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百川[清末民初楚劇名家]

李百川(1896,光緒二十二年(丙申)~1943年,農曆癸未年),原名祖賜,字蔭庭,藝名小官寶,後改百川。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黃陂泡桐店袁李灣人。幼時嗜燈戲,常抄寫唱本自學。14歲時,灣里醵金辦“科班”,李率先報名,習花旦,學藝3月即登台。後從師陶陽,入四季班,走鄉串嶺演出。

1914年來漢口,與張銀鈴 、夏世燮等人在法租界玉壺春茶園組班演唱。

1926年與江秋屏等組織同業公會。

1927年春節 ,與陶古鵬率班進“血花世界”(今民眾樂園)演出,在李之龍領導下,從事楚劇的改革活動。

1934年,漢口各楚劇班子競相上演有機關布景的連台本戲,李遂以通俗小說為素材,相繼編寫《天寶圖》、《三門街》等20多部連台本戲。 抗日戰爭爆發後,任中華全國戲劇界抗敵協會理事,參加戰時歌劇演員講習班學習及勞軍公演、七七獻金義演等活動。日軍侵占武漢,未及撤離,仍以演戲謀生。

1942年在漢口美成戲院(今清芬劇場)演出全本《楊家將》,以古諷今,借劇中角色四夫人之口,痛罵日軍與漢奸,受到日偽的“警告”。

1943年因病返鄉,不久病故。

特色

李擅演小家碧玉,聲腔流暢清新,採用黃陂方言,顯示地方特色,所創鼻音小花腔獨樹一幟 ,新腔“西江月”傳唱至今。

名段

其《酒醉花魁》、《送友》、《十里涼亭》、《賣棉紗》等, 曾被上海“百代”、“高亭”兩公司分別灌制唱片。

楚劇明星

楚劇,舊稱“西路花鼓”、“黃孝花鼓”。1926年改用現名。它是大約在一百多年前,在鄂東流行的“喔呵腔”的基礎上,溶合黃陂、孝感一帶的山歌、道情、竹馬、高蹺及民間說唱等逐漸形成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