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
朱光出生於一個破落官僚地主家庭,7歲喪母,11歲喪父。小時候時學時輟,後來到遠離家鄉的開果私立高等國小就讀,受業於著名語言學家王力先生。1926年,他來到玉林第二省立高中就讀,得到該校校長、廣西著名的革命先驅朱錫昂的栽培。
朱光自幼聰穎好學,成績優異,喜愛書畫,能兩手同時執筆寫字,他的書法作品常被同學視為珍品。1925年,廣西博白縣立國中校園內,同學們第一次看到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列寧的畫像。這張列寧素描便出自19歲的朱光之手。1927年12月11日,廣州起義革命志士們脖頸上繫著的那一條條鮮紅的領帶,便是時任共青團廣州市委領導人之一的朱光設計的。1928年,上海成立了以宣傳革命為宗旨的“上海藝術劇社”。這個劇社領導著上海大、中學校的戲劇活動,十分活躍。這個劇社就是以上海藝術大學學生做掩護的廣西共青團省委負責人朱光積極組織發起的。1931年11月7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那象徵著勞動者掌握自身命運的標誌——第一張人民幣便是朱光親手繪製刻版的。
事跡
多才多藝盡風流
1937年在延安,由朱光領導的“中國文藝協會”戲劇組首次亮相,演出話劇《炭礦夫》。廖承志演老礦工,朱光飾老礦工之子,後來還演出了朱光為了紀念“一·二八”淞滬抗戰六周年而編的話劇《血祭上海》,連演10天,規模空前,轟動邊區。毛澤東觀後大加讚賞:“這個班子不要散了。”並當場敲定要以最大的力量成立藝術學院。1938年4月,由共產黨人自己創辦的綜合性藝術學院——魯迅藝術學院掛牌成立,學院發起人之一的朱光任學院秘書長,並和廖承志一起被譽為紅軍劇社傑出演員。
1938年5月,朱光擔任第18集團軍朱德總司令秘書兼八路軍前敵指揮部秘書長。1940年春,調任第18集團軍129師宣傳部部長。現在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指導員工作條例》和《連隊黨支部工作條例》便是以當年朱光撰寫的《政治指導員工作暫行條例》和《連隊支隊工作暫行條例》為原本制訂的。
1941年9月,朱光精心組織了一次129師全師運動大會,白天舉行軍事、體育各種項目的比賽,晚上則是文藝表演比賽。他還獨出心裁,在運動場周圍搞全師戰利品展覽室、戰史陳列館,以及政治、文化、教育、美術、衛生等展覽,盛況空前。當時的《新華日報》報導:“在敵後,特別是在緊張的戰鬥環境中,舉行如此規模宏大的部隊運動大會,不僅在八路軍是第一次創舉,而且在全國,在全世界,在人類歷史上,都是空前罕有的……”
與毛澤東爭名著
朱光與毛澤東的關係不尋常,彼此同志之誼,悠久良深。在延安時,儘管毛澤東對“主席”這個稱呼已經習慣,但朱光仍把他與毛澤東的關係看做是用道誼結交的朋友。他一直認為,為人要“相尚以道”,即使那人“握赤符,乘之龍,得聖人之時”也應該如此。
1937年,朱光與毛澤東曾發生了一場頗有戲劇性的“奪書事件”:當年平型關大捷之後,青年作家從山西五台山赴延安途中,從被日軍炸毀的廢墟中撿得莎士比亞的四部名著《哈姆萊特》、《奧瑟羅》、《李爾王》、《仲夏夜之夢》和《石索》、《三希堂》殘帖兩卷。到延安後,經朱光引見,在一所簡陋的窯洞裡見到了毛澤東。毛澤東竭誠歡迎,殷勤款待殳,殳大受感動,便慷慨地從挎包里把名著和字帖通通掏出來,送給毛澤東。嗜書如命的毛澤東喜出望外,連聲稱好,誰知朱光眼快手疾,從旁一把就把四部莎翁名著奪走。毛澤東勃然大怒:“豈有此理!”朱光卻面無愧色,振振有詞地說:“見面分一半……再說,我是南國社元老,當然有權決定劇本歸誰。”兩人互不退讓,唇槍舌劍,不知所措,連忙調停,結果是一分為二,朱光強行奪走《奧瑟羅》、《李爾王》和《石索》碑帖。拿到了書的朱光笑問毛澤東:“這樣分配合理了吧?”毛澤東看了一眼這個比自己年少10多歲的朋友,只好禮讓割愛,無奈地點頭了。
1949年9月,開國大典前不久,時任長春市委書記的朱光奉調廣州。他利用南行之機入關進京,先後去看望自己的老上級朱德總司令和老朋友毛澤東主席。在毛澤東的書房,當他看到琳琅滿目的書籍時,不免一陣心動。毛澤東猜透了他的心思說:“你個朱光,還想奪哪幾本書呢?”朱光連聲道:“豈敢,豈敢!”兩位老友侃侃而談。毛澤東揮毫為朱光書寫了一幅《長征》詩。腦袋瓜靈活的朱光也乘興抒情,書寫詩一首:“四載風雲塞北行,肩鉅跋涉愧才成,如今身是南歸客,回首山川覺有情。”落款是“朱光1949年建國前夕古都中南海書法家之府”。毛澤東看罷,將“法”改為“癖”,又把“府”改成“家”。臨別時,毛澤東還懷著殷切的期望,揮毫為朱光寫了“到南方去,同原在南方工作的同志團結在一起,將南方工作做好,這是我的希望”的條幅,作為贈言勖勉。
戴著手銬去長征
1932年春,朱光被派往鄂豫皖蘇區,任紅四方面軍政治部秘書長。當年7月,蔣介石調集30餘萬兵力對鄂豫皖根據地發動第三次“圍剿”,由於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書記兼軍委主席張國燾在戰略上的錯誤,致使部隊遭受重大損失,被迫撤離根據地。廣大指戰員對張國燾日益不滿。12月9日,當部隊到秦嶺山麓城固小河口時,朱光、曾中生(原鄂豫皖根據地特委書記)、鄺繼勛(原紅四方面軍軍長)、張秋琴(原紅四方面軍政治部主任)等人開會,討論西進的得失,醞釀派人到中央揭發張國燾的錯誤,要求黨中央迅速採取緊急措施。張國燾被迫於12月10日在小河口召開師以上幹部會議聽取意見。會上,朱光、曾中生、鄺繼勛等人嚴肅地批評了張的家長式作風和戰略上的錯誤。張不但不承認,還懷恨在心,伺機報復。1933年2月,張將朱光等人誣為“右派”、“托陳取消派”、“AB團”,對朱光進行嚴刑逼供達一月之久,並開除黨籍。張還殘酷地殺害了曾中生等數以百計的紅軍優秀幹部。朱光因寫得一手好字,又能繪製地圖,才免遭殺害。他與廖承志、羅世文一起被關在保衛局,戴著手銬,從事油印、石印、書寫標語、繪製地圖、印發鈔票等工作。後來又背著沉重的油印工具跟隨部隊三過草地。朱光歷盡艱難險阻,戴著手銬走完長征路。1936年10月,紅四方面軍與紅一方面軍會師後,中共中央西北局組織部部長傅鍾代表中央宣布解除對朱光、廖承志、羅世文等人的監禁,撤消處分,恢復黨籍。至此,他們三年多被迫害、遭拘禁的囚徒生活才告結束。但儘管受到張國燾殘酷的打擊報復,朱光始終堅持真理,從不低頭,表現了一個革命者的錚錚鐵骨。
治理齊齊哈爾
1945年10月,朱光奉毛澤東迅速在西滿建立軍區,從事發動民眾,消滅土匪,建立政權,粉碎國民党進攻的命令,同劉錫五、曹里懷、郭維城等人率先北出山海關,千里跋涉,直奔西滿的齊齊哈爾,出任嫩江軍區副政委、齊齊哈爾市委書記。
齊市是一個開闢較早的城市,歷代省會都在此。抗戰勝利後,昔日投靠日本人的漢奸、特務、地痞、流氓搖身一變,成了正統的國民黨,他們秘密建立武裝,組織所謂“解放委員會”,妄圖控制局面。而該市又正處於蘇軍管制下,局面十分複雜,中共要在此建立政權,困難重重。朱光到齊市後,先是不動聲色,暗中觀察,發現一般市民不信共產黨能成什麼大氣候,工人和知識分子則對前途憂心忡忡。針對此情,他果斷提出“輿論先行、攻心為上”的八字方針,並親自急速起草了宣傳黨的有關政策、揭露蔣介石投降賣國、斷送東北、陷東北人民於水深火熱的宣傳提綱。他猶如當年在延安舞台上表演那樣,親臨街頭演講。他熱情澎湃、昂揚激越的演說鞭辟入裡,深入淺出,贏得了聽眾。在廣泛發動民眾的基礎上,朱光團結各階層人士,建立了“齊齊哈爾市民主大同盟”。他大刀闊斧地創建了“嫩江軍政幹校”,親任校長,廣招工、農和知識分子入校,培養了八千餘名工作骨幹。他又細緻地制訂了宣傳黨的各項政策和接收政權、鎮壓反動勢力等主要工作的各階段具體方案,成功地開展了齊市工作,使市民復業、復學、復工,穩定了社會秩序。由於他的業績出色,1948年5月,上級讓他出任中共東北局城市工作部秘書長,管理更多的城市。
治理吉林
5個月後,吉林省省會長春市解放,朱光被任命為中共長春市委書記。他匆匆地從齊市來到這個偽“滿洲國”的首都。長期的戰亂使長春的經濟遭受到滅頂的破壞。40萬人逃離市區,近10萬人餓死街頭,市內萬戶蕭疏,陰森可怖;郊外荒冢累累,白骨嶙嶙。進城後,朱光身先士卒,率部隊和百姓“救生埋死”,並以工代賑,恢復生產,重建家園。入城僅短短三天,即迅速開通了鐵路運輸、輸電線路和自來水供應,市內交通等城市公共設施也相繼修復。他又精心組織人力物力,開闢貿易市場,保證蔬菜、糧煤等生活必需品的供應,並對市內工商業實行登記整頓,發放低息貸款,限期開門開市。由於措施得力,僅僅兩個月,就使三千餘家大小工廠恢復生產和五千多家商店恢復營業,這座飽經戰難、市井蕭條的死城又漸顯生機。
治理廣州
朱光主政的第三座城市是華南重鎮廣州。1949年9月,朱光背著一條舊軍毯,懷揣毛澤東在中南海為他書寫的題詞和那首氣勢磅礴的《長征》詩,率領200名兩廣籍幹部跨黃河渡長江,進入廣州市。1927年,他曾在這裡讀書、投身革命和參加廣州起義,而眼前這座自鴉片戰爭至今百多年來飽受列強蹂躪的花城,卻社會秩序混亂,傷痕累累,滿目凋敝淒涼,土匪惡霸橫行,流氓賭棍如毛。身為廣州市副市長的朱光和他的戰友們顧不得旅途辛苦,在廣東省人民政府主席兼廣州市市長葉劍英率領下,以當年廣州起義時的大無畏精神同惡勢力展開了英勇的鬥爭。解放初期,為了廣州的建設,朱光曾從香港建築巨商——愛人余修的父親手中搞到了大批建築材料應急供應廣州市建設,為此,他的岳父大人差點破產。
“食在廣州”,這話不假,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人工養的,樹上結的,都能做成地道佳肴。有一次,共和國副主席董必武來廣州,朱光不事奢華,不事逢迎,把董老邀至家中,與夫人余修僅以家制蘿蔔糕饋贈。不想董老食後大加讚賞,並即興提筆書寫《戲謝朱光同志饋家制蘿蔔糕謝享羊城美味》一首相贈。
喜愛養花
廣州人喜花,養得精細,賞得有趣,朱光來後入鄉隨俗。對花,尤其是梅、蘭兩花頗有興致,在他的小庭院裡,夫婦倆精心培育了近千株各色各樣的蘭花。愛吟詩作畫的朱光,筆下的梅花枝幹奇崛,花蕾清新,別具特色。每畫一幅還要配以題詩。“紅梅瀟灑似紅旗,獨立西風傲雪欺,不與繁花爭爛漫,丹心鐵骨是先驅。”“不寫時花愛寫梅,圓圓點點破寒開。指到冰肌香撲鼻,滿天風雨也快哉。”詩意畫意,躍於紙上。
“廣州好,城古越千年。飽閱滄桑消劫燼,緬懷締造接前賢,山立五羊山。廣州好,花木四時春。旖旎繁英堆錦繡,繽紛香蕊落衣巾,只是為勞人。廣州好,解放十春秋,苦難已隨流水去,繁華事業仗群謀,與眾樂淹留。”這是1959年朱光寫的《廣州好五十首》長詩中的三小節。他熱情讚美了巨變後的廣州。時至今日,《廣州好》還被羊城人民詠嘆。而這位建國後開市元老之一的朱光在這裡做了許多好事,廣州人至今仍懷念著他。
隱退生活
1961年,朱光調離工作、生活了12年的廣州市,到北京出任國務院對外文化聯絡委員會副主任。那年,妻子余修挑了幾盆丈夫最喜愛的蘭花讓他帶去北京,朱光卻沒有點頭。離家那時,他特地請廣州市園林局的領導來舍,把花全部無私地獻給了園林部門,並建議建造一座蘭圃供人們觀賞。如今,這凝聚著朱光一份心血的蘭圃已具規模。每逢花節,上萬盆蘭花散發幽香,觀者如潮。
評價
朱光風流倜儻,能詩能畫能演劇,被譽為蘇區紅軍中的才子之一。他與毛澤東等領袖人物有著君子之交。他抗爭張國燾,險為槍下鬼,戴著手銬走完長征路;他主政三市(齊齊哈爾、長春、廣州)業績斐然,確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一位有作為的中國共產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