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玉良[二七烈士]

曾玉良[二七烈士]
曾玉良[二七烈士]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曾玉良(1886年— 1923年2月7日),漢族,江蘇邗江(今揚州邗江區)人。革命前輩,著名的“二七”烈士。 另有八路軍129師騎兵團團長曾玉良。

基本信息

曾玉良,漢族,江蘇邗江(今揚州邗江區)人,1886年3月25日出生在邗江區槐泗鎮荷花村(原曾莊)。

曾玉良幼年時家境貧苦,青少年時期,以佃農、捕魚為生。1906年,曾玉良在湖北省漢陽兵工廠當工人,因參與工人反抗帝國主義、封建勢力和資產階級的剝削、壓迫的罷工鬥爭,被廠方除名。這一年,京漢鐵路站建成通車,江岸機廠逐步發展,1914年招收工人,曾玉良以其兄長的名字報名,順利考取,進廠當鏇床工人。1921年9月,武漢勞動組合書記部武漢分部成立,曾玉良受到反帝反封建的啟蒙教育。1922年1月,江岸京漢鐵路工人俱樂部成立,曾玉良任交際幹事;1923年1月5日,工人俱樂部改為京漢鐵路總工會江岸分會,林祥謙任委員長,曾玉良任工會委員。因曾玉良勇敢堅定,又擅長武術,在工人中有一定威信,被選為糾察團副團長,成為林祥謙的得力助手。

曾玉良烈士 曾玉良烈士

1923年2月1日京漢鐵路總工會在鄭州隆重舉行成立大會,遭到了反動軍閥吳佩孚及北洋軍閥的阻撓和破壞,總工會由鄭州遷到漢口江岸,並定於2月4日舉行京漢鐵路大罷工。在曾玉良的帶領下,工人糾察團迅速組織趕製木棒,準備自衛。2月4日,一場在中國-黨領導下的-大罷工於上午9時從江岸開始。在罷工期間,他帶領糾察團負責維持罷工秩序,保衛總工會和敵人展開針鋒相對的鬥爭,出色地完成了任務。2月7日下午,罷工進入生死搏鬥關頭,帝國主義分子夥同軍閥鎮壓工人。在這危急情況下,在林祥謙的指揮下,曾玉良果斷地帶領糾察團奮勇迎敵,與敵人展開殊死的搏鬥。他憑藉著自己的武功、用齊眉棍擊倒了一個個敵人,後來又抱著一個敵人撕打起來,就在這時,一顆子彈向他射來,不幸中彈犧牲。為了紀念這位著名的“二七”烈士,武漢地區黨組織在他犧牲後,特意用“十二園”的棺木收殮,運至家鄉安葬。

1923年2月1日,京漢鐵路總工會在鄭州舉行成立大會。曾玉良作為江蘇鐵路分工會的代表,隨項英、林祥謙一起赴鄭州參加會議。北京政府直系軍閥吳佩孚以武力進行阻撓和破壞,總工會遂轉移漢口江岸,並決定舉行京漢鐵路總同盟罷工,江岸分工會積極回響,林祥謙、曾玉良被選為江岸地區負責人。2月4日一早,總工會發表《罷工宣言》,9時整,3萬多工人參與的政治大罷工開始,長達1200多公里的京漢線陷於癱瘓。

曾玉良率領糾察團,佩戴紅袖章,手執齊眉棍,站崗放哨,保衛總工會。2月7日下午,罷工進入生死搏鬥關頭。5時許,敵軍從江岸火車站、頭道街、福建街向總工會包抄過來。此時,林祥謙仍指揮若定,曾玉良扛著“工人糾察團”的大旗,和100多名團員威風凜凜地站在總工會門前嚴陣以待。

工人們揮舞著鐵棍、榔頭和斧子向敵軍衝去。就在這時,沖在隊伍最前面的曾玉良把團旗交給工人梅大龍,憑藉身高力大、有武術功底,用鐵棍接連打落五六個敵人手中的槍枝。敵軍官見狀,即舉槍射擊,曾玉良中彈倒地。

在這場野蠻屠殺中,江岸30多名工人犧牲,200多人受傷,釀成震驚中外的“二七慘案”。2月7日夜,京漢鐵路工人總工會江漢委員會委員長、共產黨員林祥謙英勇就義。

曾玉良犧牲後,武漢地區地下黨組織和江岸分會買了口黑漆大棺材將其收殮,靈柩由他的四弟曾玉隆和叔伯弟妹曾玉才、曾靜珍護送,從武漢水運到揚州六圩碼頭,再抬至他的出生地悄然安葬。

1992年冬,邗江縣委、縣政府在現槐泗鎮龍尾村修建曾玉良烈士陵園,供家鄉人民紀念、瞻仰、憑弔。1998年3月,這裡被命名為邗江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12年清明節前,曾玉良烈士墓已從其老家邗江槐泗遷入揚州革命烈士陵園。據揚州烈士陵園負責人介紹,這是我市開展“慰烈工程”以來又一舉措,曾玉良烈士是揚州烈士陵園中犧牲較早的革命烈士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