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富強[中山大學嶺南學院]

朱富強,熱衷於理論經濟學的研究和建構,以追求知識、探索學問為己任,願為理念而生,而不靠理念吃飯。

學術旨趣:
熱衷於理論經濟學的研究和建構,以追求知識、探索學問為己任,願為理念而生,而不靠理念吃飯;
把人生的主要精力都寄托在思辨的追尋之中;希望能夠踏尋孔老夫子的人生軌跡: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是難以企及而又是讀書人不忍舍離的自由王國境界;
究諸子百家之學而成一家之言,希望能夠為後世留下一些真正有價值的探索,“為往聖繼絕學”是畢生工作
學術認知:
批判性地反思當代流行的各種理論:堅信流行的理論未必正確,經濟學遠不是一門成熟學科;眾多前沿理論並未經受實踐檢驗,從而堤防它的濫用;
理論研究兩大要求:一、思想的內省性,來自內省的觀察,需要漫長時間的思考和醞釀,需要stop to think;二、思想的批判性,源自認知的緊張,需要調節各種思想的矛盾和偏至,需要full of Puzzlement
研究思維:
熱衷於理論的提出背景、研究思維及內在缺陷的反思,熱衷於經濟學與其他社會科學分支之間在方法論、認識論以及知識論上的比較和契合,努力調節和溝通政治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以及經濟學各流派之間的互補性和差異性;
特別是將興趣投入於社會學、倫理學、政治學、法學、心理學、歷史、哲學等領域,感興趣於它們的研究視角以及提出的相應理論,並以此來審視和發展現代經濟學
理論視角:
基於經典文獻的耙梳和契合,形成了協調的基本研究視角,並由此展開系統探究而奠定了基本理論分析框架:探究社會協調機制演變的軌跡以及呈現的變異形態,並加以解釋、預測和改進;
他提出,社會發展將從涂爾幹意義上的機械團結向有機團結的狀態演進,這也是分工半徑逐漸擴大和深化以及勞動協作日益和諧的過程,其關鍵是分立的勞動之間的協調水平是否不斷獲得增進;當然,在現實的短期演化過程中,社會發展也可能發生內卷化傾向,從而使得社會發生失范、分工出現無序
主要工作:
長期以來游離於其他雜務之外,幾乎把所有的精力都用於文獻閱讀和梳理上,並努力提出並完善自己的認知和理論邏輯;主要的研究領域包括:人類行為機理、組織運行和分工機理、財富創造和生產機理、資源配置和交換機理、社會秩序擴展和合作機理以及可持續發展機理等。主要著作有:
1.有關協調機理研究的總體框架:
《博弈、協調與社會發展:協調經濟學導論》,廣東人民出版社2005年7月版。
2.有關生產和分工機理:
第1卷:《有效勞動價值論:以協調洞悉勞動配置》,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第2卷:《有效勞動價值論的現實闡釋:自由發展中的異化與剝削》,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年6月版。
3.人類行為的協調機理:
a.《經濟學的理論危機:關注“人”的經濟學之興起 》
b.《經濟學的硬核“經濟人”之重構:探索真實世界中的“為己利他”行為機理》
c.《行為的社會性與文明的合作性:“為己利他”行為機理的現實分析》
d.《人性認知和思維特質的文化淵源:中、西方社會的文明比較》
4.擴展秩序的協調機理:
a.《市場和政府的作用劃界:質疑自生自發的市場秩序》
b.《法律、道德與擴展的社會秩序:作為社會協作系統中規範的法律》
5.組織運行和分工機理:
《協作系統觀的企業理論:基於協調機制演化的分析》
其中,分:
第1卷:《企業組織的起源、性質和規模擴展》
第2卷:《企業組織的歸屬、治理和效率探源》
6.經濟學方法論反思和探索:
a.《經濟學的理論思維:現代主流經濟學的研究取向反思》
b.《馬克思經濟學的分析思維:從本質到現象的研究路線》
c.《社會科學知識和思維的契合:主流經濟學的假設審視及發展》
d.《中國經濟學的範式探索:新古典經濟學在中國的適應性分析》
e.《中國經濟學向何處去?經濟學界的學術精神:現狀、問題、成因和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