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江西杖頭木偶戲(寧都縣)杖頭木偶戲,當地人喊“蚊帳戲”。即在木偶頭部及雙手部位各裝操縱桿,頭部為主桿,雙手為側桿,演員躲於屏後,操縱時左手持主桿,右手持側桿,舉起木偶操縱其動作,在舞台上活靈活現。寧都杖頭木偶戲,在明末清初就在民間盛行了,寧都縣橋頭鄉橋頭村賴來鈞的興順堂木偶劇團是著名的杖頭木偶劇團,共有劇目近百篇,世代相傳。
歷史淵源
據族譜記載,明末清初年間,清兵入侵,社會動盪不安,民不聊生。寧都縣賴村東塘村人紛紛外出打工謀生,村裡有一姓黃叫世權的男子也跟著外出闖蕩江湖。他漂至福建省的上杭縣,舉目無親,流浪街頭,後被一楊姓藝人收流,學唱杖頭木偶戲。這個叫黃世權的男子聰明伶俐,腦瓜靈活,接受能力快,幾年下來,所學唱的杖頭木偶戲演藝有了很大的長進,成為楊姓師傅的得意門徒。後來,黃世權就一直跟在師傅身邊七八年,在上杭一帶游演,在當地小有名氣,直到師傅去世後,他才拜別師娘,
基本內容
杖頭木偶人物分老、中、青三種,共有各種木偶人物18——24個,既有老生又有武生,既有文官也有武官,還有普通百姓;既有老旦又有花旦和小旦或稱青衣;更有丑旦,俗稱丑角,又號“三花子”。興順堂杖頭木偶劇團,共有劇目近百篇,其中有《滿堂福》、《加壽圖》、《征東傳》、《征西傳》、《水滸傳》、《西遊記》、《花木蘭》、《二度梅》、《封神榜》等等。
杖頭木偶曲調以楚劇曲調為主,近幾十年來,又揉入了贛南採茶調,為老百姓所喜聞樂見。演出順序,先裝台,再開鑼,然後請八仙,此時東家要向藝人包紅包,以示謝禮。然後點劇目再開演。杖頭木偶人一般由藝人自己做,用樟木雕刻,然後點光。木偶人衣服也是自己做,包括頭飾、道具等等。
主要價值
從藝術形態來說,寧都縣東塘村的杖頭木偶戲堪稱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偶爾留下的“活化石”,具有濃厚的歷史底蘊。木偶戲唱本文字,是研究木偶戲發展史與當地生產、生活、文化等發展的重要史料,富含學術研究價值和市場開發價值。
瀕危狀況
由於木偶藝人文化程度不高,不具備創作新劇本的能力,唱來唱去唱走了觀眾,大家還是認為傳統劇目好看。特別是到了現在,他們為了迎合觀眾,還在旁邊另外加進了藝人用二胡、嗩吶伴奏,但效果還是不佳。特別是受到現代科技娛樂傳媒的衝擊,加上杖頭木偶戲表演藝人減少,杖頭木偶表演藝術面臨青黃不接、後繼乏人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