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蒙台梭利博士最受歡迎,並且最能體現她理論創新意義的書。本書將蒙台梭利對兒童發展的探索與她有關“如何確立一種新的教育方法”的論述結合起來,是一本了解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必讀書。
《有吸收力的心靈》蒙台梭利博士的封筆之作,集蒙台梭利思想和方法大成之作。主要講我們處處能見到她那些至今仍然超前而且十分重要的思想。如教育並非“老師做了什麼”,人類自身的自然發展在其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孩子的知識不是完全通過教育得到的,而是通過兒童在他們所處的環境中吸取經驗獲得的;教育不應該只停留在課程和時間表上,它必須符合人類自身的實際。
作者簡介
瑪利亞·蒙台梭利:出生於義大利的安科納地區,義大利第一位女醫學博士。第一所“兒童之家”的創辦者。她的實驗、觀察和研究基礎上形成的《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蒙台梭利兒童教育手冊》、《童年的秘密》、《發現孩子》、《有吸收力的心靈》等,被譯成37種語言文字,許多國家設立了蒙台梭利協會或蒙台梭利培訓機構,以她名字命名的蒙台梭利學校遍及110個國家。
目錄
前言
1 兒童在世界重建中的作用
2 決定一生的教育
3 成長的不同階段
4 新的途徑
5 造物的奇蹟
6 胚胎學與行為
7 精神胚胎
8 兒童對獨立的獲取
9 生命之初
10 兒童的語言發展
11 語言對嬰兒的召喚
12 發展障礙的影響
13 運動在兒童發展中的作用
14 智力與手
15 發展與模仿
16 從創造者與勞動者
17 文化與想像
18 性格的形成
19 讓兒童正常發展
20 性格形成靠兒童自己
21 兒童的占有心理及其變化
22 兒童與社會發展
23 社會的凝聚力
24 錯誤及改正方法
25 服從的三個階段
26 紀律性和老師
27 老師的準備工作
28 愛及其源泉——兒童
圖書信息
書 名: 有吸收力的心靈
作 者:瑪麗亞?蒙台梭利
出版社: 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年7月1日
ISBN: 9787806885338
開本: 16開
定價: 元
內容簡介
《有吸收力的心靈》是蒙台梭利博士最受歡迎,並且最能體現她理論創新意義的書。在這本《有吸收力的心靈》中,我們處處能見到她那些至今仍然超前而且十分重要的思想。如教育並非“老師做了什麼”,人類自身的自然發展在其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孩子的知識不是完全通過教育得到的,而且通過兒童在他們所處的環境中吸取經驗獲得的;教育不應該只停留在課程和時間表上,它必須符合人類自身的實際等。在本書中,蒙台梭利博士在深入細緻的觀察和精確評價的基礎上,根據人的生活中這個最早的然而卻又是最具決定意義的時期里出現的種種現象,不僅表現出她深邃的洞察力,而且指出了成人應對此負責。她確實對目前人們已普遍接受的“教育自出生開始”的必要性賦予了實際的意義。
作者簡介
瑪麗亞·蒙台梭利(義大利語:Maria Montessori,1870年8月31日-1952年5月6日)義大利著名醫生、教育家、哲學家與慈善家,以其革命性的教育哲學與兒童教育方法聞名於世。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創始人。她的教育法建立在對兒童的創造性潛力、兒童的學習動機及作為一個個人的權利的信念的基礎之上如今蒙氏教育法風靡全球,僅美國就在5000多所公立和私立學校推行其教育理念和方法。全球許多國家都設有蒙台梭利協會。
蒙台梭利於1870年8月31日出生於義大利安科納省的希亞拉瓦萊鎮,6歲開始在當地接受初等教育,12歲時全家搬遷至羅馬,以讓她接受更好的教育。1890年,她進入羅馬大學醫學院,是義大利第一位女醫學博士。畢業後成為羅馬大學附屬精神病診所的助理醫生,並在婦女和兒童醫院工作。1897年,她開始系統學習教育學課程,並轉向兒童教育研究。1907年1月,她創辦了第一所“兒童之家”,系統進行教育實驗,後相繼開設其他“兒童之家”,在義大利產生了很大反響。
1913年,蒙台梭利訪問美國,受到熱烈歡迎,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出席儀式並致詞,並被她為“歷史上最偉大的女教育家”。自此,蒙台梭利教育法在美國及歐洲、亞洲盛傳開來。僅美國就有5000多所公立和私立學校採用蒙氏教育法。1929年8月,國際蒙台梭利協會成立,蒙台梭利親自擔任主席。
蒙台梭利不斷發表演講,並整理其教育思想與方法,出版成冊,讓更多教師與父母受益,這些經典之作包括:《童年的秘密》、《發現孩子》、《有吸收力的心靈》、《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蒙台梭利兒童教育手冊》、《兒童的自發成長》。這些書被譯成近40種文字在全球出版,成為經久不衰的教育經典。
1952年5月6日,蒙台梭利於荷蘭諾德威去世,終年82歲。
圖書目錄
1.兒童在世界重建中的作用1
兒童具有一種未知的力量,這種力量可以引導我們進入美好的未來。如果我們真的想革新這個世界,教育就必須將發展兒童的潛能作為目標。
2.決定一生的教育5
這就是教育,為生命提供幫助的教育,從嬰兒剛降生就開始的教育。它形成了一場和平革命,並且將所有事物集中和吸引到一個共同的目標和中心上來。
3.兒童成長的不同階段10
成年人的大腦無法完成兒童大腦所完成的東西。從無到有地學習一種語言需要一種特殊的心理能力。兒童就具有這種心理能力,他們的智慧與成年人不同。
4.新的途徑17
兒童的生命是連線兩代成年人的一條連線,一端是創造者,另一端是被創造者,從一個成年人開始,到另一個成年人結束。
5.造物的奇蹟20
每種動物、每種哺乳動物,包括人這一最神奇的動物,都是由一個簡單的細胞發展而來,就像許多原始的細胞一樣,沒有任何差別。
6.胚胎學與行為28
兒童不但有創造自我、追求完美的能力,他們的存在必定還有另一種目的,那就是創造和諧,為整個生物群體服務。兒童一生下來可能就具有巨大的創造力,這種創造力在他們的生活環境中得到發揮。
7.精神胚胎36
人類似乎有兩個胚胎時期。一個是在出生前,這是所有動物都具有的。另一個是在出生後,這一時期是人類所特有的,並使得人類與動物之間有了很大的區別,也正是我們對此進行研究的原因。
8.兒童對獨立的獲取50
兒童要求獨立是我們所說的“自然發展”的基本步驟。換句話說,如果我們對兒童自然發展予以足夠關心,兒童就會逐步達到獨立。這不僅適用於心理方面,也適用於身體方面。
9.生命之初58
大腦通過從周圍環境中吸收知識來促使自己成長。尤其在兒童剛剛出生之後,我們必須讓兒童覺得周圍環境是有趣而具有吸引力的。嬰兒出生後的第一年可以分為幾個階段,每一個階段我們都應該給予特別關注。
10.兒童的語言發展66
語言就是一面牆,它把一群人圈在牆裡,與外面的人隔離開來。這可能就是詞語在人的頭腦中有一種神秘作用的原因,它可以超越民族把人們緊緊地聯繫在一起。語言是人們之間的紐帶。
11.語言對嬰兒的召喚71
兒童首先要學習的是事物的名稱。自然的教育方式與我們所預期的完全相同。自然就是教師,兒童就是在她的指導下學習了我們成年人認為很沒意思的語言,但他們表現出了十分濃厚的興趣。
12.發展障礙的影響78
人生的最初兩年會影響人的一生,嬰兒有很大的心理潛能,我們對此卻沒有予以足夠的重視。兒童非常敏感,一點點粗魯行為都會影響他們的心理,甚至會影響他們的一生。
13.運動在兒童發展中的作用84
所有運動都有一個非常精密、微妙的機制。對於人類來說,所有這些東西也都不是與生俱來的,它是通過兒童在生活中的各種活動來形成和完善的。
14.智力與手91
運動的發展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它遵循生物規律,另一方面它與人的內心世界緊密相連,而兩種方式又都依賴於肌肉的使用。對兒童進行研究,我們必須遵循兩條發展路線,一條是手的發展,另一條是走路或者是保持平衡方面的發展。
15.發展與模仿98
大自然不僅賦予我們模仿能力,也賦予我們改變自己、然後逐步接近榜樣的能力。作為教育工作者,如果我們想幫助兒童達到這一目的,就應該知道我們需要多大程度地向兒童提供幫助。
16.從創造者到勞動者102
突然間,兒童成了一個不需要幫助,能夠自給自足的人。這真是出乎我們的意料。成年人現在只能充當一個觀察者的角色。兒童在這個小環境裡獲得了很大的收穫,他們會逐步適應社會生活,並逐步形成自己的性格。
17.文化與想像106
兒童對他們沒有見到的事物的形象勾畫,需要一種極其有序的特殊心理能力。如果大腦只能記住看到的東西,那么把兒童帶到戶外就是非常必要的事情了。
18.兒童性格的形成118
缺乏個性或個性缺陷都會自然消失,不需要成年人去進行說教。成年人對兒童的威脅、利誘都是沒有用處的,我們要做的就是為兒童提供一個正常的生活條件。
19.讓兒童正常發展124
兒童做事沒有規律,是因為以前曾經有人隨意地強制他們有規律地去做事;兒童懶惰,是因為他們曾經被強制去進行工作;兒童們不聽話,是因為以前他們曾經被強制聽話。
20.性格形成靠兒童自己129
兒童的性格不是成年人教出來的,成年人所能做的就是科學地進行教育,讓兒童能夠不受打擾和阻礙,並有效地完成這一過程。
21.兒童的占有心理及其變化135
我們不能通過說教來防止孩子弄壞東西。如果一個孩子要得到一件東西只是為了不讓別人得到,我們會對他們進行說教。但我們說教的有效性不會持續很長時間,不久之後他們還會重新再來。只有工作和集中注意力才能為兒童帶來知識和愛,才能把潛藏於兒童內心深處的美好東西挖掘出來。
22.兒童與社會發展139
把人根據年齡分隔開來是一件非常冷酷而又不符合人性的事情,對於兒童也是一樣。這樣也就會打斷社會生活之間的聯繫,使人與人之間無法互相學習。絕大多數學校首先根據性別,然後根據年齡進行分班。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錯誤,而且是很多罪惡的根源。
23.社會的凝聚力147
團體意識不是通過灌輸方法得來的。它也不依賴於任何形式的競爭,而是自然的產物。這是兒童通過自身努力所取得的結果。兒童只有通過他們的行為才能在自然發展過程中向我們展示社會生活所必須經歷的階段。
24.錯誤及改正方法154
如果我們必須對兒童進行誇獎和懲罰,他已經沒有了自我約束的能力,約束的方法必須由老師來提供。但假設他們正在進行工作,我們不停地給他們獎賞或懲罰,這種會嚴重影響兒童精神上的自由。
25.服從的三個階段159
有人認為,兒童天生就是不服管束的,並且有暴力傾向。這種觀點的依據是,兒童做事情通常不服管束,不服管束就是其意志的表現。事實遠非如此,這種行為並非兒童“有目的的行為”。
26.紀律性和老師166
我們永遠都應該記住,內心深處的紀律性是後天形成,而非先天具有的。我們的任務就是為這種紀律性的形成指明方向。兒童能夠將注意力集中於對他們來說具有吸引力的事物時,就說明他們已經具有了紀律性。
27.老師的準備工作174
老師必須投入自己的精力,並且隨著兒童發展階段的不同而改變自己的工作方式。老師的首要責任就是關注環境。環境的影響是間接的,但是如果環境不好,兒童在身體上、智力上和心理上都不會有所發展,即使有所發展也不會長久。
28.愛的源泉——兒童181
我們要使這個世界變得更加和諧,就應該更多地對這種愛加以考慮,研究愛的內在涵義。兒童是人們溫情和憐愛的匯聚之點。全人類都沐浴在對兒童的這種愛之中。兒童是愛的源泉,所有與兒童有關的話題都會與愛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