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為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強化交通集散功能,提升交通服務水平,促進“宜居重慶”建設,重慶市委三屆三次全會提出了實施暢通工程、建設“暢通重慶”的決定。
2008年11月19日,重慶市召開“暢通重慶”建設動員大會,全面啟動“暢通重慶”建設,提出要以解決主城擁堵為重點,以構建骨幹交通網路為基礎,陸運、水運、空運並舉,規劃、建設、管理並重,努力把重慶建設成全國最暢通的城市之一。
意義
新的歷史時期,按照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314”總體部署,重慶肩負著建成西部地區的重要增長極、長江上游地區的經濟中心、城鄉統籌發展的直轄市的光榮使命。
如今,我市各類生產要素集散需求空前增大,交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特別是主城區交通擁堵日益嚴重,主城以外區縣(自治縣) 對外交通聯繫的需求急迫。
如不迅速解決這些問題,將影響既定目標的實現。建設“暢通重慶”,既是提高城市營運效率的迫切需要,又是城市節能環保的重要內容,也是營造良好商務環境、展示重慶新形象的必要舉措。
全市各級各部門務必從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高度,充分認識建設“暢通重慶”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戰略作用,將“暢通重慶”建設作為全市的“標誌工程”、“民心工程”,著力改善重慶與外部的時空格局,迅速搭建資源要素快速集散的基礎平台,努力滿足人民民眾暢通安全出行的熱切期盼,推動我市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
基礎
暢通,是現代城市和開放系統的基本屬性。車暢其道、貨暢其流、人暢其行,有利於各種資源要素的合理流動,有利於體現經濟發展和社會運行中的人文關懷。直轄以來,我市著力破解交通瓶頸制約,水、陸、空立體交通體系建設全面提速,建成了“一環七射”高速公路網、“五幹線二支線”鐵路網、“一乾兩支”高等級航道和“一大二小”機場格局,主城區快速路網和軌道交通建設紮實推進,為生產要素集散、城市形象提升、方便市民出行奠定了基礎。
我國正處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面臨著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帶來的一系列新矛盾新課題。在新的歷史階段,暢通重慶是全面加強城市建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基本內容之一,是以暢通促進重慶城市和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先導性、基礎性戰略工程。
總體目標
建設暢通重慶,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陸運、水運、空運並舉,堅持規劃、建設、管理並重,加快西部地區重要交通樞紐和長江上游航運中心建設,加強道路交通綜合管理,形成層次分明、銜接順暢、安全高效的交通格局,努力把重慶建設成為全國最暢通的城市之一。目標任務是:
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高速公路網建設
加快外環、萬雲、水武、彭武、彭黔、石忠等高速公路建設,確保到2012年,基本建成“二環八射”高速公路網,通車裡程達到2100公里,實現除城口縣以外的39個區縣(自治縣)通高速公路。加快“三環兩射四出口”前期工作,在2012年前新開工1000公里高速公路。
鐵路網建設
加快我市境內的襄渝二線、宜萬鐵路和鐵路貨櫃中心站等項目建設,開工蘭渝鐵路、渝遂鐵路二線、渝懷鐵路二線、渝利鐵路、渝黔鐵路新線、成渝城際鐵路、渝萬城際鐵路,確保到2012年,基本建成“一樞紐七幹線二支線”鐵路交通網,形成1500公里運營里程,複線率達25%,電氣化率達100%。依託既有鐵路和在建鐵路,推進主城與城郊結合部鐵路公交化,力爭到2012年,建成主城環線一期(菜園壩——江津小南海)、市郊三射線一期(主城——合川)、四射線(主城——長壽——涪陵)和六射線(小南海——江津),鐵路公交化運營里程達到211.9公里。
航道建設
提高航道通行能力,四級及以上航道里程達1400公里;貨櫃吞吐能力達500萬標箱,實際吞吐量達200萬標箱,到2012年基本建成長江上游的航運中心。
航空設施建設
建成投用重慶江北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黔江舟白機場,開工建設巫山機場。到2012年,旅客年吞吐量達到25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達到45萬噸。
建設附屬設施
加快快速路網、跨江橋樑和穿山隧道建設,從根本上解決主城跨越兩江與穿越兩山的交通瓶頸問題,增強主城16個組團之間的交通聯繫。改善主城路網結構,加大老城區支次道和背街小巷改造力度,渠化改造一批重要道路平交口,提高通行能力。完善人行設施建設,提高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適性。確保到2012年,主城區快速路網通車裡程達492.66公里,路網密度和人均道路面積等指標基本達到國家A類一等暢通城市水平,基本消除周期性堵點。
建設交通網
建設軌道一號線(大學城——朝天門)、三號線(二塘——江北機場)、六號線(上新街——禮嘉),確保到2012年,實現軌道通車裡程116公里。開展軌道二、三、六號線延伸的前期工作,在2012年前開工軌道二號線延伸線(新山村——魚洞)、三號線延伸線(二塘——魚洞)、六號線延伸線(禮嘉——北碚、上新街——茶園),基本形成軌道交通骨架。
建設換乘樞紐
推進主城60個公交站場建設。確保到2012年,公交站場面積達148萬平方米,公車輛進場率達60%以上,解決公車輛占道停車等突出問題。加快對外交通與市內公交換乘樞紐、長途公路客運與市內公交換乘樞紐、軌道交通與地面公交換乘樞紐等三類換乘樞紐建設,提高公交換乘能力和效率。
提升交通管理水平
加強公交服務管理
加快推進主城區公交體制改革,在“公司化、公交化”改革的基礎上整合重組。合理配置公交運力,最佳化調整主城區公交線網,降低線路重複率,提高線網覆蓋率,增強公交線網與軌道交通的接駁,促進公交線路向外分流。建立科學的調度機制,不斷提高公交客運行業的管理和服務水平,提高車行時速和準點率。發展適應小區道路的小型、短途公交。建立合理的計程車投控機制,整治非法營運車輛。合理布局加油站、加氣站,保障油、氣供應。加強對計程車駕駛員的培訓教育,不斷提高計程車服務水平。
加強道路交通綜合管理
以實施秩序規範工程、設施規範工程、生命工程、智慧型交通工程、道路暢行工程、宣傳教育工程、公交最佳化工程等“七大工程”為載體,推進道路交通綜合管理。加快交通管理智慧型化系統建設,完善道路標誌標線、交叉口紅綠燈系統、電子警察系統、交通誘導系統、視頻監測系統、電子監控系統等交通管理設施,擴大交通信息採集設施覆蓋面。建立城市道路交通狀況定期分析報告制度,加強對城市道路、機動車保有量、居民出行量等情況的分析研究。採用單向、微循環等模式,科學合理組織交通,減少交通衝突點,提高路口通行能力。提高應急處置能力,依法推行輕微損失交通事故自行協商處理制度,提高交通事故快處率。建立交通事故快速索賠中心和事故、故障快速搬移隊伍,實現快速處理和快速理賠。推進交通秩序整治活動常態化,突出整治重點,開展集中攻堅,堅決查處賴站、橫穿公路、違法駕車、酒後駕車等行為。加強對商業中心區交通組織方式的研究,挖掘潛力,最佳化管理,提高道路資源的過載能力。
加強停車秩序管理
加強停車場規劃管理,認真落實公共停車位數量,加大對違法挪用公共停車樓(場)行為的查處力度。適度從緊對臨時占道停車的審批,嚴格禁止在主幹道上設定占道停車位。改革停車收費制度,建立分時段停車差別收費制度,減緩尖峰時段的交通擁堵。建立地面停車與地下停車收費差別制度,引導車輛進入地下停車場。研究中心商業區停車收費辦法,合理調控進入中心商業區的車輛數量。加強對配建停車資源與車輛數量增長關係的研究,適時推出財政專項投資建設公共停車場、地下人防工程停車場功能利用方案。
加強市政設施維護管理
加強對城市道路、人行設施及其附屬設施的維護管理,加大對橋樑、隧道和高邊坡等安全設施的巡查力度,建立定期安全評估制度,及時發現和排除交通安全隱患。規範地下管網拆遷、建設,嚴格道路占道開挖管理,科學安排占道開挖時序和臨時交通組織方案,嚴控占道時限和占道範圍,對違規占道行為要加大查處力度,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城市交通的影響。
加強安全文明宣傳教育
深入開展交通安全文明宣傳和文明交通知識普及活動。要豐富宣傳形式,充分利用網際網路、簡訊等現代信息手段,及時播發交通信息和安全常識。電視頻道要開辦“交通陋習評論”、“違章行為曝光”欄目,譴責交通違法和不文明行為,不斷提高市民交通法治意識、安全意識和文明意識,培養良好習慣,使文明出行漸成風氣,交通秩序明顯改觀。
強化體制機制保障
強化組織領導
成立暢通工程建設領導小組,下設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交通秩序整治兩個辦公室。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辦公室設在市建委,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市政委、市交委等為成員單位,牽頭負責“暢通重慶”硬體建設,制訂《暢通重慶建設規劃》和年度計畫,負責組織協調和指導考核。交通秩序整治辦公室設在市公安局,市委政法委、市市政委、市交委等為成員單位,負責制訂《暢通重慶道路交通綜合管理實施方案》和《暢通重慶道路交通綜合管理五年工作計畫》,協調指導、督促檢查、信息反饋、考核驗收軟環境建設。各區縣(自治縣)黨委、政府和市級有關部門,要加強協作,密切配合,切實有效推進各項工作。
強化資金保障
多渠道籌集資金,保障“暢通重慶”順利實施。積極爭取國家資金,確保鐵路、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順利推進。各級財政要加大對“暢通重慶”的專項投入,市財政稅收中安排專項資金用於“暢通重慶”建設。加大對市級投融資單位的政策扶持,不斷增強投融資能力,充分發揮市級投融資單位在“暢通重慶”建設中的骨幹作用。對按照“市、區縣(自治縣)共建”模式建設的項目,市級負責重點工程建設,區縣(自治縣)負責征地拆遷。積極拓寬投融資渠道,廣泛籌集社會資本,有序引導其參與“暢通重慶”建設。
強化政策支持
“暢通重慶”建設項目全部列入市重點工程,並享受相關政策優惠。對“暢通重慶”建設項目,優先保證年度拆遷指標,優先保證土地供應指標,優惠實施行政事業性收費和經營性收費。建立城市地下空間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合理開發城市地下空間。有關部門要支持“暢通重慶”建設項目,開闢綠色通道,簡化行政審批,提高審批效率,為“暢通重慶”建設保駕護航。
強化工作創新
突出“暢通重慶”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中的優先地位,統籌規劃,最佳化布局,科學管理,協調推進。整合各方資源,加強關鍵性技術研究和攻關,為“暢通重慶”硬體、軟體建設提供技術和方案支持。建立“暢通重慶”建設動態調節機制,結合城鄉發展態勢,及時調整和完善工作措施、方法。
強化監督考核
從2008年開始,將“暢通重慶”納入對全市各區縣(自治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市級有關部門和單位領導幹部的績效考核內容。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要會同市建委、市公安局,加強對“暢通重慶”各項任務的監督、檢查,及時通報監督檢查結果。對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市委、市政府給予表彰通報;對工作推進不力、不能如期完成任務的,將視情況啟動問責程式。各地各部門要根據本地區、本單位所承擔的任務,落實責任,量化標準,督查到位,確保落到實處。
打造“4小時重慶,8小時周邊,半小時主城”。會議提出“暢通重慶”建設目標:建成大西南綜合交通樞紐,到2012年實現高速公路市內4小時通達,周邊省會城市8小時通達;2015年實現鐵路周邊省會城市4小時通達,長三角、珠三角、東南亞8小時通達;長江黃金水道成為西部內陸出海主通道;江北機場成為國際性空港。建成“半小時主城”,到2012年,主城核心區(內環高速以內)任意兩點間的平均通行時間控制在半小時以內,主城拓展區(繞城高速與內環高速圍合區域)任意一點到核心區的平均通行時間控制在半小時以內。實現交通管理“為民、暢通、安全、文明”目標,按照國家交通管理的有關規範,到2012年,主城區全面達到大城市一等管理水平,六大區域性中心城市達到二等管理水平,其餘各區縣(自治縣)達到三等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