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有漏
梵語sa^srava。為“無漏”之對稱。漏,梵語a^srava,乃流失、漏泄之意;為煩惱之異名。
基本信息 詳細釋義 -
禪
禪 shàn,本義為“向祖宗大力推薦非血統的帝位繼承者”,組成詞語有“封禪”、“禪讓”等。“禪讓”這一奇特的傳承制度實行於我國上古五帝時代(2337 B...
基本資料 歷史淵源 含義 佛教禪七 禪的內容 -
禪[佛教禪宗修持方法]
“禪”是梵語音譯“禪那”的縮寫,意思是靜慮。靜坐沉思,被稱為“坐禪”或“禪定”,是佛教修養的重要方式之一。禪宗、宗門禪宗,又稱宗門,創始人是菩提達摩,在...
基本資料 歷史淵源 含義 佛教禪七 禪的歷史 -
一切漏經
【一切漏經(巴Sabba^sava-sutta)】南傳巴利聖典。《中部》第二經。相當於舊譯之《中阿含經》卷二〈漏盡經〉、《一切流攝守因經》、《增一阿含經...
內容 要義 -
安祥禪
安祥禪的命名,是以“心安則吉祥”立名為“安祥”,並將“釋尊拈花,迦葉微笑”迄中華祖師禪一脈相傳的內涵——“安祥”直接外舉,故再定名為“安祥禪”。
標準英文名 安祥禪簡介 安祥禪的導師 佛法、禪與修行的概念 安祥禪的起源 -
茶禪
茶文化,禪文化,融成茶禪文化,是我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一大貢獻。史傳記載,東晉僧人,已於廬山植茶,敦煌行人,以飲茶蘇(將茶與姜、桂、桔、棗等香料一起煮成...
詞義 茶禪文化 茶禪興佛寺 禪師觀茶 禪師悟茶 -
說一切有部之禪定論研究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圖書信息 內容簡介 目 錄 -
初禪
初禪是佛教術語 ,巴利語 paṭhamajhāna。四禪八定之最初禪定境界。分為色界初禪與出世間初禪。《楞嚴經》云:“清淨心中,諸漏不動,名為初禪,修習...
佛教定義 佛經記載 修習方法 外文佐證: -
三種禪
世間禪,乃色界、無色界之禪定,有二:①根本味禪:有四禪、四無量、四空等三品,合稱十二門禪。乃厭離欲界之散亂而修四禪,欲求大福則修四無量,厭色籠者修四空。...
名稱 介紹 “地持經”卷五之九種大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