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昭科

曾昭科

曾昭科(又名:曾約翰,1923年6月18日-2014年12月18日),前香港警隊助理警司,1961年被揭發擔任間諜而被香港政府驅逐至中國大陸,及後歷任全國政協與廣東省人大代表、暨南大學教授。

基本信息

生平

早期生涯

曾昭科生前照片曾昭科生前照片

曾昭科於1923年出生於廣州,祖籍滿洲旗人。父親曾希穎,曾在莫斯科大學念書,回國後專攻文學,為廣州“南園新五子”之一,能詩善畫,來港定居後,在聖類斯中學及拔萃女書院任教。

曾昭科在廣州念完國小後來港,在父親安排下,跟兄長入讀九龍華仁書院,畢業正值香港淪陷,故此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後來轉到京都帝國大學攻讀經濟。大學時代,曾昭科接觸左傾思想,熟讀由德文翻譯過來日文《資本論》

加入香港警隊

1947年,曾昭科畢業回港,以高學歷加入香港警察隊並屢受重用,曾派往倫敦警察廳受訓。先後服務於交通部、政治部、偵探部,後出任九龍刑事偵緝處副處長等要職。1960年在英國劍橋大學高級行政課程進修班學習。1961年回港後升任助理警司。精通英、日、粵、普的曾昭科,因槍法精準而被選為香港總督葛量洪保鏢

涉及“香港第一諜案”

1961年10月1日,香港警方在羅湖截獲一名右腿打上石膏的男子,發現他不但身懷巨款,更發現石膏內有一微型底片,內容與中共特務有關,後經政治部嚴刑拷問,該男子供出接頭人是時任警察訓練學校副校長的曾昭科,轟動港府高層。

10月6日,香港政府宣布曾昭科懷疑替北京當局進行間諜活動,被政治部扣查58日後,在未經公開審訊下被遞解出境,經羅湖返回中國內地。曾昭科被指是潛伏於警察內部及駐港英軍的間諜,負責蒐集高度秘密的情報,透過在澳門的幕後指揮人,把情報交到中國政府手上,時人將事件稱為“香港第一諜案”。

晚年生涯

曾昭科於1962年在天安門城樓參加國慶活動曾昭科於1962年在天安門城樓參加國慶活動
曾昭科返回內地後定居廣州,發揮日語和英語的專長到暨南大學擔任外語系教授。第二年(1962年)的國慶節,作為特邀代表在天安門城樓參加國慶活動。

1962-1969年調到廣州外國語學院任英語系教授。1978年又回到暨南大學任外語系教授、系主任。後參與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原廣州外國語學院)的組建籌備工作,曾任校董事會名譽主席,並出任全國法學會理事,廣東省法學會、廣東省外語學會副會長。曾先後獲選為第五、六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七、八、九屆全國人大代表。

1984年獲廣東省六屆人大增選為省人大常務委員會副主任,連任第六、七、八、九屆,直至2001年才因年事已高(76歲)而離任。

2014年12月18日因病救治無效於廣州逝世,終年91歲 ,12月28日上午舉行追悼會,遺體於同日火化。

逸事

曾昭科是港英警隊早期提拔得很高很快的華人警官。後來70年代因貪腐而著名的“華人四大探長”,當時的階級都低於曾昭科,有的甚至就是曾的下屬。

曾昭科在銅鑼灣警署當署長期間,還曾提拔過一名名為曾雲的下屬。

曾雲有兩個兒子,其中弟弟叫曾蔭培,子承父業在警界發展,2001年至2003年出任回歸後的香港警務處處長(警方最高長官)。哥哥叫曾蔭權,2005年——2012年期間擔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