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李火堰

朱李火堰

在中國四川省什邡市廣濟鎮的西北面,石亭江上游有一座著名的水利工程叫朱李火堰,右分上堰為朱堰;中分堰口為李堰;左分堰口為火燒堰,入綿竹界。它是李冰繼都江堰水患治理之後,晚年帶領其子李二郎回什邡“鑿瀑口,導洛水”,造福川西平原的又一豐碑。

在中國四川什邡市廣濟鎮的西北面,石亭江上游有一座著名的水利工程叫朱李火堰,右分上堰為朱堰;中分堰口為

朱李火堰朱李火堰
李堰;左分堰口為火燒堰,入綿竹界。它是李冰都江堰水患治理之後,晚年帶領其子李二郎回什邡“鑿瀑口,導洛水”,造福川西平原的又一豐碑。

簡介

朱李火堰,取名於朱家橋,李家碾和火燒岩。它們分別都在西山的高景關。遠遠望去,高景 關絕壁千仞,與對面的雲蓋山左右對峙,形如一道雄關鐵門,名叫“瀑口”。瀑口的山形地貌,酷似都江堰內江的寶瓶口,那滔滔奔流的洛水,進入瀑口飛流直下,分別注入朱堰、李 堰和火堰,流向萬頃田疇,流向金堂趙家渡匯入沱江。

在遙遙二000年裡,朱李火堰堅如磐石。它經歷了大自然的風雲雷雨,閱歷了人類世代的盛 衰興亡,而今依然展現共生命的活力,不捨晝夜地潺潺奔流,灌溉著什邡綿竹十多萬畝糧 田,稻麥盈疇,旱澇保收。

據《華陽國志》、《蜀中名勝記》記載:早在春秋戰國的時候,從九頂山傾瀉而下的洛水( 現名石亭江),給什邡、廣漢一帶造成了田園沖毀、人畜死亡的慘痛災難。

李冰時任蜀郡郡守,當他完成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時候,已是銀須飄灑的老叟了。但他仍然壯心不已、自強不息、矢志根治巴蜀水患。他躍馬揚鞭,從廣漢溯江而上,深入高山峽谷,觀山勢、察水脈,暑來寒往,備嘗艱辛。在那些跋山涉水的日子裡,他常常:渴飲山泉水 , 飢餐農家粥,雲橫山無路,下馬問征夫。前後歷時一年,李冰踏遍了平原北部的山山水水 ,一幅治現洛水宏圖,漸漸成竹在他的胸懷了。

“鑿瀑口,導洛水”。他寫下六個大字。

古瀑口 關山險竣,怪石壘壘 ,蹲踞如虎豹。左邊為什邡的高景關,對岸是綿竹的雲蓋山, 兩座山峰對峙若門戶。九頂山內流出的兩股水流,洛水屈曲流左,章水繞山余右。二水于山 內三河口匯乾河、通溪河水,下注於瀑口。而瀑僅一入山孔道,狹窄成了一個總鎖鑰。瀑水 奔騰,左衝右突,勢不可擋。洪水季節,常為水患。

鑿瀑口。 只有先鑿瀑口,讓出口通暢,才能疏導洛水。於是他大手一揮,治水大軍開赴洛水兩岸,開山劈石,大戰瀑口。不知經歷了多少個寒暑,瀑口終於鑿通了。可是萬民景仰的李冰卻積勞成疾,累死在工地 上。高景關有幸埋下英雄的忠骨。

高景關右壁上,刻有一聯:“雄峙高景關,保障西偏半壁;分流古雒(通洛)水,潤露南畝千 渠”。

高景關下,有大王廟。廟裡塑著人民對李凍的景仰,碑文記載著李凍的功績。

殿內神幔高懸,香菸繚繞,每年歲修或社日,萬民叩拜。

後城山原有後城治廟,相傳李冰在這裡成仙飛升,後人立廟,全是為了紀念李冰。甚至洛水鎮,甚至巴蜀大地許多地方都有供奉李氏父子的川主廟。巴蜀兒女子子孫孫都記 著李凍的名字。

現在的古瀑口,賴李冰積眾力鑿通後,原在瀑口的沉潭(名白鶴潭),已設平渠,蓄聚江水 。 然後右分上堰為朱堰;中分堰口為李堰;左分堰口為火燒堰,入綿竹界。水量的分流量什邡 為七、綿竹為三。這種三七分水,令現代水利專家嘆為觀止。

歷史演變

建國後朱李火堰又名前進渠。

朱李火堰,創建歷史悠久。早在公元前277年,秦滅蜀後,秦昭襄王以李冰為蜀守,創建都江堰,隨即“導洛;通山。洛水(今石亭江)或出瀑口,經什邡,與郫別江會新都大渡(今金堂趙鎮)”,“皆灌溉稻田,膏潤稼穡,故蜀川又稱鄲為膏腴,綿洛為侵沃(《華陽國志·蜀志》)”。李冰導洛實施了兩項工程,一是在高景關開鑿瀑口,修築“洛堋”,“人字分水”,以溉稻田;二是疏導洛水主河床,以利行洪減災。其時,“在高景關下右分一支為朱家堰,再分一支為李家堰(《什邡兩千年·高景關全景石硯》2002年7月版)”。明代萬曆年間(1573-100年),綿竹縣在石亭江高景關外象鼻山“燒山鑽石,開鑿堰口”,修建火燒堰(民國《綿竹縣誌》卷3),始形成朱、李、火三堰並存布局。早期工程為魚咀分水,竹籠卵石結構。清嘉慶元年(1796年),改設平梁分水,以“方正石”砌築。新設平梁(後稱大平梁),總長十八丈一尺二寸五分〔約合 60.42米),其中朱堰長七丈二尺五寸(約合24. 17米),李火二 堰長十丈八尺七寸五分(約合36.25米)(民國二十六年一月《石亭江灌溉區整理工程計畫書》)。自清康熙末年開始, 由於地方封建勢力操縱,什綿兩縣或因調整分水比例,或因深淘引水堰口,或因擅自橫江築堰,糾紛頻仍,官司不斷,乃至持槍相對,仗勢作為,“爭水涉訟,積案如丘”,平梁工程幾經被損。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六月二十三日,“甲戌水災”;大平梁及丁丁貓魚咀(李堰進口)等全被沖毀。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安設李、火二堰分水平梁,當年即被洪水沖毀。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省水利局派員監修大平梁,並在什邡永興(今洛水鎮)朱家橋成立朱李火堰工程管理處。平梁工程於次年四月竣工,六月再度被洪水沖毀。於是,省水利局當即委派任重為工程管理處處長,全面負責工程查勘、設計、施工及分水事宜。大平梁修復後,“朱堰河口(仍)定為三丈二尺(約合10.67米),火堰河口(仍)定為三丈(合10米)”。分水比例,沿襲清制,什邡七成,綿竹三成。之後,什綿兩縣各制一“高景關全景石硯”,以此遵照並作紀念(《什邡兩千年·高景關全景石硯》2002年7月版)。建國後,四川省人民政府對朱李火堰的工作十分重視,多次派員充實其領導,進一步加強對渠首工程和灌區用水的全面管理。至此,什綿兩縣曠日持久之水事糾紛終告結束。1950年,什邡將朱、李二堰合併居右,綿竹火堰仍留居左。1962年,三堰合併自大平梁引水:中為大平梁(潛壩),左堰口至二郎廟陳、趙、王、辛四村官堰,即1、2、3、4支渠分水總口為北乾渠;右堰口至青咀山朱(後改建為大寨渠)、李(後改稱為先鋒渠)二堰分水口為南於渠。年末冬修時,在大平樑上裝籠作埂,次年春灌後,讓其自然沖毀。左右堰口(小平梁),以木板梁調節水量。1955年,人民渠第三期工程建成後,根據兩縣實灌面積調整分水比例為:什邡60%,綿竹40%。

經過建國後三十餘年的運行,前進渠渠首工程雖然隨著管理水平的提高而有所改善,但維持古堰現狀,特別是年復一年的過重的維修負擔,已不適應防洪、灌溉和現代管理工作的需要。北乾渠借用近兩千米的天然河床輸水,沖刷、淤積並存,滲漏損失嚴重。1981年“七·一三”洪水後,渠首工程及北於渠遭受嚴重破壞。為此,人民渠管理處決定對整個工程進行必要的調整和重點改造,其方案是:

1、封閉原北乾渠進口,利用南乾進口和大平梁(潛壩)構成總乾渠進水口。

2、廢除原北乾渠,在南乾渠左岸1+460千米處新開一引水渠,渠末建一倒虹管穿越石亭江河床,將水直接引至北乾各支渠分水總口。引水渠長60米。底寬4.5米,比降5‰。倒虹管為內徑1.5米的鋼筋混凝土預製管,三管並列,總長250米,跨徑246米。倒虹管進出口均設3×1.5米潛沒式鋼質平板閘門,手電兩用螺桿啟閉。進口閘底高程為685米,出口閘底高程為684.674。新建倒虹管設計流量 10方米/秒,校核流量18立方米/秒。

3、在原金相寺泄洪閘右下建一沉沙池,池長200米,底寬12米,以使新建倒虹管不致淤塞,乾渠引進水質符合灌區工農業用水要求。

4、在沉沙池末建一單孔6米跨開敞式鋼質弧形閘門,以控制總乾渠引進流量。

5、在總乾渠末,北乾引水渠口,即1+460處建一南乾節制閘,以調節南北乾渠水量。

6、改原金相寺臨時泄洪閘為永久性泄洪沖沙閘。

7、整治1+100~l+460總乾渠和1+460~1+860南乾渠渠段。

渠道工程全部採用四合土砌卵石襯護。改建工程由都江堰人民渠第一管理處設計、上報,1982年10月18日四川省水電廳以川水發〔1982〕農水字第676文號批覆,並由人民渠管理處負責組織施工。改建工程於1982年11月10日破土動工,1983年5月竣工。全部工程永久占地 2.5畝;完成土石方9.84萬立方米,釘砌方2.29萬立方米,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0 .22萬立方米;耗用水泥1710噸,鋼材16.5噸,木材92.4立方米;工程投勞26.85萬工日;投資113.49萬元,造價110.79萬元。1996年冬,又由國家投資100餘萬元,將原大平梁改建為攔河壩。改建後的渠首工程,運行至今,情況良好,主體工程安全可靠。

前進渠現有支渠6條,總長48.4千米;斗渠266條,總長106.8千米;乾渠上有小水電站兩座,總裝機1070千瓦。隨著水利體制“轉軌變型,全面服務”的進一步深化,以及人民渠科技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工程配套日臻完善,灌區效益穩步增長。古堰新姿前進渠,正以自身優勢為灌區經濟騰飛提供著強有力的水源保證。人民渠乘改革東風加速發展,前進渠借發展之機闊步前進。

相關詞語

都江堰三峽
李冰陵什邡
綿陽高景關
九寨溝廣濟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