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源淵
東宜亭村位於山西省文水縣城東南,據明朝天啟五年《文水縣誌》記載,原名“宜東都,在縣東南八里,為二村:宜亭、寨子。”又據1994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文水縣誌》記載:“該村原名永泉鄉。相傳,古時有位騎白馬者在此憩息飲馬,白馬將井水飲去很多,人們認為是二郎神顯靈,在井旁蓋了一座二郎廟,此後取神仙宜停留之意,改永泉鄉為宜停村。明朝萬曆年間發大水,宜停村被沖為兩片,居西的名為西宜停,居東的名為東宜停,俗稱將停簡化為亭。”自然環境
東宜亭村地處文峪河畔。文峪河發源於交城縣關帝山,流經交城進入文水。文峪河自古以來給兩岸人民以灌溉之利,但因河水夾帶沙石而下,出山後由於河槽淺窄,土質鬆軟,每遇水漲,隨即泛濫成災。舊縣誌記載,古代洪水泛濫時,汾(即汾河)、文二水合流,數十里盡成澤國,沿河人民深受其害。光緒十年(1884),為分散文峪河洪水,便利灌溉,從樊家莊村南開鑿文峪河西河,將水疏為東、西兩河。東宜亭就處於文峪河東、西兩河之間的平原地帶。20世紀70年代前的東宜亭村依然是一個典型的北方水鄉,文峪河東河從村東緩緩流淌,西河從村西的東宜亭村與西宜亭村之間奔騰而過,在西河與東宜亭村之間還有一條灌溉水渠,兩河一渠,水量充沛,碧波粼粼。東西河兩岸楊柳依依,芳草萋萋,河堤上有便道可駛馬車、可通行人。沿河散步,微風拂面,河水清澈,波濤翻滾,沁人心脾;隔水相望,綠柳如煙,小鳥鳴啾,彩蝶飛舞。人馬出沒於樹木、田域之間,時隱時現,真是風景如畫。村中到處是自然形成的池塘,池塘的總面積與村中陸地面積基本相等,可謂水陸各半。幾個大的池塘有兩米多深,可以游泳、可以養魚、可以放鴨。許多大的宅院裡種滿了棗樹、桃樹、杏樹、柳樹、葡萄等樹木和各種應時蔬菜,春天花紅柳綠,秋天果實纍纍。民居就掩映在池塘與樹木之間,遠遠望去,綠樹濃蔭,蟬鳴聒耳;走近村莊,水面風來,蛙聲不絕。
當然,水鄉也有水鄉的煩惱,且不說這些池塘大多是河水進村後留下的痕跡——每次河水進村必定經歷一場人與水的生死搏鬥,也不必說蚊蟲叮咬,水蛇遊蕩,給人帶來的危害,只是雨天泥濘、四季潮濕,就給人們造成諸多不便,同時,村子四周都是高高的護村堰,只留著幾個缺口作為通道,這也給人們的出行帶來諸多不便。因此,當地人將宜亭村稱之為“泥底村”,當地民謠曰:“泥底村,泥腿、泥胳膊、泥人人,河淹水漂濕淋淋。”(文水方言,“宜”與“泥”諧音。)
現在,由於種種原因,文峪河水流量大為減少,大多數河段斷流、乾枯,成為了典型的季節河。由於缺水,東河和西河與東宜亭村間的水渠已經廢用,攤為耕地,西河也基本無水,只是在雨季或灌溉時從文峪河水庫放些水,河中才有少量積水。不過,在國家建設新農村方針的指導下,東宜亭村的道路卻大有改觀,村中的東西大街由過去僅有1條增加到4條,而且,大街小巷基本硬化,雨天不泥濘,晴天很衛生,村村通公路,出行很便利。
從地形上看,東宜亭村自古由汾河、文峪河沖積、沉積而成,因而地勢平坦。全村共有土地3500畝。過去,由於地下水位高,全村鹽鹼地較多,這些土地“冬天白茫茫,夏天光板板,秋後十有四不收。”現在,文峪河水位大大降低,為這些土地的去鹽鹼化提供了便利條件,特別是新中國建立以來,興修水利,疏通河道,打井抗旱,使過去的鹽鹼地變成了旱澇保收的肥沃田,從而使東宜亭成為文水縣糧食、棉花等農作物的主要產區之一。
從氣候看,東宜亭地處中緯度地帶,海拔800米左右,屬曖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年平均氣溫10.4C,降水量480毫米,無霜期170天左右。四季分明,晝夜溫差大,降水分布不均,春季冷暖無常,十年九旱;夏季天氣炎熱,雨量集中;初秋時節,常出現連陰雨;冬季寒冷,降雪稀少。
人文習性
東宜亭村現有600餘戶,2700多人,姓氏比較集中,其中,李姓、郭姓、陰姓為村中三大姓,李姓大多居住於村子東南面。據1982年6月30日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文水李姓共有人口31446人,為文水第三大姓,僅次於張姓和王姓。李姓人口在100人以上的村子,除了東宜亭村外,還有(以人口多少為序排列):西莊、上河頭、龍泉、文倚、北峪口、西城、方圓、南武澇、南賢、馬西、下曲、武良、橫溝、桑村、武家寨、開柵、冀周、西夏祠、南明陽、東堡、宜兒、楊樂堡、樂村、大象、北武澇、南武、石永、孝義、新莊、東城、索家堡、北徐、東舊、麻家寨、南峪口、韓村、岳村、北街、門世、南武度、杭城、水寨、南莊、北張、大城南、橋頭、武午、西舊、西街、堡子、裴會、東宜亭(在75個村莊中排名為52)、田家堡、馬村、平陶、南關、南安、武陵、土堂、雲周、孝子渠、鄭家莊、樊家莊、蘇家莊、永樂、北武度、私評、武村、杜村、杜村莊、百金堡、北胡、貫家堡、徐家鎮、南張。
文水居民習性,歷代志書多有記載。明《永樂大典》謂之“其民儉樸,勤力稼穡”。《山西通志》為“民素剛勁,俗尚儉樸,勤力稼穡,頗尚文學”。清康熙《文水縣誌》為“勁而輕生,儉而趨利,澆朴相半,勤則其天性也”。清光緒《文水縣誌》為“男重耕讀,女勤紡織,俗尚節儉,商多外出”。1994年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文水縣誌》將現代文水居民的習性歸納為“不畏強暴,敢於鬥爭;熱愛本土,樂於奉獻;勤農善賈,長於立業;思想解放,敢於創新。”
這些記載和表述雖然未必十分準確、全面,但大致可見文水居民和村民的基本習性,東宜亭人當然也不例外。
建置沿革
明朝天啟五年《文水縣誌》記載:“文陽之邑,古號平陵。在春秋則本祁氏之田,當兩漢,乃大陵之縣,至隋開皇列為文水,蓋西谷之水,其水多文,因以為名焉。”清朝光緒九年的《文水縣誌》記載得更為詳細:“文水,古冀、並之域。春秋為晉國祁氏之田。魯昭公二十八年,晉滅祁,為平陵大夫邑。戰國周安王二十六年,魏、趙、韓共廢晉靖公為家人,而分其地,屬趙,名大陵。秦始皇十九年,滅趙、並六國,郡縣天下,為大陵縣,屬太原郡。漢因之。新莽篡漢,改大寧縣。東漢復為大陵,仍屬太原郡。晉屬太原國。後魏省大陵,置受陽縣,屬太原郡。隋開皇十年始更為文水縣,如魏屬。唐武德三年,隸汾州;六年,屬并州;七年,又隸汾州。貞觀元年,復舊。天授元年,改縣曰武興。神龍元年,復故名。”自此,文水之名一直沿用至今。明、清兩代,文水基層建置為坊都里甲制。“在城曰坊,為領;在鄉曰都,為屬。”當時,東、西宜亭村統稱之為宜東都,同時,宜東都還包括寨子(即武家寨),屬南關坊。
民國六年(1917),本縣實行編村閭鄰制。凡100戶以上村莊為1編村,25戶編為1閭,5戶編為1鄰。民國七年(1918),增設4個行政區,東宜亭屬第一區管轄。民國29年(1940),抗日民主政府將縣境分設為7個區,東宜亭屬第六區管轄。民國36年(1947)初,閻錫山文水縣政府在縣境推行區村制,將全縣劃分為5個區,區下轄治村,是年3月,改區村制為鄉村制。
解放初期,全縣仍實行區村制。1953年7月,改區村制為鄉村制,東宜亭屬北張鄉。據說,當初建鄉時,縣政府準備將鄉政府設在東宜亭村,但是,東宜亭人不同意,怕設鄉後加重村民的負擔,於是將鄉設在了北張村。
961年11月,全縣改劃為15個人民公社,下轄174個生產大隊,1013個生產隊。東宜亭為生產大隊,屬北張人民公社。1967——1980年,人民公社和生產大隊均在公社、大隊名稱後加“革命委員會”稱號,1981年仍恢復人民公社、生產大隊稱號。1984年全縣改社隊制為鄉(鎮)建制,改生產大隊為村民委員會。現在,東宜亭村的行政名稱為:文水縣北張鄉東宜亭村民委員會。
文物古蹟
東宜亭村與文水許多大的村落相比並不算大,而且人口也不太多,但是,其眾多的文物古蹟昭示著村子歷史的悠久和文化氣息的濃厚。東宜亭最大的古建築是龍天廟,其位置在村子西面,即現村民委員會所在地。龍天廟的南面是一個很大的戲台,戲台兩側各有一個廟門,戲台下面也有一個很低的門,但是卻常常關閉,據說此門只供龍天廟裡的神仙出入之用。戲台西南面的正街上有一座閣樓,閣樓下面是一個大拱門,可通車馬、可行人。這座閣樓是古代宜東都和宜韓都的地界。龍天廟的主殿在戲台的正北,進入主殿首先要經過山門,即龍天廟的大門,大門的西側是鼓樓,東側是鐘樓,村中如有大事需通知村民時便敲鐘擊鼓。進了大廟,正北是正殿,正殿兩側各有一偏殿,廟的東西兩側為東西殿,不論是正殿還是偏殿以及東西殿中都供奉著眾多神像,而且牆壁上都繪有彩色神仙圖。龍天廟的最大特徵是在其戲台和正殿的明柱上都繪有飛龍,飛龍以柱為身,其頭為木雕,位於明柱於房梁的交會處。龍天廟在民國時期便是村公所所在地。20世紀70年代,龍天廟拆除後,改建為新的村辦公場所。
龍天廟的東面有一片開闊地,周圍低洼,中央較高,在其中央有一坐姿鐵佛,鐵佛的兩傍還有兩口大鐵鐘,鐵鐘高有一米多,直徑也將近一米。據說這尊鐵佛原來在武家寨,有一年發大水(也有人說是颳大風),將其移到了東宜亭村。後來兩個村子為鐵佛的歸宿發生過爭執,最終鐵佛還是落戶於東宜亭。東宜亭村每年四月十八趕廟會就源於此,不過,武家寨也將趕廟會的時間定在了四月十八。其實,東宜亭和武家寨在明朝時都屬於宜東都,兩個村子本來就有著很深的歷史淵源,其中包括同一天趕廟會。每年逢四月十八,兩個村子的商販便爭先恐後地趕早去給鐵佛戴用蓆子捲成的高筒草帽,為得是生意興隆,吉祥發財。鐵佛於1958年大煉鋼鐵時被毀。
在東宜亭正街中段有座二郎廟,廟內有一口水井。這座廟的由來便是上文提到的“古時有位騎白馬者在此憩息飲馬,白馬將井水飲去很多,人們認為是二郎神顯靈,便在井旁蓋了一座二郎廟”,從此,村子由過去的永泉鄉改名為宜停村。可見,水井的歷史先於二郎廟,廟由井而來,井由廟流芳。現在,廟雖破舊仍存,井卻難以辨認。
東宜亭村北有一座真武廟。這是現今保存最好的一座古建築,儘管已經被歲月剝蝕的千瘡百孔,搖搖欲塌,而且,廟中的神像也早已不知去向,但是,其斗拱、雕梁仍顯示出當年的雄姿。過去,真武廟內有東廂房,可以住人,外面有圍牆、廟門,廟門兩側東有鐘樓,西有鼓樓,門口還有一對石獅子。現在只有正殿孤零零地坐落在北環村路中段。
在村子的南面有一座關帝廟。廟內有正殿和兩側偏殿,正殿內供奉著關羽父子和周昌的神像。20世紀60年代初,村里將兩戶所謂的四類分子趕到廟裡居住。他們在廟裡種下兩顆柳樹,表達在那個艱難歲月中對生活的期盼和熱愛。現在,“四類分子”早已平反昭雪,只留下兩顆參天大樹在敘述著當年的苦難。
在關帝廟的正西面有一座觀音廟。觀音廟規模不大,僅有一間,廟內供奉觀音菩薩,保佑一方平安。
在村子正東500米左右處,即李氏祖墳的正北,曾經有一座虸蝗神廟。此廟歷史久遠,曾於1945年重新翻修。這年農曆五、六月間天旱無雨,到七月初下了一場雨,久旱逢雨的秋莊稼正成長時,一場特大的蝗災發生了。據《文水文史資料》記載,這場蝗災起源於汾陽羅城一帶。該地有一處大水窪,因天旱枯竭,雨後就發現了大量蝗蟲。蝗蟲進入文水境內的時間在農曆七月初八、初九間,每天以約三四華里的速度由南向北像潮水一般湧來。所過之處,高桿作物成了半截光桿,低桿作物片葉不留,就連鬱鬱蔥蔥的樹木也成了枯枝,只有山藥蔓子未受其害。當時,沒有治蟲害的農藥,人們對這場前所未見的蝗災束手無策。許多村莊組織村民敲鑼打鼓地供俸八蜡神祭虸蝗,也有的端上供品到地頭祈禱,而東宜亭村則組織村民捐款翻修了虸煌神廟。當年遠在綏遠經商的李敬萬回響村里號召,急村民所急,從當地同鄉中募捐了幾百塊大洋,專程送回村里修廟。
東宜亭村東有一座文昌閣。文昌又名梓潼帝君,是道教神名,相傳姓張名亞子,居蜀七曲山,仕晉戰死,後人立廟紀念。文昌閣座東朝西,閣內有東殿、南殿,東殿內供奉著文昌君,南殿內供奉著十八羅漢。南殿西側有一顆大榆樹,直徑約七八十厘米,樹高十幾米。在文昌閣和二郎廟的中間,有一座五道廟,座北朝南。說是廟,其實只是一個用磚砌成的小窯洞,高不過兩米多,寬也只有兩米左右,深只有一米。洞內有五路將軍的神像。這樣的五道廟在村子西南還有一座。
東宜亭村西有一座老爺廟,座西朝東,廟內除西面的正殿外,還有3間正房,廟門口有一眼水井。解放戰爭時期,村里小學生讀的是新式課本,課本中有擁護共產黨反對國民黨的內容。有一次,二戰區的隊伍突然來到村中,學生們急忙將書藏在了老爺廟殿內的地磚下,躲過其搜查。
東宜亭村東即東河河堰上有一顆高大的柳樹。據《文水縣誌》記載,其樹齡到20世紀90年代為150年。樹高23米,主幹高4.5米,南北樹冠21米,東西樹冠18.2米,樹胸粗6米,樹主幹最大直徑1.9米。3個大枝生長健壯。遠遠望去“幢幢如車蓋”,在很長一段時期是東宜亭村的標誌。大柳樹的西面有一堵照壁,寬有5米左右,高有也將近5米,厚50厘米。解放戰爭時期,被二戰區的隊伍拆除,其磚用於修建炮樓,村中許多人被迫往文水城南送過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