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屏南杖頭木偶戲是福建省僅存的小杖頭木偶藝術形態,是一種既有民間藝術傳統性,又是多種藝術綜合的藝術形態,它在流傳過程中,也具有相應的木偶角色行當、偶身製作、木偶劇目、演唱音樂、木偶戲台等配套的藝術形式,構成了具有不同於其它木偶藝術形式風格的杖頭木偶戲表現特徵。屏南杖頭木偶戲歷史悠久,其發祥地為漈頭村。漈頭村,原稱龍漈,為張姓居住地,該村由於地處丘陵地帶,經濟發展尚好,讀書經商者多,是較早開發的村落之一。杖頭木偶戲於明末時期流入屏南。至清康熙初年,耿精忠在閩舉行反清復明活動,在其未叛之前,其軍隊與戲子散布於各地。於此同時,耿兵也駐紮於屏南龍崗寨,其寨主即漈頭村人張良瑞,由此耿軍中的的杖頭木偶戲傳入屏南漈頭等地。
屏南最早的杖頭木偶班是“張林青杖頭木偶班”。張林青,漈頭村人,生於清同治初年,他是我縣發現的最早杖頭木偶戲藝人。張林青杖頭木偶戲,因其子張榮斗不願學,而傳給棠口村的周鄭寶。周鄭寶生於清光緒二年(1876),因家境貧窮,童年時只上過兩年私塾,從小愛雕塑,還會音樂、對鑼鼓經、琴譜都很熟悉,經張林青的悉心點教,周鄭寶脫穎而出,成為屏南杖頭木偶戲的一代著名藝師,使屏南杖頭戲藝術得以發揚光大。清光緒初年,杖頭木偶戲在屏南很受歡迎,杖頭戲班8到10人,開始時唱地道的平講戲,後因出外演出語言不通改唱亂彈,民國初期,周鄭寶的杖頭木偶班已享譽閩東北和神州地區。張紅孫,棠口鄉安溪村人,他繼承師業,並在周鄭寶原有的精木偶基礎上重新用梧桐木雕刻木偶,將木偶增大一倍,更新了戲衣和舞台幕景,此外還增加了獅、龍、猴、象等動物木偶,表演藝術與舞台布景都進行了改革創新。1947年,張紅孫率木偶劇團遠涉重洋到達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演出,深受當地華人華僑的歡迎。之後,1955年秋,熙嶺村張禮禮讀、張德硯等藝人組建起“熙嶺杖頭木偶劇團”,同年冬率團參加南平地區農村業餘劇團匯演,榮獲一等獎。1973年8月 ,在棠口文化站的牽頭下,組織了“棠口杖頭木偶劇團”。
劇目文本
屏南杖頭木偶戲的常演劇目,可分為三類,一類是宗教儀式劇,與平講、亂彈通於佛教道教法事的願戲及彩戲,如《八仙慶賀》、《三星慶賀》、《目連救母》、《雲頭送子》、《劉錫得子》、《五子拜壽》、《東方塑偷桃》等小戲。第二類是從神話小說中改編出來的,如《夫人傳》中的《陳大奶出山》、《陳大奶脫胎》、《狐狸精》、《金毛虎》、《蜘蛛精》、《斬白蛇》、《白塔寺》、《石夾精》等,《西遊記》中編出的有《流沙河》、《豬八戒討親》、《老鼠精》、《白骨精》、《真假美猴王》、《盤絲洞》、《火孩兒》、《火焰山》等,《白蛇傳》中的《青白蛇鬥法》、《許漢文借傘》、《盜庫銀》、《盜仙草》、《水漫金山》、《夢蛟拜塔》等。第三類是來自屏南地方戲劇種“平講戲”的劇目,如《醉花亭》、《周三打虎》、《劉海戲蛤蟆》、《武松打虎》、《張四姐下凡間》、《豬肚記》、《白蕉樹》、《採桑》、《江姑伏虎記》、《賣花記》等30多本。
由於杖頭木偶戲表演形式的特殊性,其劇目不可能與其他戲劇文字形式相一致,因此,木偶師必須根據其表演特色,重新編演劇目,由於周鄭寶讀過私塾,有一定的文化修養,加之對木偶藝術的熟練和獨有的悟性,因而都能根據自己的特長來編演出的劇目,其劇目多都能博得觀眾的好評。其餘杖頭木偶班演出的劇目,也多是從周鄭寶之改編本傳下來的。
顯著特徵
屏南杖頭木偶戲特徵表現於以下幾方面:(一)造型特色保留江南小杖頭木偶特徵
屏南小杖頭木偶保留古代杖頭木偶的原始結構,“頭像”早期有木刻和泥塑兩種,後期純用梧桐木雕刻而成。屏南早期木偶較小,偶高僅0.3米,屬於精木偶類型,因此,木偶舞台離地高1.8米,寬1.5米,深0.8米,這種設計是承襲古戲曲的舞美特徵。
(二)木偶內部結構精巧,機關暗線獨具特色
小杖頭木偶精巧,容易表演,易被民眾接受,多在民家或宮廟中為人演出還願戲,既經濟,又方便,而且易於觀賞。木偶藝人通過“命桿”和“手桿”,以及內部機關暗線操作時,偶人便能“手舞足蹈”、“左旋右抽”,達到“貫彼五行”、“超越百戲”的擬人化、形象化的藝術效果。
(三)與宗教民俗關係密切之特徵
杖頭木偶戲流行於民間,與民眾世俗生活的聯繫十分緊密。不僅其班規習俗在劇種內部機制有戲神信仰習俗,而且在劇目演出中也有大量宗教民俗性的表演內容與形式出現。由於傳統的民俗觀念認為,以木偶演人、演戲劇,其本身即具有宗教神秘性,因此,它也被民眾列入宗教性行業範疇中,從而在民間也有一些相應的“法術”性行為。
主要價值
(一)實證價值
屏南杖頭木偶印證了宋代杖頭木偶在福建民間的存在,同時,它也為福建杖頭木偶源流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實證資料。其研究具有弘揚我國民間民族文化,促進海峽兩岸文化交流以及填補中國木偶戲史乃至中國戲劇史學科研究的空白。
(二)歷史價值
屏南杖頭木偶戲的流行過程中,仍保留古代杖頭木偶的原始結構,由此可見屏南杖頭木偶戲的戲曲文化積澱並印證於地方戲劇發展史的歷史研究價值。
(三)審美價值
屏南早期木偶較小,偶高僅0.3米,屬於精木偶類型,因此,木偶舞台離地高1.8米,寬1.5米,深0.8米,這種設計是承襲古戲曲的舞美特徵.隨著時代的發展,由於觀眾增多,木偶改制高大,舞台也隨之擴大到3×3米,加設幕位和場景。強調舞檯布局的全方位效果,形成鏡框式結構的多功能木偶舞台,突出了戲曲藝術的綜合性。
(四)文化價值
屏南杖頭木偶戲,是福建省內僅存的江南特有傳統小杖頭木偶藝術形態,是福建省碩果僅存的杖頭木偶藝術。在國內外之文化交流中具有珍稀劇種的比較與對外交流價值。而在屏南及福建地方旅遊開發中,以地方特色文化展示給遊客,既可以豐富旅遊文化的內涵,提高旅遊文化品位,也可以取悅觀眾。
瀕危狀況
隨著農業社會結構的改變,以及受當代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傳統文化普遍受到強大的衝擊,杖頭木偶戲也不能例外。其劇種的生存與傳承產生嚴重的危機。其瀕危狀態表現於以下幾點:
(一)現代文明衝擊
由於“文化大革命”長時期文化禁錮,以及現代電影、電視及新興劇種等藝術所具有的吸引力,傳統的戲曲不可能完全適應觀眾市場的變化,同時由於觀眾群的嚴重斷層,杖頭木偶戲由此而失去觀眾市場,杖頭木偶戲業餘劇團除個別的宗族酬神演出外,已無法在農村巡迴演出,其生態環境已受到破壞,藝人多改唱閩劇或離開班社、或外出打工,劇種及劇團都面臨危機。
(二)缺乏保護機制
以往屏南杖頭木偶戲之生存大多依賴於宗族的扶持,建國以來宗族的影響受到削弱,杖頭木偶戲班成為民間劇團。在既無宗族扶持,又無國家及社會資金援助下,藝人多改謀生路,或兼其他營生,無法專心致志地繼承劇種專業技術,劇種的藝術質量下降,劇團處於自生自滅狀態,此與缺乏社會保護機制有很大的關係。
(三)面臨傳承斷代
由於農村經濟困難,老藝人身體多病得不到治療,生活拮据,因而影響了他們的傳授藝術的積極性,目前老藝人已剩下為數不多的幾個,若不及時採取必要的保障措施,劇種將面臨人亡藝絕的瀕危。
(四)劇團生存危機
近年來,在有關部門的重視和努力工作下,屏南杖頭木偶戲開始復排一些精典性傳統劇目,並在附近農村演出,但因經費的嚴重不足,設備無法添置,劇目也不能正常排練,舉步維艱。因劇種的保護資金短缺,對劇種的保護和搶救工作有隨時停止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