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添人物簡介
李大添,男,漢族,江西尋烏縣菖蒲鄉黃沙人;出生於1909年,於1936年10月時,為了中國的革命事業而壯烈犧牲。
李大添革命事跡
勝利把朱德的南昌起義部隊帶到安遠的天心
1927年,年僅十六歲的李大添主動找到古柏要求參加革命後,首先任中共地下交通員,當時古柏正受上級下派任務,要求秘密開闢通往閩西的革命秘密通道,使閩、粵、贛交通暢通無阻,連成一片。古柏就特別派李大添負責劍溪堡方向的交通工作,並且開闢通往閩西和粵東的革命秘密通道,同時他還開闢了經尋烏羅塘和會昌筠門嶺往瑞金方向的革命秘密通道。8月1日,南昌起義的槍聲打響了,起義部隊按原定經贛南尋烏奪取廣東的計畫在有序進行著,沿途各地創建比較早的黨組織也時刻準備著接應起義部隊南下廣東。廣東黨組織更是緊鑼密鼓,摩拳擦掌,東江特委特別派了羅屏漢等同志跟隨尋烏籍的交通員潘秉星提前來到尋烏找到古柏等,共同商議接應南昌起義部隊南下攻克廣東的戰鬥準備。不料,起義部隊中途出現叛軍,為防瀉露軍機,起義部隊臨時秘密改變了行軍計畫,準備秘密經福建武平奪取廣東。因此所有沿途黨組織均不能知道這一行軍秘密,未有接應到南昌起義部隊。直到起義部隊在廣東普寧和揭陽一戰敗退海陸豐,各地黨組織才開始實行新的計畫策應起義部隊,特別是粵東方向的黨組織,及時按照朱德的正確指示,把潮汕一帶的起義部隊集合起來,在三河壩一仗後,讓地下交通員帶路,從福建武平撤出了戰鬥。就在這危難時刻,東江特委的羅屏漢和潘秉星又與古柏一起跟李大添經尋烏劍溪往閩西的武平接應到起義部隊,最後勝利地把起義部隊經尋烏劍溪的山區小道帶到了安遠的天心鎮。
協助組織尋烏“三.二五”農民起義
1927年冬,回鄉協助劉維爐,劉維鍔和古柏等組織農民暴動隊。1928年3月,率隊參加了古柏等領導的攻打尋烏縣城國民黨縣衙的“三.二五”起義暴動。失敗後,率隊回黃沙堅持鬥爭。1929年11月,任尋烏縣革命委員會特務排排長。
為保衛中央蘇區而不斷英勇戰鬥
1930年春至1933年6月,歷任尋烏縣第二區區蘇維埃政府主席、尋烏縣蘇維埃政府幹部訓練隊隊長、紅軍獨立營營長、紅軍獨立團團長。在粵贛軍區政治部主任羅屏漢的推薦下,又調任粵贛軍區國家政治保衛分局局長等職。1933年6月,為保衛蘇區,牽制和打擊國民黨南路軍陳濟棠部的進犯,成立了尋南挺進隊,任隊長兼第一支隊支隊長。
掩護中央主力紅軍勝利轉移
1934年10月21日,紅軍主力轉移途中,過陳濟棠在安遠、信豐的第一道封鎖線,結果陳未守約,沒有遵守“羅塘談判”的五項協定來給紅軍撤退部隊讓道,發起了戰鬥。在劍溪桅桿下的羅屏漢立刻進行了周密的戰鬥部署,在必要的關鍵時刻,領導著閩粵贛邊區游擊縱隊司令部的六個游擊縱隊發起了攻打陳濟棠國民黨粵軍反動部隊的戰鬥,命令蔡梅祥和羅亞彬為第一縱隊,帶領部隊速回廣東,鉗制陳濟棠在廣東之留守軍隊;命令潘秉星為第二縱隊,帶領部隊襲擊李揚敬第七師駐羅塘的師部和第八師駐澄江的軍隊;命令李大添為第三縱隊,帶領部隊鉗制余漢謀第一縱隊第四十四師清溪方向之敵;陳錦華和杜慕南的部隊負責牽制余漢謀第一縱隊在安遠、贛縣的三個師;劍溪區蘇維埃主席劉隆寶負責敵區情報;周田村蘇維埃主席黃清泉負責後勤。這些紅軍游擊隊接令後,立刻神出鬼沒地不停奇襲陳部。頓時,陳濟棠以為紅軍全面向他的廣東進攻,恐慌萬狀,立即下令停戰,鉗制陳濟棠死守諾言,遵守“羅塘談判”的五項協定給紅軍主力主動撤軍讓道,使我紅軍主力以較小傷亡順利地通過了第二、三道陳濟棠的封鎖線。
策應中央分局陳毅領導的“五路突圍”
主力紅軍長征後,古柏仍受“鄧毛謝古”的影響,未能得到好的領導權,默默地為革命奉獻著自己的力量。李大添奉命率部配合羅屏漢的部隊堅持游擊鬥爭,開始策應陳毅和項英領導的中央分局進行“九路突圍”。1935年4月後,與尋烏南部的羅屏漢在上坪接到陳正人後,同周建屏、李天柱等率領的紅二十四師餘部在尋烏最隱蔽的山區梨樹溏(俗名壢塔坭)劉隆寶家成立了粵贛邊軍政委員會,羅屏漢被推選任主席,周建屏為副主席,統一部署領導三個大隊分散開展游擊戰爭,李大添被安排在李天柱的第三大隊,堅持在尋烏地區進行艱苦卓絕的游擊鬥爭。
在尋烏堅持艱苦卓絕的游擊鬥爭
他學習潘秉星深入民眾,在尋烏各地組織赤衛隊,並且在羅屏漢的幫助下成立了粵贛紅軍獨立營的方式,也秘密組織赤衛隊武裝,準備農民暴動,再掀革命高潮。1936年10月,在國民黨重兵圍困下,率部殊死奮戰,終因寡不敵眾,壯烈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