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介紹
東越閩中有庸嶺,高數十里。其西北隰中,有大蛇,長七八丈,大十餘圍。土俗常懼。東冶都尉及屬城長吏,多有死者。祭以牛羊,故不得福。或與人夢,或下諭巫、祝,欲得啗童女年十二三者。都尉、令、長並共患之。然氣厲不息。共請求人家生婢子,兼有罪家女養之。至八月朝祭,送蛇穴口,蛇出吞齧之。累年如此,巳用九女。
爾時,預復募索,未得其女。將樂縣李誕,家有六女,無男。其小女名寄,應募欲行。父母不聽。寄曰“父母無相,惟生六女,無有一男,雖有如無。女無緹縈濟父母之功,既不能供養,徒費衣食,生無所益,不如早死。賣寄之身,可得少錢,以供父母,豈不善耶?”父母慈憐,終不聽去。寄自潛行不可禁止。寄乃告請好劍及咋蛇犬。至八月朝,便詣廟中坐,懷劍將犬。先將數石米餈,用蜜麨灌之,以置穴口。蛇便出,頭大如囷,目如二尺鏡,聞餈香氣,先啗食之。寄便放犬,犬就齧咋,寄從後斫得數創。瘡痛急,蛇因踴出,至庭而死。寄入視穴,得九女髑髏,悉舉出,咤言曰“汝曹怯弱,為蛇所食,甚可哀愍!”於是寄乃緩步而歸。
越王聞之,聘寄女為後,指其父為將樂令,母及姊皆有賞賜。自是東治無復妖邪之物。其歌謠至今存焉。
譯文介紹
李寄斬蛇將樂縣的李誕家裡有六個女兒沒有兒子。他的小女兒名寄要應徵前往。父母不答應。李寄說“父母沒有福氣,只是生了六個女兒,沒有生一個兒子,雖然有孩子跟沒有孩子一樣。女兒我沒有淳于緹縈幫助父母那樣的功績,既不能供養父母,白耗費了穿的吃的,活著沒有什麼好處不如早點死了。”父母慈愛,終究不讓她去。李寄自己偷偷地走了,沒辦法制止。
李寄就去訪求好劍和會咬蛇的狗。到了八月初一,就到廟裡坐下,抱著劍帶著狗。她先拿來幾石糯米做的糍團,用蜜和炒米粉調灌,並把它放在洞口。蛇就出來了,頭大得像穀倉,眼睛像兩尺長的鏡子,聞到糍團的香氣就先吃糍團。李寄就放出狗,狗跑上前就咬。李寄從後頭斫出幾處傷口。蛇受傷的地方痛得很,因此跳了出來到了空地上就死了。李寄進去探看洞穴,找到九個童女的頭骨,全都拿了出來痛惜地說“你們這些人膽小軟弱被蛇吃了,很可悲可憐。”於是童女李寄緩緩邁步回到家裡。
詞語解釋
隰:低洼的地方
啗:吃,同“啖”
聘:舊時定親叫聘
後:王后
吞齧:吞吃 。齧,咬
無相:沒有福氣.相,幫助。
告請:訪求。請,求。
不聽:不答應
餈:一種用糯米製成的食品。餈同“糍”
詣到。
課文簡析
本文描寫窮苦少女李寄斬蛇除害的事跡熱情讚頌其不畏凶暴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的大智大勇同時也暴露了封建官吏的懦怯無能、草菅人命。
故事情節雖較簡單卻很完整敘事也井然有序。首先交代故事發生的地點、主要事件展開矛盾。閩中庸嶺有大蛇為害郡縣官吏束手無策還聽從大蛇的意旨殘忍地以童女祭蛇。累年已用九女蛇害依然。其次寫將樂少女李寄不顧父母反對挺身而出主動應募。再次寫李寄斬蛇的經過。她事先“告請好劍及咋蛇犬”做好周密安排、充分準備表明她不信邪不畏兇殘對即將到來的拚鬥胸有成竹。
屆時她“詣廟中坐懷劍將犬”沉著應對。又“先將數石米糍用蜜麨灌之以置穴口”設巧計引蛇出洞。乘大蛇“啖食”之際放犬“齧咋”自己從後奮力砍殺終於為民除去一大禍害。斬蛇的過程既表現了她的機智也表現了她的勇敢。複次寫她入穴尋得九女髑髏嘆其怯弱哀其不幸自然交代了故事的結局。“於是寄女緩步而歸”寥寥數字傳神地表現出這個少女從容自信的情態和氣度。在敘事中李寄的勇敢機智和官吏的懦怯無能形成強烈的對比。文章對李寄的描寫雖然著墨不多但能抓住情節的展開來表現人物形象鮮明。
文章最後寫越王“聘寄女為後”以及對其家人的獎賞在情節結構上有畫蛇添足之嫌削弱了李寄斬蛇除害的社會意義。李寄與父母的對話流露出重男輕女的傾向也有損李寄的形象。
作者簡介
乾寶―336字令升新蔡現在屬河南人。少勤學博學多才。晉懷帝永嘉五年311渡江後召為佐著作郎。晉愍帝建興三年315因平定杜弢之亂有功賜爵關內侯。晉元帝建武元年317王導上疏建言宜備史官乃命乾寶兼領國史後闢為司徒右長史遷散騎常侍等官,卒年約近五十。
乾寶是東晉著名的文史學家著述頗豐。所著《晉紀》20卷已佚時稱“良史”。此外還有《易》、《禮》和《春秋左氏傳》的注、論《乾子》、《百志詩》等多種均已散佚。所著《搜神記》為東晉以來志怪小說中的重要著作原本30卷已佚今本20卷為明人胡應麟所輯已非原貌。中華書局版今人江紹楹校注本較好。據作者自序乾寶寫作此書的用意在於“發明神道之不誣”宣揚鬼神迷信、因果報應。但書中也保存了不少優秀的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描寫細緻生動情節也較完整故事雖多神異怪誕想像卻瑰麗奇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