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李海燕[京劇演員]](/img/e/b00/nBnauM3XwgDOwkjN0cDM5kTOxITMwYjMyIjMwADMwAzMxAzL3AzL3Y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代表劇目
多年來刻苦學藝打下了堅實的傳統基礎,常演劇目有:《玉堂春》、《英台抗婚》、《陳三兩爬堂》、《梅妃》、《賀後罵殿》、《紅鬃烈馬》、《朱痕記》、《竇娥冤》(又名六月雪)、《荒山淚》、《鎖麟囊》、《三擊掌》、《孔雀東南飛》、《拾玉鐲》、《鐵弓緣》、《盜仙草》、《十三妹》、《戰金山》等。近年來,在繼承傳統藝術的基礎上,不斷探索程派藝術的發展,先後創作排演了《寶馬圓情》、《杜十娘》、《張協狀元》、《秋色漸濃》等各種題材的新劇目,受到專家和觀眾的一致好評。
取得成績
![李海燕[京劇演員]](/img/c/5fd/nBnauM3X2UTO0QjN5cDM5kTOxITMwYjMyIjMwADMwAzMxAzL3AzLxg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李海燕還積極參加京劇的普及活動,她參加了北京和安徽的“高雅藝術進校園“的活動,受到廣大師生的歡迎。她還多次參加了赴台灣、香港、芬蘭等國家和地區的演出交流,為京劇的發揚光大做出了貢獻。近年來,在繼承傳統藝術的基礎上,李海燕不斷探索程派藝術的發展,先後創作排演了《寶馬圓情》、《杜十娘》、《張協狀元》、《秋色漸濃》等各種題材的新劇目,並復排了《梅妃》、《文姬歸漢》等程派傳統劇目,受到專家和觀眾的一致好評。
藝術人生
![李海燕[京劇演員]](/img/4/2e8/nBnauM3X4YTM0cTNwkDM5kTOxITMwYjMyIjMwADMwAzMxAzL5AzLx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初露鋒芒的李海燕,並沒有在成績面前沾沾自喜、固步自封。她知道,藝海是無涯的。1991年,李海燕有幸拜京劇表演藝術家李世濟為師,系統學習程派藝術。李老師在塑造人物及聲腔藝術等方面的精湛技藝使海燕受益匪淺,她的表演藝術很快就上了新台階。在經常演出的劇目《鎖麟囊》、《六月雪》、《英台抗婚》、《玉堂春》、《陳三兩爬堂》中,李海燕充分發揮了亮嗓子程派的特色,演人物,唱感情,唱做俱佳。專家和老戲迷由衷地感嘆:“海燕成熟了。”大概是作為“成熟”的標誌吧,1993年,不到而立之年的李海燕就成為國家一級演員,並於次年被調入中國京劇院,成為院裡眾多尖子演員中的一員。
![李海燕[京劇演員]](/img/d/bc1/nBnauM3XyQDN3czMxATM5kTOxITMwYjMyIjMwADMwAzMxAzLwEzL3I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成績有了,榮譽有了,海燕對自己的藝術並沒有滿足,而是渴望在藝海上空飛得更高更遠。在中國京劇院系統地學習《玉堂春》等傳統優秀劇目後,李海燕渴望能排個新劇目,投入自己的創造。她知道,學藝不是單純地模仿,而要根據自身的條件加以發揮,要理解人物,投入創造,只有創造才有進步,才能攀上藝術的高峰。這個機會終於來了。1997年11月,第五屆中國戲劇節在南海之濱的廣州舉行,中國京劇院演出的劇目是由戲劇家蘇移、
鄒憶青改編的新京劇《寶馬圓情》,李海燕在劇中扮演女主角黃桂英。前半出里,李海燕運用自己甜潤的歌喉,藉助程派優美的唱腔,顯得柔情似水,宛轉回流,忠實地體現了程派風格。但在後半出中,李海燕以激越高昂的唱腔,表現激烈而複雜的感情,這在過去的程派劇目里很少聽到。這是個明顯的變化,但專家和戲迷都認為這新腔仍是程派。李海燕的創新深得好評,戲劇表演藝術的最高獎———梅花獎這一桂冠終於落在李海燕的頭上了。“青年演員要抓緊時間多學習,從老師、從前人那裡吸取豐富的營養,這是青年演員學習的目標,但學習的目的卻是為了創新和發展。”談到自己的藝術追求,剛過而立之年的李海燕如是說。大概是作為詮釋吧,李海燕已進中國戲劇學院的研究生班進一步深造。她認識到,只有多讀書,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才能夠繼承得更多一些,創造、發展得更多一些。
個人軼事
![李海燕[京劇演員]](/img/9/e8b/nBnauM3XyczM1IDOzATM5kTOxITMwYjMyIjMwADMwAzMxAzLwEzLyI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李海燕說帶孩子是一個幸福、愉快的過程,並不覺得累。觀察兩個孩子特有意思,兒子的性格是那種特別文靜,特別穩的,女兒特活潑,眼睛靈活,,腳總在動。兒子生下來,渾身的胎毛又長又密,我就叫他“毛毛”;我懷孕時做過一個夢,夢見自己生了個可愛的女兒,於是我就給女兒起名“夢夢”。
贊名人
《詠京劇演員李海燕》
珍重芳姿菊苑夸,不施粉黛亦無暇。
夏荷凝露湘靈水,秋雁聲傳歸漢家。
珠落玉盤流曲隕,星垂銀海映奇葩。
私心暗序群芳譜,倩女當推國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