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隨著民國革命的勝利,清朝政府的滅亡。到民國十五年,現龐寨鄉及李元屯東邊村莊學生紛紛到此讀書學習。民國十六年五月此學校被河南省教育廳正式命名為“東嶽學校”。即由國民政府納入河南省教育管理範圍之中。現存“東嶽學校”石碑一通豎立在東嶽廟門外,上刻著:“中華民國十六年五月,東嶽學校、河南省教育廳長林襄立”。經老年人回憶:第一任校長:趙洪範(系東紙坊村人);第二任校長:盧某某,(系龐寨村人);第三任校長:趙華堂(系梨園三村人);第四任校長:趙永慶(系梨園三村人);第五任校長:孫穆周,又名孫名堂(系龐寨鄉孫莊人);第六任校長:耿直(繫上樂村鎮官莊村人);第七任校長:李明盤(繫上樂村鎮北李莊人)。東嶽學校持續到一九五七年。隨著社會主義建設的不斷發展,人口的不斷增長,學生人數的增加,東嶽學校已遠遠不能滿足上學人數的需求,於一九五八年遷移到東紙坊村偏西(李家地主大院)直到一九七二年底。
國力的增強,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在國家教委提出的“一無兩有”的號召下,紙坊村兩委於一九七三年重新選址,蓋起了新教室即現在的校址。
概括以上內容,學校經歷了:“私立學堂”(清末)→國民國小(民國)→公辦學校(社會主義時期)三個歷程。校址經過了:東嶽廟→李家地主大院→現址三個地方。
隨著日月推移,學校校園圍牆殘垣斷壁,僅存的圍牆磚已風化,學校廁所更是岌岌可危,教師、學生共用僅9個蹲位的廁所,經教育局安全辦和龐寨鄉政府、鄉中心校多次檢查指出確屬危險建築,直接威脅著師生的安全,前面校園地勢低洼,排水困難,一到雨天,積水泥濘,給學生上學教師上課帶來極大不便。
2007年11月2日,教育局王華陽局長親臨學校檢查指導工作,並提出指導性意見,後來在王局長的直接領導下,圍牆已全部拉齊,里外用水泥粉刷一遍,建了標準化的男女廁所,前面路面硬化,操場平整,校園拉土墊高。一個標準化的校園展現在人們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