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宏平

朱宏平

朱宏平,任教於工學-土木工程專業,代表性論文是 結構動力模型修正方法的比較研究及評估。 2003年獲得湖北省科技期刊學會首屆青年科技獎,2004年獲華中科技大學教學質量二等獎。

基本信息

朱宏平朱宏平

姓名:朱宏平
任教專業:工學-土木工程
在職情況:在職
性別:男
所在院系: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
代表性論文:結構動力模型修正方法的比較研究及評估

教育與工作簡歷

 1984.9-1988.7:華中理工大學建築工程專業本科,1988年5月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並被朱宏平免試為研究生,連續三年擔任建工843班班長,連續三年被評為校特優生;
 1988.7-1989.8:華中理工大學建築工程專業助教
 1989.9-1992.6:華中理工大學結構工程專業碩士,碩士論文被評為校優秀碩士論文,並被免試為博士研究生;
 1992.9-1995.5:華中理工大學結構工程專業博士,博士論文在全國首屆100篇優秀博士論文評選中獲湖北省優秀博士論文;在碩士到博士的6年時間裡,連續5年擔任建築工程學院研究生支部書記,並兩次榮獲光華獎學金;
 1995.6-1996.1:華中理工大學建築工程專業講師;
 1996-1997:香港科技大學土木及結構工程系博士
 1997 -1998:日本京都大學土木系JSPS Fellow;
 1998.5 -1998.12:華中理工大學土木工程系系主任助理;
 1999.1 -1999.08:華中理工大學土木建築工程學院副教授、副院長
 1999.9 -2001.8:被我國教育部委派至亞洲理工學院任副教授;
 2000.5: 被聘為華中科技大學教授;
 2001.5: 被聘為華中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
 2001.9-2005.8:擔任了《華中科技大學學報(城市科學版)》常務副主編;
 2005.8至今:擔任華中科技大學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院長;
 2002.12-2003.2:香港理工大學土木與結構工程系訪問學者;
 2003.7-2003.9:香港理工大學土木與結構工程系訪問學者。

主要職務與兼職

 1995年獲華中科技大學結構工程博士學位, 2002年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畫獲得朱宏平者,2004年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入選者;
 2000年華中科技大學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北省重點學科“結構工程”學術帶頭人,任華中科技大學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院長;
 《華中科技大學學報(城市科學版)》常務副主編;《振動工程學報》編委、國際期刊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ASCE), Journal of Concrete Materials (ACI), Journal of Sound & Vibration,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 Mechanics,Journal of Computation Methods in Civil Engineering和國內多種重要的學術期刊如《公路交通科技》、《工程力學》等的評審專家;
 中國振動工程學會振動控制專業委員會理事;
 中國建築工程標準化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
 湖北省土木工程學會理事,工程計算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 湖北省力學學會常務理事;
 湖北省建設教育專家委員會土木工程專家組組長;
 武漢市優秀歷史建築保護協會會員,武漢市優秀歷史建築保護研究所所長;
 武漢市建設委員會科技諮詢專家;
 As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客座教授;
 美國土木工程學會(ASCE)和混凝土材料學會(ACI)會員。

主要榮譽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建築與環境學科通訊評議專家;
 國家留學基金通訊評議專家;
 教育部博士後基金通訊評議專家;
 1997年獲日本科技振興會獎學金(JSPS);
 1997年研究成果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 1998年在全國首屆100篇優秀博士論文評選中獲湖北省優秀博士論文;
 1998年入選湖北省跨世紀學科帶頭人;
 2002與2005年度國家科技部973項目評審;
 2002年度國家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畫獲得者;
 2003年入選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工程(1,2層次);
 2003年獲得湖北省科技期刊學會首屆青年科技獎;
 2003年獲華中科技大學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
 2004年獲湖北省暨華中科技大學優秀本科生畢業設計指導教師;
 2004年獲湖北省暨華中科技大學優秀碩士論文指導教師;
 2004年獲華中科技大學教學質量二等獎;
 2004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工程;
 2005年度國家科技部973項目中期評估專家。

主要研究工作

長期以來從事土木工程結構數值計算方法與套用、振動分析與控制、損傷檢測與健康評估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發表論文近100篇,其中SCI檢索11篇,三大索引近40篇;研究成果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三等獎等:
 1990-1995年參與了兩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建築物基礎隔震”與“高聳與大跨度結構的振動控制”;
 1996-1997完成香港KSM斜拉橋健康監測與虎門橋空氣動力模型試驗研究;
 1997-1998完成日本明石海峽大橋振動控制研究;
 1998-2000主持完成教育部回國人員基金;
 1999-2001主持完成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於神經網路模型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損傷識別的理論和試驗研究”;
 1999-2001主持完成武漢市科技晨光計畫“系統識別與土木工程結構損傷檢測研究”;
 1999-2001參加一項國家科技部社會公益基金項目“電網雷擊控制系統”;
 2000-2002主持完成了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建築物壽命智慧型評價系統”;
 2002-2004主持完成“河南省紅旗渠拱橋安全性評定”、“河南省信陽彩虹大橋健康監測”,“湖北省仙桃大橋施工監控”等橫向課題;
 2004-2005主持完成武漢市建委科研項目“武漢市優秀歷史建築的維修與安全性評價系統”;
 2003-2005正主持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畫“大型空間結構損傷檢測”;
 2004-2006正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大型土木工程結構壽命評價系統”;
 2004-2006主持河南省平頂山公路局科研項目“瀝青路面裂縫防治技術”;
 2004-2006主持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鋼筋混凝土結構損傷檢測”;
 2005-2006主持武漢市建設委員會科研項目“高聳及大跨度結構建築質量無損檢測技術”;
 2005-2006主持河南省交通廳科研項目“宛坪高速公路橋樑關鍵技術研究”;
 2005-2007主持武漢市建設委員會科研項目“天興洲大橋引橋連續鋼構力學行為分析”;
 2005-2007主持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工程資助項目“災害環境下土木工程結構監測與智慧型防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