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爾

朝爾

朝爾,蒙古族弓拉弦鳴樂器,流行於內蒙古自治區東部的興安盟、哲里木盟、昭烏達盟和西部的巴彥淖爾盟、阿拉善盟等地。

朝爾

朝爾朝爾

樂器簡介

朝爾,又稱抄兀。蒙古族弓拉弦鳴樂器。朝爾為蒙古語共鳴之意。又稱西那乾朝爾,意為帶共鳴的勺子。形制多樣,音色柔和渾厚,富有草原特色。可用於獨奏合奏或為歌舞說唱伴奏。流行於內蒙古自治區東部的興安盟、哲里木盟昭烏達盟和西部的巴彥淖爾盟、阿拉善盟等地。

由來傳說

內蒙古東部科爾沁地區,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心地善良的牧民,拿著勺子去舀水,一不留心手中的勺子掉在地上,發出來一種很好聽的聲音,於是他從中受到啟發,就用木料掏空做成了一支朝爾。此後,這種拉弦樂器便在蒙古的草原上和氈房裡流傳開來。

朝爾歷史

朝爾起源於宋代出現的不思類型的胡琴(胡兀爾、忽兀兒)。它出現於12世紀中葉,是蒙古人創造的具有草原特色的拉弦樂器。《成吉思汗箴言》中載:“您(成吉思汗)有胡兀兒、抄兀兒的美妙樂奏”。文獻說明朝爾早在成吉思汗時代(1162-1227年)就已經在蒙古宮遷中使用了。

形制特徵

當時的朝爾已有兩種樣式,一種仍保持著胡爾的原型,但箱下端已變為平底,單面蒙皮,與西胡更加近似;另一種則為長琴桿插入倒梯形琴箱,雙面蒙皮,馬尾弦、馬尾弓。 形制多樣的朝爾,由共鳴箱、琴頭、琴桿、弦軸、琴馬、琴弦和琴弓等組成。共鳴箱式樣較多,有上闊下銳的倒梯形,鐵鏟式樣的長方形,還有杓形或瓢形等。倒梯形長方形琴箱的四面框線和杓形、瓢形琴箱的背板,均用硬雜木製作,正面或正、背兩面蒙以羊皮、馬皮或牛犢皮,面寬20厘米左右。兩面蒙皮者,前後兩皮周邊用皮繩交叉聯貫中繃緊。正面蒙皮者,背面蒙以薄木板,板的中央部位開有圓形出音孔。琴頭、琴桿用一整塊硬雜木製作,全長95厘米左右,頂端為琴頭,多雕刻以螭(chi痴,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物,蛟龍之屬)頭、螭馬雙頭或琴頭平頂無飾等。琴頭下方開有弦槽,兩側置有兩個弦軸(左右各一)。弦軸硬木製成,呈圓錐形或扁耳形。琴桿細長,前平後圓。皮面中央稍上言方置木製琴馬,呈橋形,琴馬較高,偶有奏者將蒙古刀插於弦下,以調節音色和音量。張以兩束馬尾為琴弦,弦從弦槽下邊的螭口中穿出。琴弓的桿為木製直桿,兩端系以馬尾為弓毛,弓毛不繃緊。在這些琴型中,結構以倒梯形的朝爾較為簡單,又便於牧區製作,馬皮和馬尾資源也極為豐富。朝樂兩面所蒙的馬皮,其音色也有異於羊皮或蟒皮,用馬尾弓拉紀尾弦,並引起馬皮的振坳,使朝爾富有濃郁的草原韻味,音響顯示著山川的野氣和駿馬的烈性,有一種深而迷人的魅力。
在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的中國樂器博物館裡,收藏有幾件朝爾。其中一件用花梨木製作,共鳴箱呈倒梯形,四面框板雕刻有蒙古族圖案花紋,琴箱長26.5厘米、上寬25.2厘米、厚7.6厘米,正面蒙以馬皮,其上繪有金漆圖案紋飾,背面蒙以薄木板,板的中央開一圓形出音孔,孔徑9.6厘米。琴頭、琴桿用一整塊花梨木製成,全長107.2厘米。琴頭雕刻以馬頭為飾,弦槽後開,槽長10厘米、寬1.5厘米,兩側設有兩個弦軸(左右各一)。弦軸木製,圓錐形,軸長14.5厘米,軸柄刻有直條瓣紋,軸頂鑲嵌骨片裝飾。琴桿為半圓形柱新狀體,上端稍寬,正面為按弦指板,不設品位,琴桿下端插入琴箱並外露。置木製橋形琴馬,張兩弦。木製弓桿系馬尾為琴弓。這件朝爾選料、工藝細緻琴箱雕刻、繪畫風格濃郁,堪稱精品。此琴原為我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程硯秋先生藏品,1958年,程先生將個人所藏186件各族樂器全部捐獻國家,其中就有這件朝爾。

演奏方法

演奏時,奏者多席地盤腿而坐或一腿蹲跪,將琴箱置於地面或背靠左腿,左手扶持琴桿,以食指、無名指、小指的中節指肚按弦,上下抬壓為揉弦,拇指左側觸裡弦,中指用於顫音、打音,食指、中指用指蓋頂外弦。常用食批上下滑奏和無名指打弦等技法,顫長演奏八度、五度、四度、二度和音。右手執弓,虎口處挾持弓柄,拇指、食指挾弓桿,其餘三指推拉弓桿,控制弓毛的張力。朝爾按四度關係定弦為A、d,音域A-d1。音色柔和渾厚,屬於低音樂器。可用於獨奏器樂合奏或為民間歌舞說唱伴奏。

傳統樂曲

蒙古族民間,朝爾是牧民自娛性演奏和自拉自唱的樂器。早期主要用於說唱伴奏,是民間藝人演唱英雄傳奇、敘事長詩和民間故事的伴奏樂器,表演者多為自拉自唱;近代已用於獨奏,樂曲多為傳統民歌曲調。在蒙古族牧區,朝爾與牧民的生產、生活有著密切關係,在產羔季節,當母駝、母羊不給幼畜餵奶時,牧人便用朝爾演奏《孤獨的駱駝羔》、《可憐的小馬駒》等樂曲,母畜被深沉哀傷的琴聲所所感動,便會主動地給幼畜餵奶。甚至駱駝聽到這哀傷的琴聲,有時還會器泣落淚。
每逢蒙古族那達慕、祭敖包等發族節日和發間喜慶婚宴的場合,朝爾都有是離不開的拉弦樂器。較著名的演奏家有包拉西、洛布桑、巴拉貢等。傳達室統樂曲有:《朱色烈》、《嘎達梅林》和《木其萊》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