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所屬地區:陝西·鹹陽·三原縣
文化遺產名稱:東寨十八羅漢
遺產編號:III-39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申報日期:
申報人/申報單位:三原縣文化館
遺產級別:省聯繫方式:
簡介
東寨十八羅漢是清末商人周金城用佛教故事人物整編而成的民間舞蹈節目。150多年以來,經過周家世代藝人 的傳承與創新,十八羅漢藝術更加成熟完美,引人入勝。在鏗鏘悅耳的鑼鼓聲中,只見九個身強力壯的青壯年羅漢,各自肩負一個少年羅漢,自始至終在場上變換各種隊形,戲耍各種花樣,不斷地給人們以懸、驚、險、妙、美的視覺衝擊,讓人們目不暇接、心曠神怡,得到了心理上的極大滿足。這些套路主要有大漢挎娃(挎娃),蹬壇拜將(蹬瓮)、金門牌坊(單、雙牌坊),通天大柱(通天柱)、金蛇退殼(蛇退殼),蓮里生子、叩拜觀音、三陽開泰(真、假三節)、日照四門(四門),四柱擎天(四柱)、八吉祥輪(地輪子)、喜過天橋(過橋)、五娥展翅(搧蛾)、老子騎牛(騎牛)、白馬負經(白馬分鬃)、巧打飛腳(單撇)、莽漢辮蒜(辮蒜)等,有十八種之多。東寨十八羅漢的整個表演時間在四十分鐘左右,舞蹈表演時,由十八位青壯年小伙子組成,其中九個體魄魁武,身強力壯的青壯年扮大羅漢,也稱座子,九個活潑可愛的少年扮小羅漢,表演自始至終採用鑼鼓打擊樂伴奏,鑼鼓隊由14人組成。
基本特徵
十八羅漢的基本特徵是“驚、險、懸、妙、美”。1、驚心動魄。為了突出民族的力量美,在長達四十分鐘的十八羅漢表演中,中途不換人,也不休息,通過連續不斷的造型,給人們帶來一種新穎刺激感,人們往往隨著一個又一個的高難度舞蹈動作而心情緊張,驚呼不已,在心靈上獲得震撼的同時,達到一種美的享受。
2、險象環生。十八羅漢是雜技性很強的舞蹈藝術,許多動作套路因講究技巧而危險性增大,尤其對九名小羅漢來說,他們年齡都在7—10歲之間,在表演過程中不僅要求膽子大,身挺直,而且還要求或站、或坐、或騎在大羅漢肩頭上,運用體態和手臂塑造各種形象,真是藝高人膽大,隨優美的舞蹈造型,他們次次化險為夷,達到了造型大方、動作舒展的程度,增添了無窮的藝術魅力,令人們拍手叫絕,獲得精神上的滿足。
3、懸心吊膽。十八羅漢在表演中,小羅漢除表演“八吉祥輪”(地輪子)和“金蛇退殼”(蛇退殼)外,大都離地在大羅漢的身上表演,尤其是在表演高潮時,大小羅漢連續組成三層或四層疊羅漢,這時人們便會對小羅漢的擔心油然而生,而隨著成功的表演,觀眾擔驚受怕之情方才落地。這種強烈的藝術效果,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喜悅,令人嘆為觀止。
4、妙趣橫生。“十八羅漢”雖然取材於佛教故事,但它明顯地表現為拿來為我所用,賦予當地鮮明特色,象“蛇退殼”和“騎牛”等這些當地人們所熟悉的自然現象和生活細節,通過藝術化的舞姿表現出來,非常傳神,魅力無限,既反映出民間藝人們的聰明智慧,又增添這一民間舞蹈的美學價值。
5、美不勝收。十八羅漢舞蹈很強調隊形、場面的組織變化,以吉祥用語和邪俗共賞的詩句作為套路名稱,使畫面、路線,變化更富有詩情畫意。表演者通過一系列舞蹈造型動作,為人們傳遞出一種真善美的意境,這是我們民族審美心理的審美趣味的集中體現,它所帶來的藝術效果就是觀眾和表演者雙方的審美心理,都得到了最大的滿足。
歷史淵源
十八羅漢歷史悠久,流傳廣泛,它原本指佛教傳說中的十八位永駐世間護持正法的阿羅法。原來只有十六羅漢,都是釋加牟尼的弟子,到了唐末,開始出現了十八羅漢,宋代時則盛行十八羅漢,十八羅漢的出現,可能與中國文化對十八的偏好有關。如此至尊至貴的佛教人物,卻在三原縣成為民眾喜聞樂見的一種民間舞蹈節目,而且唯西陽鎮東寨村所獨有,不得不讓人嘆為觀止。東寨十八羅漢起源於清代鹹豐年間,據今已有150多年的歷史,當時該村商人周金城在四川等地經商,見多識廣,有—年,周金城經商歸來,見村民們修建的城牆、城樓將要竣工,準備舉行慶典儀式,為了助興,他想到十八羅漢能夠驅邪扶正,鎮驚除魔,祁福吉祥,平安生財,便和兄弟周金武等人組織本家族人,始創十八羅漢這一民間舞蹈藝術,前來表演,深得人心。從此,這一獨特的民間舞蹈藝術,全憑周家心傳口授,代代相傳,每年在喜慶佳節,都要在鑼鼓伴奏下,表演十八羅漢,一直流傳至今,成為人們祁求四季平安,萬事如意,自娛自樂的優秀民間舞蹈藝術。
民國時期,東寨十八羅漢這一傳統節目,深受國民黨元老、愛國人士于右任,愛國將領楊虎城等人士的喜愛。據還健在的周金城侄孫,82歲的周志英老人回憶,也是八歲時就表演十八羅漢,在民間24年(1936年)正月,村上十八羅漢表演隊還特意到東里堡楊虎城將軍府表演十八羅漢,表演結束後,將軍夫人羅佩蘭對表演讚不絕口,尤其對9名小羅漢十分親昵,還特意給他們9個小羅漢一人一塊大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五十年代初期,由周志英老人和其兄周志義組織排練節目,籌措經費,演出前給鄰村、商號、富戶下紅帖,演出後收帖付賞錢或食品。上世紀五十年代後期至七十年代後期,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東寨十八羅漢停演,改革開放後,十八羅漢得到黨和政府的關心和支持,老藝人周志英煥發了青春,十八羅漢獲得了生機,先後參加了陝西省第2屆藝術節,鹹陽市藝術節表演,並獲得了特等獎和一等獎。
主要價值
1、十八羅漢是一種原生態形態的優秀民間廣場舞蹈藝術,節目保留比較完整,有著明顯的地域色彩,在活躍當地民眾文化生活,陶冶情趣,凝聚民心和文化交流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十八羅漢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以來所參與重大活動及其獲得的各類獎項:
①1987年鹹陽市舉行民間社火調演,榮獲一等獎;
②1989年在陝西省第2屆藝術節開幕式表演,榮獲特別獎;
③1988年,為時為省長候宗斌來縣觀察工作時表演,受到好評;
④1990年參加銅川市春節社火大遊行,榮獲錦旗一面;
⑤2002年參加鹹陽市科技之春開幕式表演;
⑥2003年參加鹹陽建都2030年開幕式表演。
2、十八羅漢是三原東寨村所獨有的民間社火節目,它實際上是陝西民間文化的大薈萃,是各種文化藝術的大展演,集宗教、舞蹈、體育、雜技、武術等藝術為一體,與其它民間舞蹈有著很大的區別,風格獨特,魅力無限,充分展示了關中地區民間文化藝術豐富多彩的存在狀況和高度的藝術成就。
3、十八羅漢的內容和形式,以及所活動的時間與組織的形式,都和我國農耕生活緊密結合,並體現了“天人合一”、“順應自然”的思想,它不僅反映了中華民族一種力量的美,陽剛的美,而且還彰顯出秦地秦人強悍,健壯的精神風貌和氣質;既反映了一種自然情趣,傳遞出人與自然和諧的意境,更表現出中華民族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催人奮進,確實在陝西乃至全國,東寨十八羅漢獨樹一幟。
4、十八羅漢還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藝術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這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它既需要有豐富的社會生活經驗,也需要有一定的藝術才能和藝術修養。十八羅漢中,辮蒜、騎牛、蛇退殼等這些當地民眾日常生活細節、方言俚語和自然現象,都從藝術的高度予以再顯,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化平淡為神奇,趣味性強,生活氣息濃厚,集中體現出民間藝人墩厚樸實的性格和大拙大巧的審美意趣,深得當地民眾喜愛。
瀕危狀況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生活基礎、生活方式、生活觀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十八羅漢藝術越來越失去了生活表現的空間,二十年來,人們除了在春節期間偶而看到它的演出外,平時很少看到,這一方面是青壯年大都出外打工掙錢,平時根本沒有時間來參加學習和培訓。象第三代傳人周志英家,因生活重壓,儘管老人把一生精力傾注在十八羅漢上,但他的兒子,卻要養家餬口,常年在外打工,很少顧及這門藝術,很讓老人憂心重重。另一方面是缺乏資金輸入,二十年來,由於沒有資金,演出服裝和鑼鼓道具,大都破爛不堪,沒有能力更換,所以平時很難組織演出,好不容易把人組織起來,也因為服裝關係,湊湊合合,倉促上陣,大失藝術水準。
更讓人擔憂的是十八羅漢的傳承人日漸減少,目前剩下第三代傳人周志英82歲,年事已高,就是第四代傳人周福樂也年過六旬,周家在現代社會生活中,因種種原因,還沒有培養出真正意義的第五代傳承人,前景不容樂觀,如不採取措施搶救,十八羅漢這種以人為載體,口傳身授的特點,便會藝隨人走,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絕種,而消亡。
傳承譜系
東寨十八羅漢源於三原縣西陽鎮東寨南村,由該村周金城兄弟始創,歷經一百五十多年,它基本上以家族口傳心授形式一脈相傳,現已確定的傳承人
創始人 | 第二代 | 第三代 | 第四代 |
周金城 | 周永忠 | 周志明 | 周福樂(1946年,健在) |
周金城 | 周永忠 | 周志義(1911年-1998年) | 周福樂(1946年,健在) |
周金城 | 周永忠 | 周志英(1920年生,健在) | 周福樂(1946年,健在) |
相關器具及製品
l、服飾大羅漢上身穿灰蘭色袈裟服,下身著紅色中式褲,頭系紅頭巾,腰扎白腰帶,腳登白色網球鞋,上有一對紅纓子,英姿勃勃;小羅漢頭系紅頭巾,額上飾有黃色月牙,兩側插柳葉形黃裱紙,全身著黃色袈裟服裝,腳穿雙白色網球鞋,上有一對紅纓子,十分可愛。鑼鼓隊員全都著有紅色武士服裝,喜慶鮮艷。
2、樂器
十八羅漢的伴奏樂器主要有鑼、鼓、饒等,鼓點歡快、悅耳動聽。
3、道具
十八羅漢表演時唯一一個道具便是木拐杖,俗稱拐子。它形狀似英文“T”,高八尺,寬9寸,用雜木製成,在橫木上挽上六尺長的紅綢子,作用為一是在表演老子騎牛、喜過天橋等套路造型時,幫助演員。二是現在新增加的,就是由一個老者在前面帶領羅漢隊表演,統一指揮。
所在區域及其地理環境
三原縣位於關中平原北部,介於北緯34°34'-34°50',東經108°47′-109°10'之間,縣城在境內偏西南的清河轉彎處,距鹹陽40公里,西安市36公里。三原縣建於北魏,至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因境內有盂侯原、白鹿原和豐原而得名,轄14個鄉鎮,人口為38萬,土地面積576.9平方公里。
三原古為京畿之地,境內原隰相望,沃野千頃,水利得天獨厚,盛產糧棉蔬果,有“衣食京師,億萬之口”的美譽,同時又是秦中馳道的故址,為關中通往延、榆、甘、寧的必經之所,故有“京兆屏衛”、“衢道九邊,吭扼三疆”之稱謂。乃至明清,三原文風之盛駕全省,商業貿易僅亞於長安,故有“小長安”之稱。獨特的自然條件和人文環境,為三原留下了眾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及歷史文化遺蹟,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32處,而被業內人士稱之為集宗教性、舞蹈性、體育性、雜技性於一體的東寨十八羅漢民間舞蹈藝術就產生於此地。1990年三原縣被定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十八羅漢唯三原西陽鎮東寨村所有,演職人員以東寨南村周家為主,9名青壯年和9名少年分別扮成“羅漢”形態,故名“十八羅漢”。
保護計畫
目前資金投入情況:2007年縣政府已將搶救保護東寨十八羅漢納入財政預算,每年投入專項資金10萬元,目前到位資金6萬元。
已採取的保護措施:
1、法律保護措施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關於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05)18號)等法律法規的有關條款,東寨十八羅漢作為一種民間藝術遺產,應該受到法律保護。
2、其它措施
①《中國舞蹈詞典》、《中國舞蹈辭海》、《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鹹陽卷)、《三原縣誌》、《三原縣文史資料》、《可愛的三原》等叢書,已經將東寨十八羅漢收編,載入史冊。
②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對東寨十八羅漢進行了三次普查、補充,並錄製:1989年鹹陽市民舞專家陳菊珍在縣文化館館長嚴明陪同下,專程來三原,對十八羅漢進行為期一個月組織培訓,為以後東寨十八羅漢藝術成熟起到了重要作用;1991年縣文化館老館長馬文興又到東寨南村普查,將十八羅漢文字資料予以整理並編入《三原文史資料》;2007年5月開始,縣文體局、文化館組織專業人員對東寨十八羅漢及相關文字、音像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和複製。
保護內容:
(1)制定保護政策成立三原縣東寨十八羅漢協會,在智慧財產權歸屬其協會的情況下,採取財政撥款、社會集資、個人投資的方式,實施其保護政策。
(2)資源普查
全面開展普查工作,將普查所獲資料進行歸檔,存檔與原有的資料一起進行編排存入資料庫,並通過網際網路進行宣傳。
(3)人才保護和培養計畫
留住人,才能留住藝,留住文化之脈,因此,對於十八羅漢還健在的傳承人,給予一定的生活補助或獎勵,讓他們在有生之年,多多培養傳承人才。同時,還要聘請國內民舞專家來三原講學、指導,讓十八羅漢在原有基礎上不斷創新,不斷發展,與時俱進,另外,還要在當地教育部門的支持下從小學生抓起,在學校進行課餘訓練基本動作。
(4)研究工作
成立三原縣東寨十八羅漢藝術研究工作室,工作室設在縣文化館,並配備專業人員進行研究,並指導十八羅漢藝術快速的崛起。
(5)籌建陳列室
目前,十八羅漢的道具服裝以及相關資料等全都分散在傳承人和藝術骨幹的家裡,這對保管極不安全,待經費落實後,在村上設立陳列室,統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