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札達土林從獅泉河沿日阿公路往南,行255公里進入象泉河谷,便抵阿里扎達縣。扎達縣有著名的土林地貌風光區。土林是遠古受造山運動影響,湖底沉積的地層長期受流水切割,並逐漸風化剝蝕,從而形成的特殊地貌。土林里的“樹木”高低錯落達數十米,千姿百態,別有情趣。汽車行進其間,就像是繞著眾多巨人的腳掌打圈。然而,在距今約1100年前,同樣的餘暉中,佇立著的卻是強盛一時的古格王國的宮殿和寺院。從現存的殘頹遺址可以想像得到當時場面的巨大,遠非眼前這般光景可比。扎達土林地貌在地質學上叫河湖相,成因於百萬年的地質變遷。水平岩層地貌經洪水沖刷、風化剝蝕而形成的獨特地貌,陡峭挺拔,雄偉多姿。蜿蜒的象泉河水在土林的峽谷中靜靜流淌,宛若置身於仙境中,夢遊一個奇幻無比的世界。土林里的“樹木”高低錯落達數十米,千姿百態,別有情趣。札達也沒有路。沿著固有的車轍在山谷間穿梭,濃濃密密的土林就那樣伴隨著你,在路邊浩浩蕩蕩好幾十公里。傳說
土林地貌是阿里的一大奇觀。相傳,很久很久以前,扎達一帶是一片汪洋,藍天之下只有水和風。後來,土林山漸漸從海里冒了出來。雖然這是一個美麗的傳說,卻含有一定的科學道理。據科學家考證,這裡曾經是一個方圓500公里的大湖,是喜馬拉雅造山運動使湖盆升高,水位遞減,露出水面的山岩經風雨長期侵蝕才雕琢出了現在這副景象。特點
札達的土林,是名副其實不折不扣的土林。除了黃土,就是黃沙。傳說中養育了四方兒女十萬之眾的朗欽藏布河,大部分水域都已經乾涸;或曾有過的綠洲,也萎縮殆盡所剩無幾了。沒有綠色,就意味著沒有生靈;沒有生靈,就只有死一般的寂靜。咋一眼看去,那些土林就象是天然的一排排城堡碉樓,只消稍稍凝望,便生出無數暇想,仿佛那些雕鏤城堡里秘密地駐紮著千軍萬馬,隨時都會隨著一聲令下殺將出來。然而,無論你凝望多久,也終究聽不到那樣的一聲怒喝。除了死一般的寂靜,什麼都沒有。地理
扎達土林位於西藏阿里地區扎達縣境內,這種地貌在地質學上叫河湖相,成因於百萬年前的地質變遷。據地質學家們考證,一百多萬年前,扎達到普蘭之間是個方圓500多公里的大湖,喜馬拉雅造山運動使湖盆升高,水位線遞減,沖磨出“建築物”的層高,歷經風雨侵蝕,在壁立陡峭的山岩上雕琢出今日的模樣。水平岩層地貌經洪水沖刷、風化剝蝕而形成的獨特地貌,陡峭挺拔,雄偉多姿。一座座城堡、一群群碉樓、一頂頂帳篷、一層層宮殿,參差嵯峨,儀態萬千,這一切全是大自然的傑作。
古格王國
古格王國遺址位於阿里扎達縣城以西18公里處,於公元10世紀前半期開始建立,前後世襲了16個國王,王宮城堡是從10-16世紀不斷擴建,並達到全盛,於17世紀吐蕃王朝瓦解後結束。古格王國遺址從山麓到山頂高300餘米,房屋建築、佛塔和洞窟密布全山,達600餘座,形成一座龐大的古建築群。自從十五年前被科學家發現後,在古格遺址周圍不斷發掘出的造像、雕刻及壁畫是這個神秘王朝留給人們的寶貴財富。 有千年歷史的古格王朝,就建立在神奇的土林之上。神秘的古格王朝300年前一夜之間在歷史上消失,留下的只有那記錄了燦爛文化藝術成就的遺址,並成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地之一。 至今仍保留比較完整的古格遺址其實是當年的中央政府所在地,它有著嚴格的等級區分,住得越高就地位越顯赫。古格王朝在西藏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它是吐蕃王室後裔在吐蕃西部阿里地方建立的地方政權,其統治範圍最盛時遍及阿里全境。它不僅是吐蕃世系的延續,而且使佛教在吐蕃瓦解後重新找到立足點,並由此逐漸達到全盛。
古格雕塑多為金銀佛教造像,其中成就最高的是被稱為古格銀眼的雕像。而遺存數量最多、最為完整的是它的壁畫,全面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