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暨南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暨南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座落在廣州市天河區,位於環境優雅的暨南大學校園的東南角,這裡綠樹成蔭、環境幽靜,交通便利。

基本信息

簡介

暨南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暨南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暨南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又名廣州華僑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的綜合性醫院。醫院座落在廣州市天河區,位於環境優雅的暨南大學校園,醫院面向國內病人和海外僑胞開放。

醫院為了貫徹“兩個面向”方針,方便華僑港澳台同胞回國治病,成立了廣州國際華僑醫療服務部和台胞醫療服務部,為華僑和港澳台同胞提供全程優質的服務;設立了華僑門診和華僑病房,為不同需求層次的病人提供最好的醫療服務;醫院還設立了體檢中心,為各類團體開展健康體檢工作。
展望未來,任重而道遠,醫院將繼續深化改革,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把醫院建成一所為患者提供更優質服務的現代化醫院。

歷史沿革

暨南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暨南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在1978年暨南大學復辦時,國家為了解決僑胞和港澳同胞回國治病問題,由國務院發文,批准在廣州建立一所綜合性醫院。隨後中共中央組織部從全國各地抽調數百名醫學教師和醫療骨幹,於1981年正式建立。醫院的創辦和發展得到了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廖承志同志等中央領導和有關部委及國務院僑辦負責人的關懷,得到了廣東省委、省政府和廣大僑胞、港澳同胞的大力支持,如醫院的門診樓――英東樓就是由已故全國政協副主席、暨南大學副董事長霍英東先生於1984年出資100萬美元捐建的,腫瘤科放療樓是由秘魯僑領戴宗漢先生捐建。

創建25年以來,醫院始終貫徹“面向港澳、面向海外”的建院方針,經歷創業、探索、磨礪、發展的歷史階段,取得了長足進步,現在已發展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功能於一體的面向海內外開放的綜合性現代化醫院。

醫院1989年起連續被省衛生廳授予“廣東省文明醫院”稱號;1994年被衛生部評為“三級甲等醫院”;1995年被經WHO(世界衛生組織)評為“愛嬰醫院”,同年被廣東省委、省政府表彰為“廣東省文明單位”;1996年被廣東省衛生廳評為“廣東省糾正待業不正之風先進單位”;1998年被廣東省衛生廳評為以病人為中心的“百家文明醫院”。醫院於2000年4月通過了台灣慈濟骨髓中心的現場評估,成為該中心的定點移植單位;2001年4月,與李嘉誠基金會合作,成立關心晚期癌症病人的慈善機構----寧養院;同年收購廣州氮肥廠職工醫院,成立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圃分院;2006年初,與民營資本合作建立“廣州華僑醫院濟慈分院”。

目前醫院已成為廣州、珠海、東莞、中山、佛山、南海、順德、珠海等周邊區市以及內地各省、地區的醫療保險指定就診醫院,自2002年起已經與東莞市醫療保險實施線上結算。

科研方面

在科研方面,先後獲得省部級以上課題758項,獲國家、部省級成果獎84項,國家教委、衛生部、省科技進步獎100多項。

技術力量

醫院技術力量雄厚,有眾多醫療項目已達國內或國際先進水平。如醫院開展的異種表面角膜鏡片術,自體、異體骨髓移植、腎臟外科手術、腎移植、內窺鏡鼻竇手術、內窺鏡技術進行消化道疾病的診治、腹腔鏡外科手術、心理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失語症的治療、巨大型肝癌切除、人工晶體植入、顱內腫瘤摘除、顱腦外傷治療、介入放射診療(心血管疾病及腫瘤)、心臟冠脈搭橋術、小兒麻痹矯治術、小兒外科、口腔整形外科技術、重症監護、新生兒疾病診治和監測、不育症的治療、愛滋病的診斷監測等診療項目均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醫院科室

暨南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暨南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五官科
口腔科
眼科
耳鼻咽喉科
耳鼻喉科
口腔醫療中心
內科
神經內科
心血管內科
消化內科
呼吸內科
血液科
血液內科
內分泌科
腎內科
內分泌代謝科
風濕免疫科
健康諮詢門診
風濕內科
外科
普外科
肝膽外科
泌尿外科
骨科
心胸外科
器官移植中心
神經外科
乳腺外科
胃腸外科
微創外科中心
中西醫結合科
中醫科
針灸科
精神心理科
精神心理科
其它科室
兒科
產科
婦科
感染科
醫學影像中心
腫瘤科
醫學影像科
皮膚性病科
麻醉科
老年醫學中心
美容整形外科
康復科
急診科
臨床醫學檢驗中心
病理科
產前診斷中心
介入與血管科
超聲科
危重病醫學科(ICU)
新生兒科
危重病醫學科
碎石中心
新醫針挑科
體檢中心
疼痛科
核醫學科
特診科
特診中心
輸血科
小兒外科
傷口/造口護理門診
預防醫學保健科
校門診部
心電圖室
綜合科
延續護理服務部
寧養院

特色專科

泌尿外科泌尿外科

泌尿外科

泌尿外科是廣東省“十一五”醫學重點專科,廣東省泌尿外科專科醫師培訓基地,衛生部泌尿外科內鏡培訓教學基地。科室以微創泌尿外科新技術為龍頭,以男科學與腎移植為特色之一,設床位62張,醫生12名,其中主任醫師3名,副教授和碩士導師6名,主治醫師4名。其中獲博士學位3名,獲碩士學位7名。科室設備先進,擁有目前泌尿外科領域裡的各種先進醫療設備。泌尿外科下設四個亞專科:普通泌尿外科組、腔鏡組、男科組及腎移植組。年門診量1萬餘人次,年收容住院1000多人次,其中約10%病人來自港澳台及海外華人。
醫療特色項目
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切除術(微創手術) 採用先進的等離子設備,經尿道切除增生的前列腺組織,解除排尿困難。
經皮腎碎石取石術及輸尿管鏡碎石術(微創手術) 腰部“打孔”,清除腎內結石;從尿道進入輸尿管擊碎結石,疼痛小,是結石患者的福音。腹腔鏡手術(微創手術) 皮膚上“打孔”,治療體內疾患。不開刀,微創,疼痛小,術後恢復好。已開展手術:腹腔鏡下多囊腎去頂減壓術、腹腔鏡下腎囊腫去頂減壓術,腹腔鏡下精索靜脈高位結紮術,腹腔鏡下腎上腺腫瘤切除術,腹腔鏡下輸尿管癌根治術,腹腔鏡下腎癌根治術,腹腔鏡下腎切除術。

婦科
發展歷程
1978年經國務院決定在廣州復辦暨南大學,同時新建暨南大學醫學院並創立廣州華僑醫院(即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在創立華僑醫院的同時組建婦產科。婦產科首任科主任曾梅珍(1978.10-1984.10),隨後歷任科主任分別是黃婉華(1984.10-1986.10)、黃以萍(1986.10-1989.10)、楊望博(1989.10-1992.10)、梁榮輝(1992.10-1994.10)、黃以萍(1994.10-1996.10)、梁榮輝(1996.10-1998.10)、徐建平(1998.10-2003.11)、羅新(2003.11-2008.11),現任婦產科主任為肖小敏主任醫師、教授。
1981年底開設婦產科臨時門診對外應診,婦產科工作開始起步。
1982年初,籌建了婦產科臨時病房,同時開始收治各類婦產科病人。
1982年底正式搬入舊住院大樓(原第一軍醫大學住院樓),開設了婦產科病房,設定床位40張,開設了待產室、產房、嬰兒室並設定嬰兒床20張,從此全面啟動了婦產科專業的臨床工作,為病人提供了全方位的醫療服務。隨後增設了圍產醫學實驗室、生殖免疫實驗室、內分泌實驗室及B超診斷室等,進一步開展了婦產科臨床診療、預防保健和衛生宣教等一系列工作。多年來各項醫療指標均居全院前列。
1985年經國家教委批准為婦產科碩士學位授予點。
1986年初,婦產科被評為暨南大學先進集體,並代表我校出席廣東省召開的精神文明代表大會。
1987年住院部搬入現址,婦產科的各項工作得到進一步完善及發展。
1990年被國家教委批准為婦產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1994年醫院等級評定達標,按三甲醫院的要求,婦產科成立了二級學科,即婦科、產科及計畫生育科。
1995年婦產科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改造,建立了愛嬰區,實行母乳餵養和母嬰同室,創建愛嬰醫院,同時規範了各種規章制度,使醫院順利通過愛嬰醫院的評審。
2002年創建圍產醫學中心,由王自能教授擔任首屆主任。
2007年創建產前診斷中心,由李瑋璟擔任主任。
教研狀況
婦產科集醫療、教學、科研於一體,現設有婦科(含普通婦科、婦科腫瘤、盆底支持組織鬆弛與婦科泌尿學)、產科(含圍產醫學專業組和產前診斷專業組)、生殖內分泌與計畫生育三個三級學科。已培養碩士生40餘人,博士生20餘人。現有床位,婦科34張,產科52張,新生兒科15張,生殖內分泌與計畫生育8張。全科在職人員共86人,其中正高職6人,副高職10人。 博士10人,碩士9人。近三年平均每年收治病人約5000人次,婦科手術約1900台,年分娩量超2500例,年門診量超過80000人次。

創建婦產科以來,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發展至今,在婦科方面設有普通婦科、婦科腫瘤、創傷與修復婦科、內分泌婦科、婦科內窺鏡(腹腔鏡宮腔鏡陰道鏡)、婦科微創技術(三鏡、三刀[超聲道、利普刀、射頻自凝刀]和多彈頭射頻消融技術)、B超介入治療子宮疾病等; 在產科(含圍產醫學專業和新生兒專業)方面有孕前咨尋、產前診斷、宮內治療、產科危急重症的救療、妊娠併發症及合併症的監護和治療、分娩鎮痛及導樂分娩;新生兒出生缺陷病的篩查、智力篩查、新生兒撫觸和游泳等。

在生殖內分泌與計畫生育方面有結紮節育術後併發症的診治、IUD避孕效果及副作用研究、復孕及不孕症的診療、臨床助孕技術、生殖健康、圍絕經期雌激素替代治療及其保健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潛在的婦產科已發展成分門別類,門類齊全的全方位服務的婦產科特色專科模式。建科以來曾先後派出10名婦產科年輕醫生、護士到美國、德國、日本及港澳地區進修學習,自1990年開始,接收來自德國Hannover醫科大學及其他德國醫科大學的醫學生到我科臨床實習。自1998年以來先後有5人次出席國際學術交流會。至今已主編著作10部,副主編著作2部,參編著作15部,合著1部。共發表不同層次的專業及教學論文300餘篇。曾獲得國家衛生部、國務院僑辦、中國優生科學協會、廣東省衛生廳、廣東省科協等獎項。省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及衛生廳科技進步三等獎共7項。多年來共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務院僑辦基金、廣東省衛生廳基金、廣東省科協基金、“211工程”立項基金、暨南大學科研基金等多項科研基金,總計經費約三百多萬元,開展科研項目數十項。
手術和服務項目
婦科:普通婦科手術,如腹式全子宮切除術(筋膜內和筋膜外)、治療先天性無陰道的腹膜或乙狀結腸代陰道手術及其他常規手術等;腫瘤婦科手術,如宮頸癌根治術、保留子宮的宮頸癌子宮頸切除術加腹腔鏡下或腹膜外盆腔淋巴結清掃手術、卵巢癌腫瘤細胞減滅術及陰道癌根治術等;陰式手術,如非脫垂(大)子宮陰式切除術(筋膜內和筋膜外)、經陰道前後穹窿子宮肌瘤剔除術、生殖道損傷修補及成型術等;婦科泌尿手術,如膀胱脫垂修補術、尿道摺疊術、輸尿管植入術、無張力尿道懸吊(TVT、TVT-O、TOT、IVS等)術、盆底結構損傷及生殖道膨出的前路和後路吊帶(Sling)加補片(Mesh)手術等。

產科:孕前/產前諮詢、高危妊娠剖宮產(腹膜內及腹膜外)、陰道助產(產鉗和吸引器助產)、導樂分娩、新生兒撫觸、新生兒游泳。

產前診斷中心:分子、細胞學與形態學產前診斷與諮詢、早孕期(孕11-13周)唐氏綜合症和妊娠高血壓綜合徵、宮內發育遲緩風險篩查評估、羊水穿刺、臍靜脈穿刺及絨毛穿刺,胎兒貧血宮內治療、雙胎輸血綜合徵宮內治療、胎盤腫瘤宮內介入治療,部分胎兒異常宮內治療。

計畫生育:不孕不育、生殖內分泌失調導致的閉經、功能性子宮出血、更年期綜合徵等的診療。各種節育避孕手術、輸卵管吻合、輸卵管植入、畸形子宮的矯正術等治療不孕症的手術。 內窺鏡:陰道鏡檢及陰道鏡下LEEP刀宮頸電切術;B超介導下射頻自凝刀治療子宮疾病;宮腔鏡下子宮內膜電切除、子宮縱膈切除術、息肉或肌瘤切除術等;腹腔鏡下卵巢切除術、急診宮外孕手術、輸卵管結紮或吻合術、腹腔鏡—陰式子宮全切術(LAVH)、腹腔鏡下子宮鏇切術(LAH/CISH)、雙穿刺孔超聲刀子宮切除術及腹腔鏡下宮頸癌/宮體癌根治及淋巴清掃術等。

風濕內科
我院是廣東省最早設立風濕免疫科的醫院之一,現設有病區、專科門診、實驗室。全科包括副教授、博士1人,主治醫生1人,研究生4人,其中碩士生導師1人。周毅副教授為廣東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常委、廣東中西醫結合學會風濕病學會常委、廣東省健康教育學會理事。

風濕病是一組以侵犯骨、關節及周圍軟組織(如肌肉、肌腱、滑囊、筋膜和神經)為主的疾病,它可以是全身性的(紅斑狼瘡、類風關、硬皮病、血管炎),也可以是局限性的(骨增生、滑囊炎),但絕大多數屬自身免疫病。
本專科主要致力於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風濕性關節炎、骨關節炎、痛風、骨質疏鬆、銀屑病關節炎、Reiter綜合徵、結核性關節炎等各種骨關節病以及系統性紅斑狼瘡、多發性肌炎、皮肌炎、血管炎病、硬皮病、乾燥綜合徵、白塞病、混合性結締組織病、Still病等的診斷與治療。

全體醫護人員在長期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具備了較強的專業技術水平,為眾多海內外患者解除了病痛,使之獲得良好的生活質量。我們將繼續以專業的醫術、崇高的醫德全心全意為廣大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
是廣東省最早設立風濕免疫科的醫院之一,現設有病區、專科門診、實驗室。全科包括副教授、博士1人,主治醫生1人,研究生4人,其中碩士生導師1人。周毅副教授為廣東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常委、廣東中西醫結合學會風濕病學會常委、廣東省健康教育學會理事。

風濕病是一組以侵犯骨、關節及周圍軟組織(如肌肉、肌腱、滑囊、筋膜和神經)為主的疾病,它可以是全身性的(紅斑狼瘡、類風關、硬皮病、血管炎),也可以是局限性的(骨增生、滑囊炎),但絕大多數屬自身免疫病。本專科主要致力於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風濕性關節炎、骨關節炎、痛風、骨質疏鬆、銀屑病關節炎、Reiter綜合徵、結核性關節炎等各種骨關節病以及系統性紅斑狼瘡、多發性肌炎、皮肌炎、血管炎病、硬皮病、乾燥綜合徵、白塞病、混合性結締組織病、Still病等的診斷與治療。全體醫護人員在長期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具備了較強的專業技術水平,為眾多海內外患者解除了病痛,使之獲得良好的生活質量。我們將繼續以專業的醫術、崇高的醫德全心全意為廣大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

設備方面

醫院裝備有全身CT、磁共振成像系統(MR)、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DSA)、ECT、彩色B超、伽瑪刀治療系統、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彩色都卜勒、內窺鏡系統、電子顯微鏡鈷60高壓氧、體外震波碎石機等先進的設備,為臨床、教學、科研的開展提供了保證。

人才培養

暨南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暨南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暨南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作為暨南大學最大的臨床醫學教學基地,擁有臨床醫學博士後流動站,臨床醫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及內科學、眼科學、婦產科學、醫學影像與介入放射學等四個二級學科博士授權專業。骨科是廣東省小兒麻痹後遺症矯治中心和全國三項康復工作先進單位。

2004年1月醫院掛牌成立暨南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實行“一套人馬,兩塊牌子”的管理形式,承擔著臨床醫學、口腔醫學、中醫學、護理學等四個專業的臨床教學,培養醫學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後等多層次的高級臨床醫學人才。為進一步突出僑校特色,充分滿足海外華僑學生及外國留學生來我校學習的需要。

我院自2001年6月起承擔了暨南大學國際學院臨床醫學專業教學任務,所開設的各類專業課、專業基礎課均採用英語原版教材進行全英文教學,同時實行標準學分制,在課程設定及教學管理上與國際接軌。醫院教學條件不斷改善,於2005年9月建成了華南地區首家“醫學模擬教學中心”,引起了海內外醫學教育界的普遍關注。
在開展正規學歷教育的同時,醫院積極開展繼續醫學教育、臨床醫生進修及全科醫生、社區護士培訓工作。近年來,舉辦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學習班48期,其中國家級33項,省級15項,共培訓3871人次;作為全科醫生和社區護士培訓基地,醫院已為天河區、黃埔區、花都區培訓全科醫師432人,培訓社區護士382人。

發展展望

暨南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暨南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為了更好地貫徹“兩個面向”方針,方便華僑、港澳台同胞回國治病,醫院在鞏固本地自有病源的同時,針對海外、港澳同胞等醫療市場制定了相應的中長期規劃。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經反覆醞釀、科學決策,醫院提出了未來發展的指導思想:質量為本;服務至上;不斷創新;發展特色;培養人才;科學管理。發展目標是:培育醫院的競爭力,創建一流的醫院文化,打造現代化、國際化、人性化醫院。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醫院實施了一系列配套改革措施,大幅調整學科發展思路和經營策略,在投資戰略上也創造性地提出:抓住時機,更新思維,選準方向,跨躍式發展,儘快縮短與同級醫院的差距;採用超常規投入的辦法擴大再生產及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財務預算與規模投資相配合,合理調節運作資金,並有計畫、分步驟地組織實施。這一戰略決策已使醫院的面貌日新月異,為醫院的後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質量、效益、效率、落實是一切工作的落腳點。醫院即將興建7.2萬平方米的新住院大樓,數位化、網路化醫院建設正在實施,高起點、高水平的醫療設備正加緊投入;大興人才培養和學術梯隊的儲備工程正在全面推進。

展望未來,任重而道遠,醫院將繼續深化改革,在生存中求發展,在發展中求創新,在創新中求完善,尊重知識,培養人才,打造更多精、尖、強的醫療特色專科,秉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努力建設成一所為社會提供更優質服務的現代化醫院。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始終不渝朝著努力的方向奮進!

廣東省三級甲等醫院一覽

三級甲等醫院簡稱三甲醫院,是中國大陸對醫院實行“三級九等”的劃分等級中最高的一級。考核的主要項目包括醫療服務與管理、醫療質量與安全、技術水平與效率,民營醫院也可以參與等級評定。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依照《醫院分級管理辦法》中的條例進行判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