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劃
東安各莊鎮 鎮政府駐東安各莊村。面積112.98平方千米,人口6.25萬。轄41個村委會:東安各莊、西安各莊、前李各莊、北李各莊、東孟家屯、西孟家屯、東商家林、西商家林、前商家林、北商家林、張百戶坎、北崔各莊、東崔各莊、西崔各莊、前崔各莊、東樊各莊、高紀莊子、西安河、東安河、劉莊戶、昝各莊、馬各莊、楊家溝、陳家溝、三山院、孟各莊、趙各莊、松樹營、赤峰堡、史家窪、耿莊子、鐵局寨、栗園、劉店、小營、無稅莊一、無稅莊二、無稅莊三、無稅莊四、西樊各莊一、西樊各莊二。
經濟綜述
1986年以來,東安各莊鎮農業、工業和私營經濟全面發展。1986年、1996年、2003年工農業總產值(不含商家林鄉、樊各莊鄉)分別是:1040.48萬元、4.53億元、15.11億元,其中農業總產值分別是853.48萬元、1.34億元、2.11億元;工業總產值分別是187萬元、31.89億元、13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是680元、3051元、3650元,2003年比1986年提高4.37倍。全鎮1996年實現小康鎮。農業以種植小麥、玉米和花生為主。1986年、1996年、2003年,糧食種植面積分別為1.26萬畝、3.33萬畝、6萬畝,單產分別為285公斤、385公斤、290公斤,總產為3596.5噸、1.28萬噸、1.74萬噸;花生種植面積為1.58萬畝、3.2萬畝、4.6萬畝,單產為101公斤、139公斤、173公斤,總產為1596噸、2925噸、7958噸;瓜菜種植面積為239畝、5250畝、1.25萬畝;果品種植面積為480畝、8750畝、5014畝,總產為137噸、1680噸、5302噸。
1986年,農業總產值為853.48萬元,1996年上升到1.34億元,2003年再升為2.11億元。2003年全鎮共有石粉、木材、花生米加工、冶煉等企業4251家,從業人員9931人,其中私營企業79家,個體工商戶4172家,總收入達到17.32億元,利潤總額1.19億元,現價增加值4.88億元,交貨值3.85億元,實現企業稅收1765.07萬元。
自然資源
鎮內有豐富的石英礦、鐵礦和地熱資源,其中紙馬山,石英矽砂岩可開採量為2500萬噸,年產石英砂60萬噸,品位高,Sio含量在93%以上,是理想的玻璃、陶瓷、耐火絕緣材料。產品暢銷東北、天津、唐山等地。鐵礦儲量1億噸以上,礦石品位達30%。鎮內有地熱資源一處,為CaCL型水,水溫達56℃,主要成份富含偏矽酸、氟、硫、氡、鐳等多種對人體有益元素,臨浴證明,對一些皮膚病有療效。境內交通便利,有京哈鐵路和102、205、平青樂高速引線三條公路橫貫縱穿,地理位置優越。社會事業
境內有東安各莊、赤峰堡、鐵局寨、樊各莊、商家林、孟家屯、無稅莊、松樹營、史家窪9個集貿市場,其中東安各莊集貿市場規模最大,交易項目以農、副產品和輕工、紡織品為主,並有肉牛、羊等牲畜交易市場,年交易額8000萬元。為發展經濟,1986年以來,累計投資320萬元,新建孟家屯花生米專業市場、東安各莊肉牛專業市場、赤峰堡仔豬專業市場,交易額由1986年的214萬元,發展到2003年的3.2億元。境內有高中1所,國中3所,國小16所,在校生10800人,中國小教師506人。為改善辦學條件,1986—2003年投資1180萬元,新建、翻建校舍、教室586間,建高標準教學樓1棟,擴大教室面積和校園面積44540平方米,中小學生入學率、鞏固率均為100%,普九達標。醫療衛生機構有分院1所和衛生院2所,現已形成功能完備的醫療衛生防疫網路。東安各莊鎮於2001年跨入全國億元鎮行列,自1995年以來,一直被評為唐山市四強鎮鄉。
主導產業
華北仔豬交易市場。位於東安各莊鎮赤峰堡村西,102國道南側,總投資100萬元,占地面積3萬平方米,共設四個仔豬交易大棚。該市場採取規範化經營,集中銷售,堅持統一規劃,統一建築的模式,年交易量可達40多萬頭,年創利潤百萬元以上。為確保購銷渠道的暢通,該村保持與客戶常年聯繫,全村共有經紀人260名,他們的足跡遍布各大中城市和省區,在東北三省、天津、北京、內蒙、湖南、湖北等地建立了固定銷售網點,已成為全國較大的仔豬交易基地。木材加工專業村——東安各莊村。該村有121個木材加工點,占地14萬平方米,建設總投入達500多萬元,從業人數可達800餘人。年加工原木30萬立方米,加工產品有框材、板材、枕木、細工木板等。產品主要銷往張家口、石家莊、邯鄲、天津及周邊各縣區。年專業純收入達360萬元,利稅240萬元。
石粉加工。東安各莊鎮石粉加工業始於1987年,在當地黨委、政府的積極引導和幫扶下,從零星的三、五家向群體、小規模運作,產品從粗放銷售到市場銷售,單一型生產被多品種生產替代。到2003年底,已發展個體私營企業70個,石碾140餘台,總資產765萬元,直接從業人員555人,年加工生產能力21萬噸,累計納稅225萬元。產品主要銷往京、津、唐、秦及東北三省,已成為玻璃製品的重要原料基地。
當地名人
苗福生:率眾致富的帶頭人—苗福生。苗福生,男,漢族,1942年8月生,1966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專文化,省級勞動模範、優秀共產黨員。自1990年8月任西商家林村黨支部書記以來,他多方尋找帶領民眾致富的門路,並於1992年秋天湊足12萬元開始籌建大棚,年底完工並投入使用。1993年春,僅27個棚的西紅柿純收入就達14萬元。為了掌握大棚葡萄的管理技術,他多次到鄭州、承德、北京等地向專家請教,在他的傳授下,使所有的承包戶掌握了大棚葡萄管理技術。1995年5月6日,“全國葡萄設施栽培學術研討會”在灤縣召開,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的200多名專家觀看了西商家林現場大棚葡萄,並給予了很高的評價。1999年西商家林的大棚葡萄在世界園藝博覽會上展出並獲得三等獎。到2003年底,大棚面積已達200畝,僅此一項年收入就達86萬元,人均6000元,是1990年的10倍。李霞:灤縣綠葉蠶桑試驗農場始建於1999年,多年來其創始人李霞憑著吃苦耐勞、一如既往的幹勁細心經營著自己的桑園。該農場集植桑、養蠶、產繭為一體,現有桑田面積240畝年養蠶能力2500張,產繭已超過60多噸,年純收入達30多萬元,帶動周邊農戶1500多戶。李霞的名字隨著自己創業的成功不僅唱響了灤州大地,還輻射到了周邊的遷安、青龍、寬城等縣。隨著社會各界投資林業熱情的日益高漲,李霞決定再大幹一場。2005年,為進一步擴大農場規模,美化綠化家鄉環境,李霞又承包了耿莊子村東南多年閒置的荒山,環山繞栽上了從中國農科院蠶業研究所引進的4個大葉桑新品種,即紅果1、紅果2、烏克達10、桂花蜜,總栽植面積365畝。她克服了開荒、資金、技術等多方面的難題,以她敢想敢幹的精神終於首次為荒山穿起了綠衣裳,同時也為“葉蠶桑試驗農場”的牌子平添了幾分魅力。她引進的這些大葉桑新品種均屬於果葉兼用型。其果實的特點是超重、超大、且色鮮味美,營養豐富,含有人體所必須的18種胺基酸,市場前景廣闊,當年即可掛果,經市場預測,每棵可產果一斤,收入在3元左右,每畝可栽1000棵,純效益達800元以上;另外,每畝大葉桑每年可抽桑條1200斤,純收入200元,總計每畝年創經濟效益可達4000元左右。可謂一年投資,多年受益。因其所引進桑苗適宜我們北方地區栽植,且管理粗獷,經濁效益可觀,具有很高的推廣價值。目前,李霞栽植的大葉桑已全部成活,在一場喜雨的滋潤下顯得生機勃勃,它所帶來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更是不可估量。
所轄村屯
西商家林村共有耕地987畝,人口627人,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村,全村50%農戶從事大棚葡萄生產,現有溫室大棚96個,占地160畝,主要品種為乍娜、鳳凰51等,上市時間為4月底5月初,主要銷往北京、河南、東北等地,單棚產量2000—2500斤,純效益7000—10000元。由於西商家林村大棚葡萄建設早、規模大、效益高,色鮮味美,96年全國大棚葡萄研討會在西商家林村召開,99年大棚葡萄又獲得了昆明世博會銅獎。西商家林村在大力發展溫室大棚的同時,又不斷拓寬思路,2001—2003年間又發展板栗200畝,並提出三年建成無糧村的口號,成為東安各莊鎮農業結構調整型村。
參考連結
http://www.tslx.heagri.gov.cn/default3.aspx?id=40929
http://www.zouzou.cn/china/hebei/tangshan/20080630/23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