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戶籍
概況
![重慶模式](/img/9/286/nBnauM3X0UjN1kTN2ADM5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wAzL2I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重慶模式這一概念在2010年6月12日由七大部委聯合推出,它的優勢在於通過系統工程解決重慶房地產問題,該模式實際上分為三個部份。
公租屋
未來3年建設4000萬平方米的公租屋,可以解決100到200萬人的居住問題。
農民工戶籍
![重慶模式](/img/6/f89/nBnauM3X0MTN4EjN2ADM5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wAzL2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從2013年開始陸續引入300萬農民工進城給予重慶戶口。農民工要拿到重慶戶口,必須放棄宅基地復耕農地。這樣既為公租房提供了土地,也保證了足夠的耕地面積。
強化IT產業
加強建設IT產業集群。引入了惠普、思科等品牌企業,並做到80%的零配件在重慶本土生產,這樣就可以解決300萬入城的農民工工作問題。
政策支持
2010年8月5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宣布,重慶、北京等28個城市列為利用住房公積金貸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的試點城市,這些試點城市的公租房建設可申請利用住房公積金貸款,總額度達493億元。
![重慶模式](/img/5/0be/nBnauM3XyUDN3YjN2ADM5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wAzL2Q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按照重慶公租房建設規劃,將會在10年投資1200億元建設公租房。重慶財政局與國土房管局等部門上報給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的方案中,明確提出了爭取公積金貸款30億元。列入公租房公積金貸款試點城市,對於急需政策和資金支持的重慶公租房建設,無異於一場及時雨。
2010年7月29日,重慶市成立了全國第一個公共租賃管理局。重慶市市長黃奇帆在出席當天的掛牌儀式時稱,重慶作為西部唯一的直轄市以及城鄉綜合配套的試驗區,是進行重大民生改革的先行區,一定要做好探路的領頭羊。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齊驥也參加了此次掛牌儀式。重慶當地官員表示,一個地方政府副廳級單位掛牌,中央主管部委領導親自參與的情況實屬罕見。
規劃特點
重慶公租房規劃主要參考新加坡和中國香港公共住房建設經驗,並有所創新。根據該規劃,重慶2012年將開工建設500萬平方米公租房,年底向社會投放20萬平方米。
![重慶模式](/img/8/8f1/nBnauM3X3ADN5kjN2ADM5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wAzL4Y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作為上述規劃的一部分,6月20日,重慶西永微電子產業園區開工建設了 “西永綜保區公租房一期工程”,計畫容納居民3123戶,總人數約2萬,人均居住面積可達10平方米。除住房外,這個將於2012年內竣工的項目還包括白領公寓、員工食堂及其他配套服務設施等。2010年7月西永綜保區B區10萬平方米的公租房開工建設,2011年將再建設20萬平方米。
號稱“中國第三新區”的重慶兩江新區2010年6月掛牌成立後,公租房建設也成為了招商引資的重要手段。兩江新區投資促進局一位不願具名的官員透露,兩江新區是重慶全市最早動工興建公租房的,這既可解企業員工住宿的後顧之憂,也是吸引客商前來兩江新區洽談的優勢資源。重慶市現有21個公租房項目中,有8處位於兩江新區。
戶籍人口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羅仲偉表示,過去一段時間重慶城市化進程較慢,通過戶籍制度改革,可吸引農村人口往城市轉移,為產業成長提供充沛而穩定的勞動力,讓重慶在沿海產業往西部轉移過程中把握先機,而通過公租房等保障方式,能讓農村轉移勞動力在城市生存下來、穩定下來。
未來10年內,重慶主城區將會形成1000平方公里建成區,新增人口500萬~600萬,這些新增人口將主要分布在重慶一環和二環之間,兩江新區和西永微電子產業園等重慶產業發動機就位於這一區域。按照兩江新區的規劃,到2020年,新區內人口將從如今的170萬人增加到400萬人。
重慶市發改委一位官員表示,兩江新區新增人口中來自重慶東西兩翼的農民工最多,將達到100餘萬人。李勇也認為,重慶將通過兩江新區、西永微電子產業園區等開發區建設,加速推動重慶城市化進程,並吸引重慶遠郊區縣勞動力向主城區轉移。
兩年內300多萬轉為市民的農村居民中,大約會有1/5以上進入主城區,他們大多數都會選擇入住公租房。據悉,在8月1日重慶戶籍制度改革之後,重慶公租房的申請也將在年底前啟動。
2010年8月15日,重慶市統籌城鄉戶籍制度改革正式全面啟動,全市40個區縣、部分大中專學校和企業均設立諮詢轉戶站,為有轉戶願望的農民現場辦理轉戶申請。重慶全市807個派出所自8月1日開設戶籍改革轉戶視窗以來,已經為14111名農村居民發放了城市戶口簿,其中有2276戶農民自願進行整戶轉戶
模式的意義
“重慶模式”;主要是加大保障房的建設,而放寬商品房的管制。只要老百姓都有房子住,商品屋價格該上漲就上漲,第一次在實際操作中實現了雙軌制。另外,在保障房的分配上實行寬進嚴出。公租屋住滿五年後,才可以購買下來,而且賣掉的話也只能用經適房價格賣給政府。郎鹹平表示:我個人認為在如今的房地產形勢下,只有重慶模式才能拯救中國房地產。如果推動重慶模式,將會使我國房地產市場逐漸穩定,我們的股票市場也將慢慢水漲船高。
富士康實例
位於重慶市沙坪壩區的西永微電子產業園區,規劃面積30平方公里,是重慶市“十一五”期間重點建設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預計到2010年為止,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投資80億元,產業投入80億美元,實現年工業銷售值800億元。
![富士康重慶產業基地](/img/2/0bc/nBnauM3X2QTM4IzN2ADM5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wAzL0E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2009年8月4日,富士康重慶產業基地簽約落戶西永微電子產業園。而早在2007年6月,全球IT硬體巨頭惠普已捷足先登,成為該園區引進的第一家世界500強企業。
2010年8月,來到重慶整整一年後,富士康終於決定卸下“企業辦社會”的沉重包袱,富士康重慶分公司人士承認,他們已經決定改變原來在生產基地內自建生活區的方案,職工住宿問題將由政府提供的集體宿舍和公租房解決。
車間和宿舍只有一牆之隔,日復一日的工作和生活都在半封閉的廠區里,這就是廣為外界所詬病的“富士康管理模式”。2009年簽約重慶西永微電子產業園之後,富士康一直按照其深圳生產基地的建設模式,繼續大建生活區,就在幾個月前富士康重慶基地投產之際,他們向媒體發放的新聞資料中,仍宣傳其生活區將由近20幢綠化宿舍小區組成。
今後富士康重慶基地的員工將生活在廠區附近由政府規劃興建的社區中。宿舍,距富士康廠房不遠處,兩處公租房小區日前已動工建設,按照估算,西永保稅區公租房和集體宿舍建成後,可以基本滿足富士康等微電子產業園區內企業員工的居住需求。
重慶社科院區域經濟研究中心李勇研究員表示,富士康放棄生活區建設,與重慶公租房建設和戶籍制度改革兩大創新舉措相繼推行關係密切,後兩者將極大提高重慶的產業競爭力。
新版圖書
![重慶模式](/img/4/19a/nBnauM3XzUDMyUzN2ADM5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wAzL3M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書 名: 重慶模式 作者:蘇偉
出版社:中國經濟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1年1月1日
ISBN: 9787513601344
開本: 16開
定價: 42.00元
內容簡介
《重慶模式》從十個方面對“重慶模式”進行了權威解讀,第一次把“重慶模式”整體地呈獻給讀者。自從薄熙來主政重慶以來,重慶的一系列新政,引起了國內外的強烈關注,國內外媒體和專家學者紛紛解讀“重慶模式”。
圖書目錄
序論 中國發展的新起點、新轉折與新模式
一、對“重慶模式”概念的說明
二:“重慶模式”產生的歷史背景
三:“重慶模式”的主要內容
四:“重慶模式”的特點與意義
五:“重慶模式”的人格因素
第一章 綱舉目張——以胡錦濤總書記的“314”總體部署為工作總綱
一:“314”總體部署是“高瞻遠矚的國家戰略
二:我來重慶的根本任務
三:成後來之上之事,須非同尋常之舉
第二章 “打黑除惡”——以掃蕩黑社會為肅貪反腐、扭轉黨風和社會風氣的突破口
一、重慶“打黑”引發海內外關注
二、重慶“打黑”是人民民眾的迫切要求
三、雷霆萬鈞“打黑除惡
三、重慶“打黑除惡”的影響和意義
第三章 “唱讀講傳”——以弘揚“紅色文化”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抓手
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一個根本性矛盾
二:“唱讀講傳”是精神文明領域中的“一整套建設方針
三:“唱讀講傳”的重大意義
第四章 “三大洋戰略”——以建設內陸大開放戰略高地為最大動力
一、不開放是最大問題,擴大開放是最大動力——內陸大開放的指導思想
二、建立內陸大開放平台
三、暢通周邊、暢通全國、暢通“三洋”——內陸大開放通道
四、一頭在外一頭在內——內陸大開放產業模式
五:“世界是可以重組的”——內陸大開放方法論
六、內陸大開放是突破性創新
第五章 “五個重慶"——以打造國家中心城市為戰略目標
一:宜居重慶
二:暢通重慶
三:森林重慶
四:平安重慶
五:健康重慶
六、建設“五個重慶”,打造國家中心城市
七:“五個重慶”建設——科學發展觀的重慶實踐
第六章 解“二元方程"——以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與發展為主線
一、統籌城鄉發展是實現科學發展的關鍵
二、城鄉統籌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對重慶絕對是個挑戰”
三、“重慶城鄉統籌找到一條通途”
第七章 “三駕馬車”——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經濟成分共存為最優組合
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必須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二:“渝富模式”——推動重慶國有企業大改革、大改組、大發展
三、民營經濟與國有經濟共同大發展
四、外資經濟突破式發展
五、重慶經濟發展模式意義深遠
第八章 民生導向——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
一、薄熙來的民生觀
二:“民生導向”的“重慶模式”代表了中國發展新階段的發展路子
三、重慶要做好十件民生大事
第九章 “三項活動"——以創新黨的作風建設為靈魂
一、以“三進三同”為代表的創新型黨的作風建設是“重慶模式”的靈魂
二、黨風、政風不振——開展“三項活動”的重要背景
三:“三項活動”——重慶市作風建設的重大創新
四:“三項活動”有力促進了重慶統籌城鄉發展
五:“三項活動”的作風建設創新意義
第十章 中國戰略轉型對重慶的期盼
一、“唱紅打黑”不是文革模式,而是有效的法治模式
二、“重慶模式”對於未來改革具有典型意義
三、以民生為導向重整經濟發展戰略
四、處理好重化工業化與生態建設的關係
五、為全體人民,包括農民,建立社會保障
六、進行社會主義民主的實驗
附錄“重慶模式”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蘇偉與西歐
共產黨宣傳和媒體負責人聯合考察團座談紀要摘錄
模式意義
對於戶籍制度改革和公租房建設“雙輪驅動”,以吸引產業轉移推動城市化進程的整體策略,重慶市市長黃奇帆做過一番總結,重慶要轉變城市開發模式,加強開發區的社會管理,實現工業園區與城市的無縫銜接,使園區、工廠、城市社區融合在一起。
“我們希望讓進城務工人員走出廠區就能進入社區,融入城市,並享受市民同等待遇,真正成為城市居民,從此安居樂業。”黃奇帆說。“我們要建立一系列制度來保障農民利益,保證讓他們進城後不會生活在貧民窟”。重慶市發改委主任楊慶育表示。基本政策是,政府將允許轉戶農民暫時保留宅基地、承包地、林地的使用權和收益權,而城市養老、醫療、教育等保障也將陸續跟上。
![重慶模式](/img/2/fc8/nBnauM3X0gjM1QTO4UjN5IjN5QTMwUjNwUjM0QTNwAzMxAzL1YzLyM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