織相關重大科技成果套用示範。
(七)擬訂科技合作與交流的政策措施,組織開展對外科技交流與合作活動,組織實施政府間及有關國際組織間的科技合作項目,促進國(境)外研究開發機構的引進和發展。
(八)會同有關部門提出科技體制改革的政策和措施建議、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工作,對科研機構的組建和調整提出意見,培育發展民辦科研機構,最佳化科研機構布局。
(九)擬訂科技服務業發展的政策和規劃,擬訂促進技術市場、科技中介組織發展的政策措施,負責技術市場、科技中介組織的指導和監督管理,制定科普規劃和政策,負責科技評估管理和科技統計工作,推進民營科技工作,負責東莞國防科技裝備動員相關工作。
(十)會同有關部門推動科技金融結合工作,組織推廣新型科技金融產品,推進科技企業上市工作,加強對風險投資企業的備案和管理。
(十一)負責本部門預算中的科技經費預決算及經費使用的監督管理,會同有關部門提出科技投入、“科技東莞”工程專項資金使用以及最佳化科技資源配置的重大政策和措施建議。
(十二)負責科學技術獎評審的組織工作,會同有關部門擬訂科技人才隊伍建設規劃,提出相關政策建設,指導和協調鎮街科技工作。
(十三)擬訂並組織實施全市智慧財產權發展戰略和工作規劃,統籌協調全市專利工作,承擔市智慧財產權辦公會議辦公室的日常工作,負責協調涉外智慧財產權事宜和牽頭實施全市智慧財產權戰略,組織實施重大智慧財產權項目,組織建立全市智慧財產權預警、援助、統計、考核制度。牽頭協調智慧財產權展示交易、技術轉移和質押融資工作。負責智慧財產權宣傳和培訓工作。
科技局概況
2010年是我市第一個“科技東莞”工程的收官之年。東莞市科學技術(智慧財產權)局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戰略部署,全面開展民主評議政風行風活動,紮實推進科技進步和科技創新,著力在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發展新興科技產業、完善區域創新體系等方面下功夫,全市科技創新發展實現新跨越。松山湖園區成功晉級國家級高新區,全市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雙雙保持全省第二位,新增91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個國家特色產業基地、2個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6個省部產學研合作示範基地、1個市級公共科技創新平台、2個行業技術平台,並成為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高新技術產業化示範基地、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城市創建市及廣東省LED產業基地和綠色照明示範城市。
一、 財政科技投入
2006年起東莞市財政每年投入10億元、連續五年共投入50億元打造“科技東莞”工程,建設創新型城市。2007年、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四年市本級財政投入分別為9.127億元、9.352億元、11.251億元和7.98億元。
二、 科技創新成果
2010年完成科技成果鑑定與登記分別為122件和63件,評定了96項東莞科學技術獎項目,並有8個科技項目獲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全市專利申請量21654件,同比增長13.3%;專利授權量20397件,同比增長57.9%,並評選和獎勵了25個市專利獎。
三、區域創新體系
近年來,東莞打造形成了以松山湖科技園區為龍頭,各類公共創新平台、行業技術平台、專業鎮技術創新平台等相結合的區域創新體系。
四、 高新技術產業
2010年東莞高新技術企業總產值達到1240.59億元,比2009年增長58.9%,特別是LED產業作為重點培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年產值超過8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60%。
五、科技創新企業
截至2010年底,東莞高新技術企業、民營科技企業、智慧財產權優勢企業、智慧財產權培育企業等各類科技創新企業達3000多家。
六、 科技計畫項目
2010年東莞市列入國家和廣東省的計畫項目共267個,立項經費2.05億元,市級各類科技計畫項目立項830個,立項經費約3.87億元。
七、 科技交流合作
東莞已經實現產學研合作和對外科技合作雙輪驅動,加速拓寬科技創新項目源、技術源和人才源。
廣泛開展產學研交流合作
2010年共組織150多家科技企業赴北京等地高校院所及軍工科研單位開展產學研交流洽談,簽約項目122個;獲省部(省院)產學研項目立項111項和7650萬元經費資助;引進101名企業科技特派員;組織公共創新平台和企業申報認定39個省部企業科技特派員工作站。指導RFID、衛星導航等省部產學研創新聯盟起草行業技術發展路線圖,加快籌建物聯網、雲計算等省部產學研創新聯盟。
深入推進國際科技交流合作
成功舉辦2010東莞國際科技合作周暨第四屆中國(東莞)專利周,組織“科技東莞”工程成果展等三大專題展覽、中國(東莞)—獨立國協科技合作專題講座等論壇和國際科技合作項目簽約等簽約活動,簽訂10項國際科技合作項目和41項產學研合作項目。組織13家企業參加“白俄羅斯廣東科技節”,組織承辦“26名獨立國協國家專家東莞行”、廣東省第二屆“百名海外高級專家南粵行”等活動。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區、東莞市康達機電工程有限公司被科技部認定為“國際科技合作基地”,華堅集團等5家企業被廣東省科技廳認定為“廣東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八、 科技金融結合
通過強化政府引導,銀行、擔保公司、創投公司等金融機構、企業和社會共同參與,東莞形成了多層次、多元化的科技金融體系。
1、積極開展科技金融結合試點,2010年制定省市聯動科技貸款風險準備金的使用細則和管理辦法,與東莞銀行、建設銀行東莞分行等簽訂智慧財產權質押合作協定,正式啟動和實行專利權質押貸款試點。
2、紮實推進科技企業上市工作,強化分類輔導,依託東莞市科創投資研究院評審認定第四批12家重點培育上市後備科技企業,累計認定市科技局重點培育上市後備科技企業53家,已有3家成功上市。
3、大力引導創業投資事業發展,東莞市科技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選定6個投資項目,涉及雲計算、動漫創意、信息數據採集、新藥製造、新能源等多個高新技術領域。
九、智慧財產權工作
東莞市堅持“一手抓自主創新,一手抓智慧財產權”的工作思路,積極推進智慧財產權事業快速發展。2010年,東莞市首次獲批廣東省智慧財產權示範企業4家,實現零的突破,並且擁有2家國家智慧財產權試點單位和3個廣東省智慧財產權試點區域。
1、提高專利管理水平。貫徹落實國家和省智慧財產權戰略綱要,加強智慧財產權管理,制定出台《東莞市智慧財產權戰略綱要(2010-2015年)》、《東莞市企業智慧財產權管理指引》等。
2、加強專利行政保護。制定《東莞市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實施方案》;配合廣東省知識產權局調處專利糾紛案件14宗,調解專利案件7宗;籌建智慧財產權維權援助中心;在第23屆厚街(名)家具展、第二屆廣東外商投資企業產品(內銷)博覽會等展會上開設智慧財產權服務點和開展智慧財產權保護。
3、培養企業專利人才。舉辦3期專利工作者培訓班,對330人進行專利信息檢索、專利行政保護等專題培訓;實施“千千百”智慧財產權人才培訓工程,首次把智慧財產權人才培訓班開進校園,培訓200多名學員;舉辦“中美智慧財產權保護實務高層論壇—在全球保護創新資產”、“東莞市外資企業科技與智慧財產權政策宣講會”等8場專題培訓和講座,參加人員達3000多人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