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在這裡,街面雕廊畫柱,紅燈高掛,小小花神、絨絹花香、葡萄常鮮、青山品玉、古樹新芽等反映花市傳統文化、手工藝石雕作品與大街的現代化的建築形成鮮明對比,古老與現代的氣息融為一體,相得益彰。"花市十景"更是凸顯了東花市地區的歷史文化積澱。
東花市有兩條對頭的胡同,一個是“南小市口”和“北小市口” ,“北小市口”往東不遠是“虎背口胡同” ,“虎背口胡同” 馬路斜對面是“ 鐵轆轤把斜街” ,“鐵轆轤把斜街” 往東是“牛角灣胡同”和“佘家館胡同” “虎背口胡同”往東是“北上坡” 。“南小市口”里有:上堂子東口、下堂子西口、上寶慶東口、下寶慶西口、上堂刀東口、下堂刀西口、炕兒胡同西口、上鍋腔東口(註:上國強東口)、中鍋腔西口(註:中國強西口)、四川營西口(註:天龍西里)、“北小市口”里有:中頭條東口、中二條東口、中三條東口、中四條東口、下頭條西口、下二條西口、下三條西口、下四條西口;“虎背口胡同”里有:下頭條東口、下二條東口、下三條東口、下四條東口、東頭條西口、東二條西口、東三條西口、東四條西口;“北上坡”里有:東頭條東口、東二條東口、東三條東口、東四條東口等等。
特色
北京崇文門外,有一條花市大街,那裡因花而得名,因市而紅火,給北京城留下了永久的印記。
清末以來,東花市大街一直是假花生產、銷售的中心地點。凡經營此業的,都前設門市售賣,後設作坊製造。東花市一帶,北從小市口兩側,中下頭、二、三、四條直至虎背口;南從南小市口兩側上下堂子、上下寶慶、上下鍋腔(國強)、上下唐刀直至元寶市,多數家庭都從事這種假花的生產。據抗戰前不完全的統計,以上各街市花莊及住家營花業者,約在一千家以上。此外,東花市一帶,以火神廟為中心,僅這半條街就設有接待花行客商的旅店十幾家,每家都標明專業,如泰和花店、德興花店等,招徠四方,安寓客商。
清末民初,花市集較為繁盛。但假花之市卻仍固守不成文的規定,只在午前集市,地址限於羊市口以東,即東花市。每於凌晨,賣花者便將插滿五彩繽紛的綾絹絨花的花匣(用細秫稭和竹篾穿成板狀,插於長方形匣壁,外糊東昌紙或麻呈文紙)。攤在板凳上,進行展銷。遠近花客趕市躉貨,除細活絨絹成朵花外,其它通草、綾緞、紙制的大路貨,為運輸攜帶方便,大都購買半成品,運回去再分類攢成整花出售。假花不僅遠銷蘇杭,而且爭艷於巴拿馬,連外國朋友也盛讚“京花”,爭作帽飾。彼時婦女以頭花為主要裝飾,滿頭珠翠,還要配上幾朵鮮艷的花兒,這樣才能顯出精神來。如新嫁娘,在絨鳳冠尚未普及之前,講究“排頭”,即用絨絹花朵喜字排滿頭頂。給親友賀喜、拜壽的婦女,為取吉利,烘托氣氛,都要戴兩三朵絨蝠喜字,連老太太的髮髻上也要插一朵小紅石榴花。至於小姑娘抓髻上的圍花,辮子上的飛花,更是曲盡其妙。民國後,時興一種掛花,婦女們往往在旗袍大襟上垂掛一嘟嚕帶穗長花。逢年過節,上供的蜜供、月餅也要插花,謂之供花,有的供花做成元寶或“吉祥話”,什麼”招財進寶 ”、“福壽綿長”、“和合二仙”、“劉海戲金蟾”等等,花團錦簇,增加喜慶色彩。如遇喪事,則又需要用於弔唁的花圈、花環、花籃、還有靈前的供花、靈花,滿筵(俗稱餑餑桌子)花頂,籃白孝花。真是無時、無處不需花。彼時花業之盛可見一斑。據《燕京歲時記》記載:自正月起,凡初四、十四、二十四日花市皆有市。市上出售的插花、綾絹、綽枝、摔頭等,頗能混真。因此,在北京的方言土語裡,一直都把花市說成“花兒市”,形象地反映出地域的特色。
要說料器花,就不能不說在整個花市大街做料器的代表—— “葡萄常” 。葡萄常家的字號叫“天義常”,製作料器已有一百多年歷史了。在這一百多年當中,常家不光製作料器花一流,而且製作料器葡萄的手藝至今無人能夠逾越!當年常家製作的掛滿白霜的葡萄盆景進貢到宮裡,連慈禧太后都誤認為是真的,可見其工藝的超凡之處。常家做料器最拿手的絕活就是給葡萄和葉子“掛霜”,這門手藝常家從不外傳,而且是只傳女兒不傳兒子!
過去做料器完全是純手工。想當初,一個料器作坊無外乎有幾間房子,在房子裡盤一座燒煤的高溫圓爐,爐上有幾個裝有不同顏色料器溶液的石英缸鍋,幾根一米五長、食指粗細、一頭帶膠皮的熟鐵管子,以及一把特製有兩個長臂的木製大椅子,外加幾把夾子、鑷子、水桶、石蠟、草板紙等一應工具,所作的產品完全是靠手藝、靠技術、靠眼力!老人常說:“料器匠的眼睛就是尺子!心裡就是模子!手裡就是天平!無論做什麼,只要心裡有數、眼裡有準、手裡就能出來。”就憑這,不知出了多少精品。因此,花兒市產的“京花兒”才能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拿過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