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黃背草

東亞黃背草

東亞黃背草,多年簇生草本。稈直立,高70—120厘米,徑3—4毫米,光滑無毛。葉鞘扁平,背部有脊,常疏生硬瘤毛或無毛,產永勝、中甸、大理、昆明、建水、瑞麗、梁河等地;常生於道旁田野、山坡草地、灌叢或疏林中。適應性較大,分布幾遍全國。

多年簇生草本。稈直立,高70—120厘米,徑3—4毫米,光滑無毛。葉鞘扁平,背部有脊,常疏生硬瘤毛或無毛;葉舌膜質,長1—3毫米,先端鈍圓或近截平,有小纖毛;葉片線形,長15—40厘米,寬3—6毫米,扁平或邊緣外卷,有時摺疊,葉背常帶粉白色,基部常有瘤毛。偽圓錐花序較狹窄,長20—40厘米;總狀花序長15—17毫米,具長約3—5毫米的總梗,通常2—3個總狀花序集生於較大的1個佛焰苞內;小佛焰苞長2.5—3厘米,無毛,舟形,中上部收縮成芒狀尖頭,兩側具寬膜質邊緣;總苞狀小穗2對,位於同一水平面上,長8—10毫米,雄性或中性;第一穎草質,倒披針形,背部中上部常有硬瘤毛,兩側有寬膜質邊緣(特別是上部);無柄小穗兩性,通常1枚,紡錘狀圓柱形,長8—10毫米(連同基盤);基盤長2—4毫米,有赤褐色髯毛;第一穎革質,邊緣內卷,先端鈍圓,背部僅上方有短軟毛,餘部光滑而有光澤;第二穎與第一穎同質同長,邊緣為第一穎所包;第二外稃退化呈芒的基部;芒長4.5—6厘米,常2回膝曲,芒柱被短硬毛;有柄小穗與總苞狀小穗相似,基盤長3—4毫米。
產永勝、中甸、大理、昆明、建水、瑞麗、梁河等地;常生於道旁田野、山坡草地、灌叢或疏林中。適應性較大,分布幾遍全國。
稈葉可作造紙原料;根頗堅硬,可供制刷子,也入藥為利尿劑,有祛濕散熱之效。
與 Themeda triandra Forssk. 相近,有些學者將這個種併入該種作為一個變種的意見可以接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