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介紹
這次活動歷時兩個月,有全國各地熱愛京劇藝術的觀眾近7000人參加,觀眾從扮相、演唱、念白、做表、創新、藝德6個方面,對新時期以來活躍在京劇舞台上的數十位程派青年演員進行了綜合評說、打分,在此基礎上推薦評選出5位優秀青年程派演員。分別是李海燕、張火丁、遲小秋、李佩紅、劉桂娟榮獲“五小程旦”稱號。
人物介紹
李海燕
個人簡歷李海燕,女,河北秦皇島人,1964年生於山海關,著名京劇演員,程派青衣,國家一級演員。現為國家京劇院二團團長、文化部青聯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中國戲曲學院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研究生。1977年考入河北省唐山地區戲曲學校,開始從事京劇藝術。1980年考入北京市戲曲學校,從師於李文敏、李喜鴻、周金蓮、劉秀華、佟熙英、張玉英等。在老師們的悉心指導下,她演出了一大批京劇傳統劇目《賀後罵殿》、《紅鬃烈馬》、《朱痕記》、《竇娥冤》、《荒山淚》、《鎖麟囊》、《三擊掌》、《孔雀東南飛》、《拾玉鐲》、《鐵弓緣》、《盜仙草》、《十三妹》、《戰金山》等。高挑頎長的身材,舒朗清秀的容貌,恬靜內斂的氣質,是李海燕舞台韻致的奪人優長, 1987年參加全國首屆青年電視大賽榮獲“最佳表演獎”。
1991年拜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李世濟為師,系統的學習了程派藝術,學習並演出了《六月雪》、《英台抗婚》、《玉堂春》《陳三兩爬堂》等一批優秀劇目。
李海燕嗓音寬亮悅耳、唱腔韻味純正、演技細膩生動、身段優雅流暢、扮像清麗嬌柔,為程派藝術傳人中的佼佼者。1999年在《戲劇電影報》「梨園周刊」舉辦的全國「評說五小程旦」的活動中,榮登「五小程旦」榜首。2001年,李海燕從「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班」畢業,創作演出的《杜十娘》參加第三屆「京劇節」,榮獲「優秀表演獎」。2005年被上海東方電視台授予「東方戲劇之星」稱號。
2010年,被任命為中國國家京劇院二團團長
所獲榮譽
1991年被文化部評定為一級演員。
1994年從唐山市京劇團奉命調入中國京劇院。
1997年第五屆中國戲劇節榮獲"主角演員獎"。
1998年榮獲中國戲劇大獎“梅花獎”。並同年考入中國戲曲學院研究生班學習。
1998年榮獲文化部"優秀專家"光榮稱號。
1999年在《戲劇電影報·梨園周刊》全國“評說五小程旦”活動中榮獲“五小程旦”之首。
2001年獲第三屆「京劇節」榮獲優秀表演獎。
2005年獲得上海東方電視台“東方戲劇之星”稱號。
代表劇目
多年來刻苦學藝打下了堅實的傳統基礎,常演劇目有:《玉堂春》、《英台抗婚》、《陳三兩爬堂》、《梅妃》、《賀後罵殿》、《紅鬃烈馬》、《朱痕記》、《竇娥冤》(又名六月雪)、《荒山淚》、《鎖麟囊》、《三擊掌》、《孔雀東南飛》、《拾玉鐲》、《鐵弓緣》、《盜仙草》、《十三妹》、《戰金山》等。在繼承傳統藝術的基礎上,不斷探索程派藝術的發展,先後創作排演了《寶馬圓情》、《杜十娘》、《張協狀元》、《秋色漸濃》等各種題材的新劇目,受到專家和觀眾的一致好評。
張火丁
個人簡歷程派青衣張火丁,1971年生於吉林白城,自幼酷愛京劇。15歲時棄評改京,獨闖京城求藝,啟蒙老師王蘭香。1986年考入天津戲曲學校京劇科,工青衣。1989年畢業後考人北京軍區戰友京劇團。1990年起向著名程派教師李文敏學習程派藝術,奠定了堅實基礎。1993年,張火丁正式拜師程派傳人趙榮深,成為關門弟子;得其真傳,她先後向趙榮琛學習了程派名劇《荒山淚》、《鎖麟囊》、《文姬歸漢》、《紅鬃烈馬》和《春閨夢》等戲,又系統學習了程腔的咬字、發音、行腔及表演上的要領,受益匪淺。
張火丁天賦極佳,學戲紮實,悟性好,深得程派藝術的精髓,藝術功力大長,台上頗有光彩,她主演的《鎖麟囊》,行腔低回婉轉,起伏跌宕,節奏鮮明,獨具程腔的魅力;其表演身段豐富多彩,處處傳神。受到內外行的一致讚賞。
現為中國戲曲學院教授。國家一級演員,文化部青聯委員,中國京劇程派藝術研究會理事。
創作
1995年,張火丁調人中國京劇院,先後塑造了《北國紅菇娘》之楊貴珍人火醒神州》之珍妃,《絕路問蒼天》之祥林嫂等形象,受到好評。1996年被中國京劇基金會評為第二屆"中國京劇之星"。
1999年底,她舉辦個人專場演出,全面展現其藝術才能,獲得成功。年輕的張火丁唱、念、做、舞頗具大家鳳范,其表演突出了程派莊美、純正、深沉、凝重、幽遠的個性。張火丁是程派傳人中的佼佼者。
代表劇目
張火丁既能把程派名劇《荒山淚》、《鎖麟囊》、《紅鬃烈馬》、《春閨夢》《龍鳳呈祥》等演繹得光彩照人,同時還排演了《秋江》、《北國紅菇娘》、《火醒神州》、《絕路問蒼天》、《江姐》等新劇目。
所獲榮譽
1991年獲得全國中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獎賽螢屏獎
1992年獲全國青年京劇團、新劇目匯演表演獎
1996年獲全國現代戲交流演出表演獎和“五個一”工程表演獎
1996年被中國京劇藝術基金會推薦為第二屆“中國京劇之星”
1999年榮獲十七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1999年,《戲劇電影報·梨園周刊》主辦“評說五小程旦”活動。李海燕、張火丁、遲小秋、李佩紅、劉桂娟榮獲“五小程旦”稱號
2000年被文化部授予優秀青年專家、傑出青年、高級專家稱號
2001年獲文化部青年京劇展演榮譽獎
遲小秋
個人簡歷遲小秋,當代京劇名家,著名程派傳人,國家一級演員,京劇研究生。
她1965年生於遼寧省阜新市,11歲入阜新市戲校學戲。她文武兼備,功底深厚;1983年正式拜程硯秋嫡傳弟子王吟秋先生為師,宗法程派藝術;1984年,年僅19歲的她,榮獲第二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同年被選為中國戲劇家協會最年輕的理事;1997年榮獲中國文化部第七屆文華獎。
拜王吟秋先生為師後,在王先生的悉心指導下,她刻苦鑽研程派藝術,在唱念做 舞等方面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她天資穎慧,悟性極高,很快就在程派藝術上取得了 輝煌的成就。受到包括程硯秋夫人在內的程派專家和程派愛好者的讚譽,被梨園前輩譽為“程派標準傳人”。她對程派高難度的以氣催聲的發音方法;“圓”“韌”的身段表現技巧都能心領神會運用嫻熟。她嗓音純正圓潤,在演唱中特別注重聲、腔、意、氣的運用,並結合自身條件,使自身音質之長得以發揮。她非常注意“情”在唱腔中的表現。以情代聲,用聲傳情,聲情並茂。因此在演唱上既有程派的剛柔相濟,委婉多姿的特點,又有清新爽利、圓潤雅逸的明顯個性,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演唱風格。她的身段和水袖頗見功力,富有很強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充分體現了程派遇剛於柔的特點。
職務
北京京劇院青年團團長(2007年7月上任)、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北京市政協常委、北京戲劇家協會副主席、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理事、曾任中國文聯遼寧分會副主席、遼寧省戲劇家協會副主席、瀋陽京劇院副院長等職
藝術影響
遲小秋被著名劇作家翁偶虹先生讚譽為“程派藝術的標準傳人”,對程派以氣催聲的發音方法領會嫻熟。
演唱中十分注重聲、腔、意、氣的運用,以情代聲,聲情並茂。她宗法程派藝術不折不扣,又能結合自身條件使自己音質之長得以發揮,因此在演唱上既有程派濃重的寓剛於柔,幽咽委婉的特點,又有雅麗清馨、圓熟優美的明顯個性,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演唱風格。身段和水袖頗見功力,巧妙地運用身段和水袖表現人物複雜的心理活動,富有很強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她唱、念、作俱佳,在京劇界頗有影響,被梨園前輩譽為程派藝術的標準傳人。近年來,在繼承的基礎上,她大膽探索,不斷創新,又有一些成功之作受到各界首肯和好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新編大型歷史京劇《梁山伯與祝英台》、《胡笳》等,以全新的面貌和獨具特色的唱功和表演,贏得了專家和廣大觀眾的好評,並在全國青年新劇目調演中榮獲優秀表演獎和中國文化部第七屆文華獎。
她作為頭牌領銜主演,多次率團在京、津、滬、魯、冀、豫、鄂及東北各地演出並多次參加全國和國際重大藝術活動。在海內外戲劇界頗有影響。國內外各種有影響的報刊介紹遲小秋的文章千餘篇,是當今戲曲舞台上深受廣大觀眾熟悉和喜愛的京劇表演藝術家。
創作
她作為瀋陽京劇院頭牌領銜主演,經常率團於全國各地演出。並多次前往美國、加拿大、香港、澳門、台灣等國家和地區演出,受到熱烈歡迎和讚譽。國內外報刊盛讚遲小秋表演藝術的文章不計其數。
她經常演出的程派代表劇目和體現程派藝術風格的劇目有:《鎖麟囊》《竇娥冤》《荒山淚》《孔雀東南飛》《賀後罵殿》《碧玉簪》《春閨夢》《青霜劍》《四郎探母》《玉堂春》《鴛鴦冢》《武家坡·大登殿》《梁山伯與祝英台》《胡笳》《法官媽媽》等。
所獲榮譽
她多次榮獲各種獎勵,其中較有影響的有:1984年榮獲第二屆中國戲劇梅花獎。1989年榮獲遼寧省首屆藝術節優秀表演獎。1990年榮獲遼寧省委、省政府授予的“1980-1990”10年優秀文藝成果獎。1992年被國務院授予政府特殊津貼。1992年榮獲全國京劇青年團隊新劇目調演優秀表演獎。1993年榮獲“梅蘭芳金獎提名獎”第一名。1997年榮獲中國文化部第七屆文華獎。1998年榮獲瀋陽市“德藝雙馨”文藝家稱號。1999年榮獲遼寧省“德藝雙馨”文藝家稱號。
代表劇目
《鎖麟囊》、《竇娥冤》、《玉堂春》、《荒山淚》、《孔雀東南飛》、《碧玉簪》、《春閨夢》、《四郎探母》、《武家坡》、《大登殿》、《罵殿》、《文姬歸漢》、《紅拂傳》、《梁山伯與祝英台》、《胡笳》《四五花洞》、《鴛鴦冢》等。現代京劇《法官媽媽》成功塑造了一位現代的女性法官形象。
李佩紅
個人簡歷李佩紅,生於1966年,1981年畢業於天津戲曲學校,工刀馬、花衫,1984年進入天津市青年京劇團,先後求教於劉秀榮、馬祥麟、李金鴻、冀韻蘭、閻世善、崔榮英、陶漢祥、朱寶義、吳祥珍等名家,1988年拜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關肅霜為師,是一位優秀的青年刀馬旦演員。李佩紅長久以來酷愛程(硯秋)派藝術,1992年受程派名家王吟秋老師親授,主演了程派名劇《六月雪》,一舉成功。1995年正式拜王吟秋為師,立雪程門。在老師的悉心指教、嚴格訓練下,加之她刻苦勤奮、潛心鑽研、虛心求教,使其對程派名作《鎖麟囊》、《朱痕記》、《六月雪》、《武家坡》等劇的藝術真諦,均能領悟、掌握,2008年又拜李世濟為師。她還曾就讀於第二屆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
她的演唱特點是在嚴格規範的程派韻味中,充分體現人物的內心情景,既有程派含蓄低回、幽咽委婉、深沉跌宕的情韻,又不單純追求音色的形似,而是以情帶腔、以腔抒情,力求從探索人物的性格、心理、情緒的深層底蘊上,來體現程派演唱藝術的精髓。因此,原工到刀馬、花衫的李佩紅,不僅是一位文武兼備、不可多得的好演員,也是繼承程派藝術的佼佼者。
代表劇目
李佩紅的擅演劇目有:《竹林計》、《鳳吉公主》、《鐵弓緣》、《盜庫銀》、《六月雪》、《鎖麟囊》、《春閨夢》、《紅鬃烈馬》、《朱痕記》、《荒山淚》、《三娘教子》、《劉金定》、《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扈家莊》、《小上墳》、《思凡》、《昭君出塞》、《坐樓殺惜》、《金山寺》、《棋盤會》、《活捉》、《青風嶺》等。
劉桂娟
個人簡歷天津青年京劇團的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曲學院研究生(第一屆),著名程派大師李世濟的得意弟子.劉桂娟老師曾很風趣的常說道:她與程派藝術很有緣分,10歲考入天津戲曲學校,第一次登台演出的就是程派現代戲《六號門》中《賣子》一折,她飾胡二妻。童年時她曾有這樣的夢想,盼望有一天能站在舞台上,扮演李鐵梅、江水英(那時還沒有恢復傳統戲)。考入戲校後,看著師哥師姐在舞台上神氣活現地大顯身手,真是羨慕極了,當訓練了一年之後,終於盼來了登台的機會。
別的同學在第一次登台前都很害怕,她生來膽子大,又早就盼著這一天,所以提前一個星期就開始興奮。彩排地點在大練功房,占用三分之一的地方拉了一道幕,就叫做“舞台”了,其實離觀眾只有一米遠。提前3個小時,她就催著林玉梅老師給她化妝。京劇的服飾和化妝真是奇妙,一個鐘頭之後,竟把她這個11歲的毛丫頭變成了一個小媳婦。
又等了好久,她終於隨著鑼鼓上場了,她看到“台下”坐滿了人,又聽到很多人說:“這是小班的胖墩兒。”(那時候,她是戲校里“頭號超重者”,15歲時體重曾達到69公斤。)一時間場內亂亂鬨鬨,沒有人把她當成受苦受難的胡二妻。
“爆竹響震耳鼓聲聲不斷,有錢人俱把那年貨辦全,窮人家逄年關越加困難……”隨著淒涼的唱腔從她口中唱出來,場內瞬間安靜下來。那時,她還不懂得能讓同行靜聽她唱戲是件極不容易的事,但也覺得是個好兆頭。她扶著比她大3歲的“公爹”,望著在台下互不講話的“丈夫”,演得雖不算珠聯璧合,也算是情真意切。等到無冤無仇的同學扮成“李五”上來,她就把他當成了假想敵,恨得咬牙切齒。尤其演到“賣子”時,抱著懷裡的假娃娃,更是哭得聲淚俱下,泣不成聲。
當演到胡二妻對著蒼天吶喊:“這叫我怎么活呀!”然後撲在桌前坐下昏倒過去,大幕拉上就該結束了。也許是她太投入,或是椅子根本經不住她這“重型炮彈”,只聽驚天動地的一聲巨響,椅子被她坐散了!她本能地去抓桌子,那桌子也厄運難逃,和她一起翻在台上,道具滿滿砸了她一身。台下在鴉雀無聲地靜了幾秒鐘後,接著是翻天覆地的笑聲,連拉大幕的師傅也忘了自己的職責,捂著肚子笑彎了腰。
她狼狽地站起來,居然還很有禮貌地鞠了一個躬,才步履蹣跚地走下台。等走到老師跟前,拚命醞釀感情,真見鬼,眼淚就是不肯流出來。只好裝出一副可憐相說:“老師,我不是故意的。”
她偷偷地抬起一隻眼睛,側目看著眼前的嚴師能否變成慈母。果然,老師笑容滿面地說:“還不錯,去卸妝吧!”她拔腿便逃。回到宿舍摘掉假頭套,換去戲裝,變回原來的“胖鴨子”,向著“冰棍兒,敗火!”的聲音跑去。
在程派青衣行當中的翹楚劉桂娟不僅專業出眾,而且多才多藝。在本市各種大型文藝演出中,觀眾經常可以欣賞到劉桂娟客串司儀的風采。去年的春節晚會中,她又搖身一變成了小品演員,與蔡明、郭達上演了一出令人忍俊不禁的《紅娘》,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代表劇目
《六月雪》、《陳三兩》、《鎖麟囊》。參演節目:1997年《流派紛呈》、1998年《梨園風采》、1999年《名段薈萃》、2000年《天長百年好》、2001年小品《紅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