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成就
李雅樵是公認的楚劇生行的代表人物,從20世紀50年代以後,他在唱腔中不斷吸收了京劇的藝術,對楚劇聲腔進行了個性化的創造,改變了以往楚戲的行腔簡單和有字無腔的情況,從而使他的行腔吐字均有獨到之處,而楚劇生角唱腔有腔有韻,則是自李雅樵開始。在舞台上,他的唱腔以華麗。婉轉見長,表演則以灑脫。穩健取勝,特別是其真假聲結合極好,兼能小生與老生,為其他演員所不及,因此極受湖北及武漢地區觀眾的熱烈歡迎,他的唱法則為後人爭相摹唱。他畢生不斷研究和創新唱腔,20世紀60年代後期,他還與編曲共同設計和完善楚劇老生和花臉唱腔,填補了楚戲過去只有“三小”而沒有老生、花臉唱腔這一項空白。他為發展和豐富楚劇聲腔作了很大貢獻,現在的楚劇生腔可以說是“無腔不李”,被稱為“李派”。
20世紀70年代中期,調入新組建的湖北楚劇院後,大力培養了一批新一代的青年演員並使他們逐漸成為現在劇院主要力量。
為表彰他對楚劇的貢獻,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化廳在1991年他從藝60周年時舉行的“李雅樵楚劇聲腔藝術研討會”上,正式授於他“優秀楚劇表演藝術家”稱號。
其代表劇目有《打金枝》《大訪友》《白扇記》《楊乃武與小白菜》《魚腹山》《薛禮嘆月》《葛麻》《寶蓮燈》《鍘美案》《包公賠情》《陳林拷寇》等。20世紀50年代中期他還主演過大型連台本戲《薛仁貴》,極受歡迎。
其弟子及私淑弟子眾多,有徐大樹、李祖勛、陳建華、董定安、周金元、王文華等。
出生:1922年
逝世:1994年
活動年表
1952年,農曆壬辰年: 武漢市楚劇團成立在武漢市長李先念親自關心和指示下,由武漢市文化部門將一批楚劇主要零散班子的藝人組織起來,以高月樓、沈雲陔的班底為基礎,成立了市轄的第一個國營楚劇團體。至此,武漢地區武漢市京劇團、武漢市漢劇團及武漢市楚劇團形成了武漢戲曲界“京、漢、楚”三足鼎立的局面。
武漢市楚劇團禳聒了當時知名的老藝人如高月樓、沈雲陔、章炳炎、陶古鵬、楊少華、黃楚材以及嶄露頭角的李雅樵、袁璧玉、關嘯彬、熊劍嘯、汪玲陔、張雲俠、馮雅南等名家,加上解放初培養起來的優秀青年演員姜翠蘭、吳昭娣、徐大樹、榮明祥、張漪、肖毅勤等,陣容十分強大,同時。政府把漢口大眾戲院劃給楚劇團作為專演劇場。
武漢市楚劇團的成立,標誌著楚劇在湖北武漢的鼎盛、輝煌時期的開始,後來直至文革前,其紅直掩京、漢兩劇,加上後來全市成立的各區屬民營的如光明、橋口、漢陽、武昌等20多箇中、小楚劇團(隊),楚劇從此擁有了武漢地區最大的觀眾群。
1956年,農曆丙申年: 楚劇影片《葛麻》開拍楚劇黑白影片《葛麻》開拍,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武漢市楚劇團演出,熊劍嘯、李雅樵、陳梅村主演。
盤點楚劇名家
楚劇舊稱喔呵腔;黃孝花鼓戲;西路花鼓戲,清代道光年間鄂東流行的喔呵腔與黃陂;孝感一帶的山歌;道情;竹馬;高蹺及民間說唱等融合,形成一個獨立的地方聲腔劇種,1926年改稱楚劇,距今已有一百五十餘年的歷史。楚劇主要流行於武漢;孝感;黃岡;荊州;鹹寧;宜昌;黃石七地市四十餘縣。2006年5月20日,楚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楚劇明星
楚劇,舊稱“西路花鼓”、“黃孝花鼓”。1926年改用現名。它是大約在一百多年前,在鄂東流行的“喔呵腔”的基礎上,溶合黃陂、孝感一帶的山歌、道情、竹馬、高蹺及民間說唱等逐漸形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