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突厥斯坦第一共和國

沙比提大毛拉於1933年8月25日在疏附(喀什噶爾回城)建立了和田伊斯蘭政府駐喀什管理局,自任局長。 9月10日,在沙比提大毛拉的主持下,喀什成立了由11人組成的東突厥斯坦獨立會,取代管理局。 1933年11月12日晚,東突厥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宣告成立,公布了《組織綱領》、《施政綱領》以及憲法和政府成員名單。

簡介

東突厥斯坦第一共和國(維吾爾語:شەرقىي تۈركىستان ئىسلام جۇمھۇرىيىتى),又稱東突厥斯坦伊斯蘭共和國,是1933年11月12日新疆喀什一帶成立的東突厥斯坦共和國。在回族軍閥馬仲英的進攻下,該共和國於1934年2月被其總統和加尼牙孜宣布解散。

成立

背景20世紀30年代初,新疆省督軍金樹仁推行的改革措施使新疆社會經濟受到衝擊,民族矛盾激化。1933年初,新疆南部和田等地發生暴動。同年1月,焉耆回族首領馬占倉聯合庫車腳夫行頭鐵木爾在庫車起事,至2月底占領阿克蘇,直逼南疆首府喀什。同期,于田農民和墨玉金礦礦工先後起事,礦工在首領伊斯買爾汗和加的領導下攻占縣城,繼而向西占據葉城澤普,圍攻重鎮莎車金樹仁政府在南疆的統治岌岌可危。與此同時,一些泛伊斯蘭主義泛突厥主義的團體和組織先後建立,其中主要有20世紀30年代初在和田建立、以穆罕默德・伊敏為首的民族革命委員會,該組織取代伊斯買爾汗和加,取得了墨玉暴動的領導權。另一個是在喀什活動的青年喀什噶爾黨,他們控制了庫車暴動首領鐵木爾,進而又派代表前往北疆與哈密暴動的首領和加尼牙孜聯絡。建立1933年2月20日,民族革命委員會在和田集會,宣布成立獨立的和田臨時政府,後改稱和田伊斯蘭政府,由穆罕默德・尼牙孜・艾來木擔任總統,沙比提大毛拉任總理,穆罕默德・伊敏號稱埃米爾。6月,向喀什進軍。7月,沙比提大毛拉親自率後續部隊增援喀什,卻遭占據喀什回城的鐵木爾偷襲,沙比提大毛拉等頭目被拘留,所部被解除武裝。8月,鐵木爾部被占據喀什漢城的馬占倉部截殺,其本人被俘後遭槍決。和田伊斯蘭政府軍乘機反攻,占據莎車和英吉沙,兵臨喀什。和田民族革命委員會與喀什青年喀什噶爾黨宣布合併。沙比提大毛拉於1933年8月25日疏附(喀什噶爾回城)建立了和田伊斯蘭政府駐喀什管理局,自任局長。9月10日,在沙比提大毛拉的主持下,喀什成立了由11人組成的東突厥斯坦獨立會,取代管理局。沙比提大毛拉自任該會主席,宣布獨立會的宗旨是建立東突厥斯坦伊斯蘭共和國。1933年11月12日晚,東突厥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宣告成立,公布了《組織綱領》、《施政綱領》以及憲法和政府成員名單。推舉滯留在阿克蘇的和加尼牙孜任總統,沙比提大毛拉自任總理,同時任命了各部部長及國務議會秘書長等要職。《組織綱領》共30條,其中第二條宣稱:“東突厥斯坦為永久民主共和國,請求南京政府或國際聯盟予以便利,協助人民,共同努力,以達最終之目的而保永久之獨立”。東突厥斯坦伊斯蘭共和國成立後,陸續派人前往英屬印度阿富汗伊朗等地活動,謀求外交承認。同時在喀什、和田發行鈔票,出版《東突厥斯坦周報》、《獨立》月刊、《自由雜誌》、《生存周報》等刊物。

滅亡

盛世才蘇聯紅軍聯合追擊的自阿克蘇退往喀什的馬仲英部馬福元先頭部隊,與堅守疏勒(喀什噶爾漢城)的馬占倉、馬紹武部會合,目標直指東突厥斯坦伊斯蘭共和國,沙比提大毛拉、和加尼牙孜聞訊後出逃。1934年2月6日馬福元等兵不刃血地占領了喀什回城。據英國駐喀什總領事湯姆森・格洛費報稱:馬仲英部進軍喀什,幾乎沒遇到什麼抵抗,“大約800名東乾(指回族)士兵和1200名新兵(指馬福元部)就迫使10000人的叛軍逃離喀什”,東突厥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宣告滅亡。

後續

東突厥斯坦伊斯蘭共和國滅亡後,政權的殘餘人員在沙比提大毛拉的帶領下向西逃往英吉沙,而總統和加尼亞孜則向東逃往中蘇邊界的伊爾克什塘。在蘇方的協調下,和加尼亞孜同意解散東突厥斯坦伊斯蘭共和國,服從新疆省政府,並赴迪化(今烏魯木齊)出任新疆省副主席。1934年3月2日,沙比提大毛拉在英吉沙召開內閣特別會議,宣稱拒絕和加尼亞孜下達的解散令。4月中旬,和加尼亞孜領兵進占莎車,逮捕了沙比提大毛拉及部分內閣部長。7月,沙比提大毛拉等被押往迪化,後死於獄中。6月,馬仲英部下馬虎山統兵進軍和田,和田伊斯蘭政府瓦解,穆罕默德・伊敏逃亡克什米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