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花市是廣州及周邊地區特有的春節習俗。年宵花市,舊時稱為除夕花市、行花街(現一些“老廣”仍使用此稱呼)。 “行花街”是珠江三角洲人民民眾相沿已久的民間習俗。舊時花市於春節前三日舉行,因除夕所有物品降價出售,因此除夕晚是花市的高潮,人山人海,水泄不通,遊人買到鮮花(大多是以桃花、水仙、小柑橘樹為主)寓示大吉大利、大展宏圖。起源
大約始於明代。屈大均的《廣東新語》中就提到明代廣州已出現花市。當時廣州河南三十三鄉的百姓,多半是以種花為生的花農,他們從河南到河北來賣花,就從五仙門附近的碼頭過渡登岸,後人稱這地方為“花陟頭”,這就是廣州最早的花市。花城除夕花市一般是三天,從臘月二十八清晨開始到年三十晚上結束。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除夕花市也從原來的兩三處發展到現在的十幾處。為了迎接年宵花市的到來,人們早在春節到來之前一個月就著手準備了,郊外到處可看到樹上掛著的串串鮮花。年宵花市到來前幾天,廣州花市已陸續搭架,許多人陸陸續續前往,買回一把鮮艷奪目的花插在瓶內,把家裡點綴得生機勃勃,春意盎然。
概述
到了花市那天,人山人海,匯合成一股巨大、溫馨的熱流。除夕之夜,花市進入了高潮。花市上有“競夸天下無雙色,獨占人間第一春”的牡丹,有“寧可抱香枝頭老,不隨黃葉舞秋風
古代原版
1、春節開始2、只有花賣
3、地方小
現代變化
1、提前開始時間(離春節還有5、6天就開始);2、增加售賣精品攤檔;
3、部分城市遷到更長的路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