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曬娃,指的是父母將孩子的日常生活過度暴露於自己的社交圈子。父母不厭其煩地向朋友們講述自己孩子的趣事是每個人童年都會經歷的,父母根本體會不到孩子當時就想鑽地縫的尷尬心情,只顧自己盡興。但以前只在私密圈子裡開展的這項活動,如今通過社交媒體成為頻繁出現的公共現象,很多人甚至在孩子出生之前就開始分享各種細節,從不考慮後果。
出處
這個“術語”最早是由《華爾街日報》在2003年開始使用,由於該趨勢愈演愈烈,英國《柯林斯詞典》甚至在2016年正式收錄了這一合成詞,並將其列入了2016年的年度熱詞排行榜中。
到了2017年,很多有關“曬娃”危害的研究報告紛紛出爐。
現象
不只在中國,家長“曬娃”成為全球社會病。
中國
很多網友吐糟,朋友圈或者空間經常見很多人瘋狂曬娃。每個人每天都要上次幾十張各種姿勢的小孩照片。某套用發布的《2016年中國家庭曬娃報告》顯示,中國家庭中女性成員的曬娃比例和頻率普遍高於男性,在曬娃渠道上,人們更傾向於選擇風險較小的熟人圈和更安全的專業親子記錄套用。從曬娃的內容來看,相比較媽媽愛曬的美照,長輩們愛曬的原生態照片,爸爸更愛曬重要時刻、親子遊戲、戶外照、惡搞照等,喜歡曬和孩子之間的互動內容,重質不重量。
美國
在美國,92%的兒童在兩歲時就有了自己的電子身份。美國作家、記者南希·賽爾斯在她所著的《美國女孩:社交媒體和青少年的私生活》一書中指出了如今的孩子們“零隱私”的問題。據統計,很多孩子滿5歲前,父母已經把1000張他們的照片上傳至網際網路進行“分享”。在孩子們知道什麼是電子郵件之前、在他學會如何操作手機和在臉書開設一個賬戶前,他的照片和日常生活的細節早就已經充斥於這些媒介中了。
法國
法國網際網路法和道德專家艾瑞克·代爾克羅伊斯表示,父母在曬娃照之前,應該要替子女想一想,他們長大後對於自己孩提時的照片被放上網有什麼感覺,在一些年齡階段,可能有些孩子並不喜歡拍照,更別提照片被傳上網。
根據法國的隱私法,只要未徵得自己的孩子的同意,一旦被裁定“公開他人私生活細節”的罪名成立,父母們可能面臨1年的監禁和4.5萬歐元的罰金。不出幾年,子女可以很輕易地因為父母此前曬自己兒時的照片,而把他們告上法庭。
危害
西班牙網路安全協會專家曼努埃爾·蘭桑表示:“我們原來可能並不熟悉這個術語,但卻能將這種現象描述出來,因為這是一個日積月累形成的問題。人們在網際網路上日益趨向於使用非常公開的通訊方式......這當然有很多益處,但很多時候人們並未注意到正在損害自己和家人的隱私。”停下來想一想孩子在未來會如何看待這種“被曬”的行為至關重要,“我們因為養育了一個孩子而非常喜悅,於是將他邁出的第一步、吃進嘴裡的第一口土豆泥都分享至網際網路。但我們並沒有考慮孩子長大後會從事什麼樣的職業,是否願意過度公開個人隱私,而我們正在做的是否會對他們產生危害”。
兒科醫生凱特·巴哈蕾在一份刊登於《美國醫學會雜誌》周刊上的研究報告中分析了這種過度“曬娃”會對兒童產生何種負面影響。她指出,各戀童癖網站中出現的兒童照片有至少50%是從家長在社交網路的分享中獲取的。而且,“曬娃”行為也正在偷走孩子打造屬於自己的身份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