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化遺產名稱:杖頭木偶戲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江蘇省
遺產級別: 國家
戲劇特點
杖頭木偶戲以演唱古代的歷史題材、歷史故事、歷史人物為主,如《武松打虎》、《薛丁山》、《岳飛傳》等。1964年後,開始移植、改編、創作了反映現代內容的木偶戲,如《石敢當》、《南海長城》等,其表現形式是自作木偶、器具、道具,單人操作木偶進行演唱表演,將故事進行即興式的發揮表演,現已將這種“爆肚戲”變成劇本化的表演。先打鑼鼓後演唱、表演。唱腔用“囉”字或“哪”字拉腔、收腔。唱詞可用二句頭、三句、四句頭或不等句;可押韻或不押韻;可七言句或非七言句。無特定腔調,可自我發揮或創新。如溫健仁自創溫派新腔——“五合腔”(即單、對、插、接、合五種);可兼用粵劇小曲、白欖、木魚、龍舟等唱腔。單人演奏擊樂配合台上表演。設木偶表演棚作表演戲台無布景,用布幕作背景。[1]分布範圍
杖頭木偶戲在中國分布較為廣泛,從內蒙古到海南島,從江浙到川陝,到處都有杖頭木偶的演出活動。各地的杖頭木偶高度差距很大,一般身高2尺到3尺。河北吳橋扁擔戲用的小杖頭木偶,身高約8寸,而四川南充儀隴的大杖頭木偶身高竟達4尺5寸,與真人高度近似。僅在四川省內就有大木偶、二木偶、京(精)木偶三種大小懸殊的杖頭木偶。表演操縱
杖頭木偶是由表演者操縱一根命桿和兩根手桿進行表演的。命桿亦稱“主桿”,上端與木偶頭相連線;手桿也叫做“手機”、“側桿”、“手挑子”,與木偶的雙手相連。有的地區稱杖頭木偶為“三根桿”或“托偶”。手桿放在木偶服裝裡邊的,叫做“內操縱杖頭木偶”,手桿放在衣服外的,叫做“外操縱杖頭木偶。”中國的傳統杖頭木偶多為內操縱式。
組成成分
內操縱杖頭木偶由頭、命桿、肩牌、手、手桿、內衣和外衣組成。傳統的木偶頭用木材雕刻成形,頭骨挖空,裝有機關,使嘴、眼活動。命桿用圓木或竹竿製作,與木偶頭固定連線。各地區杖頭木偶命桿長短不同。山西、陝西、江蘇等地木偶的命桿與木偶身軀等高。湖南、廣東等地則有兩種長短不同的命桿:長的稱為“長頸”或“長把”,短的稱為“短頸”或“抓頸”。這幾種命桿各有其長處與局限性,因此產生了不同的表演方法和流派。
手桿用質地堅硬的木棍或箭竹製成,與木偶手連線,其結合部位各地區不盡相同。如陝西手桿連線在木偶的手腕處,湖南手桿連線在木偶手腕至肘部3寸處,其連線角度也不一致,但基本上是90度至95度。
內操縱杖頭木偶的手桿是放在木偶衣服裡面的,它限制了木偶胸部塑造的隨意性。因此採用固定肩板或在木偶後頸懸掛肩牌的方法。架衣代身,以便展現木偶的身軀。
長期以來,為適應木偶角色動作的需要,傳統的內操縱木偶,產生了一些有地方特色的結構。如陝西丑角木偶,其橢圓形肩板下,裝有V形操縱把,命桿通過肩板脖腔圓孔握在表演者手中,即表演者可以同時握住肩板操縱把和命桿,另一隻手操縱手桿進行表演,也可以放下手桿,一手持肩板操縱把,一手持命桿進行表演,使木偶作出伸頭探腦、縮脖端肩,甚至木偶頭可作360度的轉動等,做出某些只有木偶才能表演的滑稽動作。
內操縱杖頭木偶,大都用來表演傳統戲曲劇目,寬袍大袖的古代服飾,能容下3根桿,在木偶衣服內自由活動。由於傳導直接,操縱靈活,不僅擅於表演甩須抖髯、耍帽翅、翻跟頭等粗獷的動作,也能把女性輕盈的步履、婀娜的舞姿等細膩動作表演得栩栩如生,脈脈含情。
木偶藝術家創造出許多新的結構裝置,如外操縱杖頭結構木偶及已經普遍運用的彎把裝置和紙偶頭工藝等。
外操縱彎把式杖頭木偶,由偶頭、彎把式命桿、胸腔、手、手桿、胳膊、內衣和外衣組成。命桿下端的彎把外形便於表演者托舉,可以減輕手的疲勞度,食指和拇指操縱轉動裝置,可使木偶頭自由轉向,做出低頭、仰臉、左右歪頭的仿生動作。
彎把式命桿組合的杖頭木偶,是用經過雕塑、翻模具、裱糊、脫胎等工藝製成的紙質偶頭。這種偶頭重量輕,便於在命桿上控制;紙壁薄,頭內空間大,可以容納較多的機關裝置,使木偶做出嘴的開合、眼的睜閉轉動及眉毛、耳朵、鼻子的動作,大大豐富了木偶的表演動作。
外操縱彎把式杖頭木偶,由於手桿放在木偶衣服外面,木偶胸部可以形成一個腔,胸腔可以不受限制的自由塑造,木偶的頭、胸、臂可以成為一個整體。同時可以在胸腔內安置機關,使木偶能做出腹部起伏,胯部扭動等動作,使木偶的形體動作更加自由靈活,增強表現力。
杖頭木偶的雙手是用木材雕刻製成,現今也採用塑膠或樹脂製作。根據人物需要雕刻成不同姿勢的手型,還可以製成拿放道具的活動手。
傳統的杖頭木偶偶體本身沒有腳,需要有腳的動作時,另配腿,稱“打腳”外操縱杖頭木偶保留了傳統的打腳,並給以發展,可以打單腳也可以打雙腳,為了形象的完整,有的將木偶雙腿與胸腔下端連線固定,另做一條與腿部顏色質地相同的布筒用於遮蔽表演者的手臂。這種腿部的處理方法成為“掛腳”或者“三條腿”。 外操縱彎把式杖頭木偶的產生,豐富了木偶表演動作,使木偶造型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