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書院泉(曾名東流泉),位於洪範池東天池山下書院村,舊《東阿縣誌》有記載。因明代中丞劉隅曾臨泉建書院取名。
池呈方形,以石砌岸,水自岩隙湧出,匯為邊長8米的水池,日湧水量800多立方米,自池南壁石雕龍頭口中吐出,沿石渠盤街繞戶,穿林潤水,流入狼溪河。
名字來由
東流泉在洪範池鎮書院村,西北距洪範池1公里許。元初,此處為東平路總管嚴實的別墅。明朝,中丞劉隅曾在此建書院,所以這泉又名“書院泉”。書院泉昔日
泉水自村東天池山腳下的岩石縫中流出,注入邊長約8米的石砌方池,池中水藻搖曳。該泉常年噴涌,水勢頗佳,是洪範池泉群中湧水量最大的一泉,1975年實測日湧水量達8373立方米。池水從池南壁的石雕龍頭口中跌落至一方形小池,再流入半圓形水池,爾後順小溪,盤村繞戶,穿林潤木。溪中鵝鴨戲游,岸邊村民浣衣洗菜蔬,景色極佳。昔日,泉北側有“洪福寺”,相傳系唐代洛陽白馬寺高僧清真、悟明、蕙僧、圓僧創建。現僅存遺址及明朝萬曆年間《東流泉》詩碑兩通。天池山腰石壁上雕有佛像四尊,與人等高。據當地人講,這四尊佛像為創建洪福寺四位高僧的化身,他們整治了泉池,修建了河道,為村民造福,圓寂後,村民造像,以作紀念.詩碑兩通內容為 明代“文冠一時”的大文學家于慎行,同好友朱維京等攜手來游時,在東流泉留下詩篇:“風雨鳴丹谷,林亭倚翠岑。一樽今日酒,千里故人心。樹勤三秋色,泉飛萬壑音。夜涼橫吹起,欲聽水龍吟。”
歷史概況
書院泉位於書院村東首天池山腳下,泉池呈“凸”字形,大池邊長7米,小池邊長兩米,泉水從大池池底各處縫隙中湧出,通過水道從小池中獸頭的嘴中噴瀉而出,最大日涌量達1萬立方米。書院泉古稱東流泉,是平陰一帶歷史最長的泉,約在1500年前,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中就記錄了它的存在:“天池山下有泉,名東流泉”。上世紀60年代,當地人在小池外圍又修建了一個半圓形的圍堰,弧頂部立著一塊小石碑,記載著村民改造泉池的事跡。圍堰上留有出水口,溢出的泉水順著村中小河環繞村子一周,最後匯入浪溪河。環村小河為當地村民取水澆花種菜或漿洗衣服提供很大方便。
小河旁有一條半米寬的水道與小河平行。相傳,當年東流書院的主人劉隅宴請親朋好友時,經常是廚子做好菜用木托板托著菜餚放入水道中,菜餚順流而下被下游的僕人端到桌上,親朋好友品嘗著順流而下的精美菜餚,實在是一件愜意的享受。明代詩人劉約有詩云:“卻怪陰山王逸少,不知此地可流觴”。
文壇佳作
泉邊流傳文壇佳話書院泉四周青山翠柏,小橋流水,環境優雅,東暖夏涼,自古就是風水寶地,素有“小泉城”之美名。據當地老人介紹,書院泉北側在唐代時成為佛家看重的洞天福地。唐代時,洛陽白馬寺高僧清真、悟明、圓僧四高僧在此創建洪福寺,後來被皇帝下詔書毀掉。明代時,儒家也曾在泉邊立學,中丞劉隅在此建立東流書院一處。平陰籍的禮部尚書于慎行、中丞朱維京曾在此讀書,故東流泉又名書院泉。
如今,洪福寺、東流書院早已不見蹤影,但書院泉邊樹立的兩塊東流泉詩碑仍記載著一段文壇佳話。明萬曆辛巳年(1581年)夏天,在朝為官的朱維京、朱應彀回歸故里,看望正在賦閒的于慎行,三人於雨中再游東流泉,欣然作詩。朱維京出首詩,于慎行、朱應彀隨後相和。于慎行和詩《雨中東流泉上和朱可大》:“風雨鳴丹谷,林亭依翠岑;一樽今日酒,千里故人心;樹動三秋色,泉飛萬壑音;夜涼橫吹起,欲聽水龍吟。”但不知為何,現存兩塊碑上分別為朱維京、朱應彀的詩,單單少了名氣最大的于慎行的詩(今人只能從他的遺世著作中看到),是原碑刻丟了,還是另有原委?
遊玩小貼士
門票:10元(書院村景區)地址:濟南平陰縣書院村
交通:(1)濟南市區駕車沿220省道——西南方向前行——過長清、平陰縣城沿東阿鎮東南方向行駛——洪範池鎮政府向東南約1公里即到。
(2)濟南長途汽車總站乘坐濟南-平陰長途汽車(約40分鐘一班,票價22元)。車程約3小時。平陰長途汽車換乘至洪範鎮鄉鎮客車(約一小時一班,車程約1小時;票價7元)在洪範鎮鎮政府門口下車,向東南方向步行1公里左右即是書院村。
濟南名泉
濟南泉水數量之多在中國城市之中可謂罕見,在濟南轄區內(含郊區)現存733個天然泉。眾多清冽甘美的泉水從城市當中湧出,匯為河流、湖泊。盛水時節,在泉涌密集區,呈現出“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綺麗風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