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東[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理事長]

李東東[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理事長]

李東東,女,漢族,中共黨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新聞系新聞專業畢業,法學碩士,高級編輯。先後擔任《經濟日報》編輯、總編室副主任、特刊部主任,湖南張家界市市委副書記,國家體改委副秘書長,《中國改革報》社長兼總編輯,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高級編輯,新聞出版總署黨組成員、副署長。2015年12月,當選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理事長。同時也是中國作家協會成員。

基本信息

人物履歷

李東東李東東

李東東,人民日報社原總編輯李莊之女。

1968年12月參加工作。

1975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歷任:北京市科委宣傳處新聞幹事;經濟日報社農村部記者、編輯,總編室副主任,特刊部主任;湖南省張家界市委副書記;國家體改委副秘書長;中國改革報社社長兼總編輯。

2002年4月任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2006年12月任新聞出版總署黨組成員、副署長。

2015年12月,當選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理事長。 中國報業協會副會長

成長經歷

幼年與父親合影幼年與父親合影

李東東的父母一共育有三個子女,她是最小的一個。由於出生在建國之後的毛澤東時代,父親給她取名東東。父母工作忙,三個孩子從幼稚園到國小都是寄宿。
1960年前後國家遭受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小東東在中直育英學校讀國小低年級。一到周末,中直各機關就派出車子,到學校把各自單位幹部的孩子接回家。人民日報社的車是把孩子統一接到報社。每個周六下午,父親都備好幾塊小點心放在辦公室,看著小東東吃完,再帶她回家。因為小東東跟爸爸說過,她在學校常常還不到吃晚飯時肚子就餓了。而家裡,一個月里也只能吃到有限的細糧和一點葷腥,而且總是在孩子都回家時才吃。家裡每次吃紅燒魚,媽媽給每個人分好後,父親總把自己那份夾到比飯桌高不了多少、站在桌邊眼巴巴盯著魚塊的小女兒的碗裡。

長大後,李東東才知道,那個時期,在香山慈幼院讀書的哥哥比自己更飢餓,只因為她最小,父親才把更多的疼愛給了她。

李東東,17歲去陝北插隊,19歲參軍,當了五年兵。因為任職的關係,在上世紀90年代和本世紀初年,她又兩度離開北京。

20世紀80年代,李東東考取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讀的是新聞學專業,畢業後從事新聞工作。李東東剛到經濟日報社上班時,對畫版、拼版這些業務還不熟悉。那時是鉛字排版,在排字車間,她曾經被版面上文字、圖片的“漲”或“虧”搞得焦頭爛額。她誠懇地向老編輯學,向老工人學,掌握了鉛排和最初雷射照排做版的所有技術,並且在經濟日報社總編室副主任任上,與版面編輯和照排車間的同志一道,在全國報業率先實現了電子排版技術改革。90年代初期,《經濟日報》的版面設計與電子照排系統成為全國多家報社在“告別鉛與火”的浪潮中取經的對象。

家庭情況

李東東與父親李東東與父親

1972年1月,在解放軍鐵道兵學院政治部宣傳處當資料員兼做新聞報導時,她根據一個座談會的發言記錄整理出一篇新聞稿,交給出差石家莊的母親轉交父親修改。半個月後李東東收到了父親來信:“……你整理的那篇稿子,媽媽14日拿回來,我看了兩遍,增減了一二十個字……”父親還在信里寫下對女兒稿件的評價,“總的印象,此稿寫得清通,邏輯也還嚴密,利用現成材料搞成這個樣子,是不容易的。當然,如果嚴格要求,應該說,它比較不深、不細,而這顯然受了素材的限制……”這篇稿子後來發表在《鐵道兵報》上。

這是李東東的第一篇新聞作品,也是父親唯一給她修改過的稿件。

她珍藏著父親在十年浩劫身處逆境時寫給她的書信。其中最長的,便是為她改稿的那封。信里,父親還抄錄了一首趙朴初悼念陳毅的舊體五言詩,和對長詩每一句的解釋。寫這封信,父親用了三個小時。她還擁有父親親筆題字的著作——父親68歲從人民日報社總編輯崗位上退下來時,重新拿起了“藍筆”(當總編輯改稿子做批示,常用的是紅筆)寫下了一系列珍貴的回憶錄和隨筆。他在《人民日報風雨四十年》上題了“東東愛女一閱”,在《難得清醒》上題了“東東愛女一讀”,在《晚耕集》上題了“東東暇時一讀”。父親是個很重感情的人,但從不輕易對兒女流露自己的感情。就像父親從來沒有當面批評過女兒一樣,父親也從來沒有當面表揚過女兒。

李東東從小就是出類拔萃的。她國小一年級在班裡字寫得最好,二年級在班裡作文最好,在班裡同月出生的同學中第一批加入少先隊,入隊不久就當了中隊學習委員,後來又當了大隊長。但父親沒誇過女兒一句。李東東長大後也是優秀的。無論是上世紀90年代她高票當選湖南張家界市委常委,任職副書記,還是數年後當選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常委,任職宣傳部部長,父親都沒有誇過女兒一句。他說的永遠是“應該這樣做,還要努力”。但人到晚年,父親在給女兒的題字中,一個“愛女”,寫盡了舐犢之情,寫盡了對女兒的讚賞和褒揚。
父親的老戰友告訴過李東東:“你爸爸特別為你驕傲。” 而李東東特別為父親驕傲。她說,父親給與的,足夠自己受用一生。
2002年春天,李東東奉調寧夏回族自治區工作。臨行前,她到北京醫院和時年84歲的父親告別。她一遍又一遍對父親說:我會好好工作,好好回來,你可要好好等著我呀!白髮蒼蒼的父親站不起來了,說話也不再流暢,可心裡依然是明白的,倚坐床頭笑著,點著頭,答應了小女兒。

李東東親自參與父親作品的蒐集、分類和整理:許多文章分散在紙張已經發黃、不同年代又不同類別的報紙雜誌里,要把它們搜尋出來;所有入集作品作了新的取捨和編排;所有照片都經過精心選擇和安排;封面幾經設計。她把這套書,作為自己與姐姐哥哥奉給父親的最大孝心。

她實在太忙,再加上校對環節發生了一點兒周折,書直到2004年10月才印刷出版。李東東把散發著油墨香氣的四卷本《李莊文集》捧到父親的病榻前。這時的父親,不但已經不能起身、不能講話,連拿書的力氣都沒有了。李東東捧著書,一本一本打開翻給父親看。父親雙唇翕動,他在笑,接著,又流下了淚水。那就是喜極而泣吧?李東東走後,父親大哭了,淚水打濕了瘦削的雙頰,那當是感慨的哭泣。對從事了一輩子文字工作的人來說,看到自己的心血結晶得以存世,又沒有違背自己做人的準則,有什麼安慰能比這更大呢?

文學作品

李東東李東東

李東東學識淵博,在繁忙的公務之餘,創作了許多散文隨筆辭賦等文學作品,尤以詩賦散文見長,先後為張家界、寧夏、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社科院研究生院、北戴河等作賦。
其中《寧夏賦》曾在人民日報刊發,其作品立意高遠,文采郁郁,給人以感染和啟迪。而《解放軍報》2月6日發表的李東東作品《八一賦》,則行文磅礴大氣,遣詞華美,字字鏗鏘。
《我為父親李莊的開國報導而自豪》,旨在繼承和發揚老一輩新聞工作者的寶貴精神,激勵當代新聞工作者奮發有為,不斷書寫中國新聞事業新的輝煌篇章。

辭賦作品

《張家界賦》 1994.04
《寧夏賦》 2002.09
《中共中央黨校小賦》 2003.04
《國家行政學院小賦》 2007.06
《社科院研究生院賦》 2008.12
《北戴河賦》 2009.11
《八一賦》 2010.02
《玉樹參天賦》 2010.04
《鐵道大學賦》 2010.09
《清華賦》 2011.04
《協和賦》 2011.08
《廉潔奧運賦》2012.05
《國家開放大學賦》 2012.08
《北斗賦》 2013.01.01
《軍事外交賦》2013.01.28
《沁園春·祝遼寧艦遠航》2013.05.18
《嫦娥賦》 2013.12.15
《鐵道兵賦》 2014.01.02

散文隨筆

《父親給了我什麼》 2006.07
《人民日報歷史的畫卷和財富》 (作者:張研農)
《我為父親李莊的開國報導而自豪》 2009.09
《范長江和他的戰友》序言2008.04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2010.06
《一篇閃耀著真理光芒的傳略》 2011.03
《和諧文化與文學寧夏》 2003.11
《手掬你直到天亮》序 2008.09
《一片冰心》序2009.12
《第一個軍禮》2011.03
散文集(一):《在張家界的日子裡》
《我的開場白》
《地方選舉頭一回》
《上山下鄉第二次》
《旅遊興市話旅遊》
《書記也要抓經濟》
《辦好自己分內事》
《送往迎來都是客》
《酸菜魚,油菜地》
《駐京大使還得當》
散文集(二):《在那遠離北京的地方》
《悲壯上征途》
《落戶黑家堡》
《老钁的學問》
《一年兩頓面》
《八十里趕集》
《茫茫雪原》
《牧羊故事》
《險些光榮》
《笑話兩則》
《生存空間》

作品欣賞

《八一賦》
巍巍華夏,歷五千載波飛雲涌;熠熠神州,經十萬陣雨驟風狂。煌煌盛世,看六十年人民中國;莽莽鐵軍,護十三億百姓安康。
飄我軍旗,紅自南昌。忠誠之旅,黨指揮槍。一九二一,歲次辛酉,嘉興紅船,破霧啟航。一九二七,歲次丁卯,八一晨曦,城頭易將。白駒過隙,大江東去,八十二度秋風勁,戰地黃花分外香。曾憶血雨腥風,長夜未央;星火燎原,朱毛會師井岡。難忘赤旗黑手,武裝割據;古田燭照,新軍綱舉目張。揮別紅都瑞金,執手鄉親父老,戰略轉移北上,披荊斬棘征途長。忍顧湘江血戰,爭看四渡赤水,雪山草地何畏,遵義會議譜新章。寶塔山高,延河水長,抗日八載,驅馳四方,金戈鐵馬,小米加步槍。華北初捷,笑傲太行,南國烽煙,梅嶺三章,前仆後繼,莫邪與干將。東渡黃河,日出柏坡,逐鹿中原,決勝三仗;彈指一揮間,百萬雄師過大江。西望崑崙,月上六盤,劍倚陽關,鞭指八荒;進京趕考處,迎勁旅簞食壺漿。新中國方唱東方紅,強虜窺邊陲,奇兵照肝膽,雄赳赳,跨過鴨綠江。志願軍並肩人民軍,剪暴於俄頃,誅逆於初萌,氣昂昂,鐵血勝金湯。琴心劍膽,河清海晏,是人寰,向中央。
唱我軍歌,聲自大江。威武之師,百鍊成鋼。摧鋒陷陣,拔關奪隘,悲歌慷慨,龍血玄黃。曾挽國之危難,曾拯民於倒懸,腳踏祖國大地,背負民族希望。風雲開合,壯士請纓,生當人傑,死亦國殤。春秋廿二,赤縣千里,關山萬重,鏖戰沙場。風雪饑寒,窮山野營,百戰餘一,蹈火赴湯裹屍馬革英雄事,縱死終令漢竹香,待從頭收拾舊山河,乾坤盪。華年六十,政通人和,天高海闊,虎躍龍驤。保家衛國,屯墾戍邊,搶險救災,處突維穩,為民解憂,為國爭光。嫦娥奔月,載人航天,兩彈一星試鋒芒。上柱於天,下立於淵,鐵馬冰河,鐵壁銅牆。朝迎旭日,夕送落霞,萬裡邊防,萬裏海疆。維護和平,國際救援,聯合軍演,任重道遠,永不稱霸,永不擴張。際地蟠天,壯懷激烈,昔有開國元勛十帥千將,斗雪傲霜;今朝後生可畏英雄輩出,長風破浪。千山萬水,千乘萬騎,舉大纛,向太陽。
耀我軍徽,亮自東方。人民之軍,永鑄輝煌。歲次己丑,新中國喜逢一甲子;盛世閱兵,天安門旌旗領鋼槍。山呼海嘯,揚我國威;鐵甲丹心,是我棟樑。放眼寰宇,烽煙未息,四海翻騰,五洲激盪。朝乾夕惕,居安思危,枕戈待旦,經略國防。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廟堂之音立魂魄,統帥揮手指航向。芳林新葉,流水後波,與時俱進,開來繼往。以軍護民,以文化人,理想凝聚力量,信念鑄就堅強。永固紅色江山,再造綠色家園,西行九曲黃河,東流萬里長江。壁立千仞,海納百川,戰無不勝,兵精將強。官兵一致,軍民一致,魚水情深,團結和暢。人民子弟兵為人民,八一精神放光芒。同歌盛世,齊頌華章,濡丹青,向炎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