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寧縣實驗國小

東寧縣實驗國小

東寧縣實驗國小原名為東寧縣第一國小,學校始建於1910年,學校現有42個教學班,3116名學生,教職工145人。

基本信息

學校介紹

學校外景

是黑龍江省首批標準化國小,原名為東寧縣第一國小,1987年更名為東寧縣實驗國小。學校占地面積約24500平方米,教學樓面積約11000平方米,學校各種現代化電化教學設備設施齊全:內設有多功能多媒體電教室、計算機網路教室、電子備課室、語音室、DVD播放室、衛星接收室、校園廣播系統等。學校各室電腦通過交換機相連構成了校園網,可實現資源共享,並通過網通寬頻(專線式)接入國際網際網路。學校還建設了自己的網站“東寧縣實驗國小網站,可及時發布學校信息。學校還設有圖書室、實驗室、美術室、舞蹈室、音樂室、勞技室、衛生室、檔案室、大隊室等輔助教室,各種儀器設備均按一類標準配備。學校設施完備,2006年在督導評估中被認定為省一類學校。 其中中學高級教師9人,國小高級教師90人,國小一級教師30人,黨員37人,教師學歷達標率為100%,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在校生鞏固率100%,流失生比率為0。

學校方針

多年來,東寧縣實驗國小把“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作為辦學宗旨,將“實驗性,先導性,開放性,示範性:作為自己的辦學特色,以班子建設為龍頭,以教師建設為根本,以教學改革為動力,積極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

學校師資

學校領導班子學歷達標,團結協作,開拓創新,校級領導4人,中層領導10人,設有教務處、政教處、總務處、科研室四個職能部門,形成了一整套嚴格的學校管理體制。

學校堅持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開展德育特色教育,尋求德育實效,實施了“4、5、6”工程,即4項目標、5條途徑、6項內容,學校以“四個一”養成教育為德育切入口,突出“四個狠抓”,即:抓活動促養成;抓典型樹榜樣;抓重點求突破;抓檢查求深化,建立了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網路,積極拓展德育基地,與三岔口邊防工作站、公安局等單位實行共建共育,92年成立了少年警校,定期開展系列活動,組織學生軍訓、拉練、封閉式訓練等,2001年獲省級軍警民共建共育先進集體,90年成立了家長學校,19年的家長學校工作中,突出各類家教輔導、經驗交流等,取得了喜人成果,2006年獲全國優秀示範家長學校光榮稱號。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我們以全面貫徹新課改精神,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重點,開展好教學工作。堅持抓好教學常規管理,完善各項規章制度;抓教學研究,提高了各科質量;抓活動開展,推進課程改革;抓科研,積極承擔“十.一五”科研項目6項;發揮了校本科研的輻射帶動作用,注重了教師發展、學生髮展、學校發展,突現了校本教研有特色,教師培訓有模式,課程開發“牆內開花牆外也紅”,2006年被評為市校本教研示範校。

在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中,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提高了學生的能力,教學質量逐年提高,畢業率為100%。

學校積極貫徹落實中國小體育衛生藝術工作條例,是省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創新的大間操獲省體育大間操一等獎,在培養學生特長方面,我們注重學生個性發展,學校成立了課外興趣小組,如舞蹈隊、合唱隊、銅管樂隊、輪滑隊、籃球隊、書法繪畫班、手工、剪紙、科技興趣小組等,深受學生的歡迎,豐富多采的科技周、體育節、藝術節活動為學生們搭建了展示才藝的平台。

設施及成績

學校多渠道籌措資金改善了辦學條件,2004年投入616萬元建起一座7500平方米的教學樓投入了使用,各種活動室一應俱全,達到省一類學校標準,投資3萬元新建了標準化升旗台,種植了600平方米的花壇、綠地,鋪設800平方米人行甬路,06年投資11萬元新建了西圍牆,教育教學環境得到了改善。

幾年來,學校堅持走和諧發展之路,創優質特色學校,學校先後榮獲省級文明單位,全國中華美德教育實驗優秀單位,省教育先進集體,省教育科研先進單位,省庭院綠化先進單位,省共建共育先進集體,省級先進實驗學校,省級科研先進單位,省級注提實驗研究中心,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省讀書育人特色學校,省德育工作先進集體,省級綠色學校,省冰雪活動先進集體,省主題讀書活動先進集體,市校本教研示範學校、市教育工作標兵單位、市課改實驗先進集體,市注提實驗先進學校,教育標兵單位,市安全文明單位,市治理亂收費先進單位,市教師塑型工程先進集體,省德育工作先進集體,省級綠色學校、省冰雪活動先進集體、省主題讀書活動先進集體、市校本教研示範學校、市教育工作標兵單位、市特色學校。市“四五”普法先進集體、全國雙合格優秀家長學校等諸多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