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普陀山普濟禪寺
該寺是宋神宗元豐三年,即公元1080年,在原“不肯去觀音院”基礎上改建,朝廷賜名為“寶陀觀音寺”。明、清兩朝,本寺經過三次興廢。明洪武十九年,即公元1386年,倭寇騷擾海疆,普陀山寺殿僧徒、佛像被移至寧波棲心寺,就是現在的七塔寺,至明正德十年,即公元1515年由僧人募資修復。明嘉靖三十二年,即公元1553年,倭寇又犯沿海,又遷普陀山佛像於鎮海招寶山,隆慶六年,即公元1572年起,再次興復,朝廷撥金重修,賜名“護國永壽普陀禪寺”。清康熙八年,即公元1669年,本寺被荷蘭侵略者搶劫一空,僧眾被迫第三次內遷。康熙二十三年,海疆平靜,僧眾陸續回山。康熙三十八年即公元1699年,朝廷再次賜金重建,並賜額“普濟群靈”。從此,該寺始叫“普濟禪寺”,一直沿用至今。這就是寺名的由來。經雍正九年即公元1731年擴建,寺院規模宏大,遂成現在的普濟寺。
普濟禪寺是普陀山中最大的寺院,供奉觀音大士的主剎。又叫前寺,建築面積為11400平方米。寺前有石牌坊、御碑亭、海印池、湖心亭等。
石牌坊,是一座四柱三門的牌坊,高近20米,柱上橫楣雕刻的雲紋與石葫蘆非常精緻。傍邊有一石碑,上面寫著“文武官員軍民人等到此下馬”。據說,這是皇帝立下的聖旨,過去官吏到此,文官下轎,武官下馬,以示對觀音大士的崇敬。顯現佛國的莊嚴氛圍。
走過石牌坊就是御碑亭,上蓋黃色琉璃瓦,金碧輝煌。它位於普濟寺正山門前,建於雍正9年,即公元1731年。內豎漢白玉玉碑,高3米,寬1.5米,碑頂刻蟠龍,這是普陀山現存碑石中製作規格最高,石質最好的一塊。此碑刻於雍正12年,即公元1734年,碑文詳載當年本山興修情況。書法精妙,石刻完美,可謂“雙絕”。
前面便是蓮花池。普陀山十二景之一“蓮池夜月”。該池古時稱“海印池”,建於明朝,原來是僧眾放生處,後因種植蓮花又得名“蓮花池”。
蓮花池中,有亭榭卓立,構建精巧,八角上翹名“八角亭”,又名“湖心亭”。。
往前就是普濟禪寺的山門。山門有三門並立,中為正山門,較高大,東為東山門,西為西山門。三門即“三解脫門”,意為“空解脫,無相解脫,無願解脫。”三門分別叫“空門”、“無相門”、“無作門”。又因為寺院多建於山林之中,也稱“山門”。它是佛界和俗界的分界線。
進入普濟禪寺。中軸線上依次為天王殿、大圓通寶殿、法堂;東軸線上為伽藍殿、羅漢殿;西軸線上為羅漢殿,其間還有普門、文殊、普賢、地藏四個配殿。堪稱“五步一樓、十步一閣”。整個布局具有清朝宮殿式的風格。如此這般排列有序,左右對稱的院落群,可使信徒有秩序地、有層次地觀賞全部寺院,以達到信仰的高潮。
天王殿,正面可以看到殿中塑著一尊大腹便便、開口常笑、身穿金色袈裟的彌勒像。有楹聯曰:“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殿兩側,分別有四尊氣宇昂然、形體魁梧、神態威武的四大天王。後面是形象高大,威武嚴肅的韋馱菩薩,為護法神。
大圓通寶殿,即觀音菩薩正殿。觀世音菩薩,悲智雙圓。從悲,觀世音;從智,觀自在。圓通無比,智慧無障。是故,觀音又叫圓通。
圓通寶殿人稱“天下圓通殿之祖”,以“活大殿”著稱於世,百人共入不覺寬,千人齊登不覺擠。大殿高21米,寬47米,進深29米,建築面積1961平方米。圓通寶殿的外觀,是單層重檐歇山頂的木結構建築,頂蓋黃色琉璃瓦,上檐為七踩斗拱,下檐為五踩斗拱,飛檐翹角,裝飾莊嚴典雅。整個大殿歷時二年才完工,具有典型的清初建築風格,而且結合了海島地形和抗風需要,在建築上有新的發展。
殿前“圓通寶殿”匾額,這是宋寧宗嘉定七年,即公元1214年皇帝所賜。從此,普陀山就被指定為世專供觀世音菩薩的道場。
殿中主佛毗盧觀音。她頭戴毗盧天冠,天冠上有阿彌陀佛像,慈眉善目,臉呈微笑,在蓮花座上結跏蚨坐,右手擎一枝平開蓮花,左手以橫臂擋胸,拇指尖頂在食指尖上,中空成圓形,其餘三指而微微分開,結大悲施無畏印。這種形象,就是“聖觀音”,又稱“正觀音”。善財童子和童女惻立兩旁。殿兩側是觀音32化身,展示了觀音在“十方世界”以不同身份出現的各種形象,包括神佛天王、文官武將、僧俗男女和龍、蛇、大鵬鳥等動物和擬人塑像,以顯示普度眾生的“法力廣大”。這些像是1980年重塑的,是出自中國美院雕塑系的師生和72歲高齡的民間老藝人,詹振輝等之手,造型優美,雕刻精細,姿態莊嚴逼真,表情豐富,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觀賞價值。
再往上,是法堂,也叫講堂,是演法皈戒集會的地方,建築規格僅次於主殿,內供三如來佛。以釋迦居中,東、西方教主各居左右,共供一殿,為“橫三世佛”,表示佛教中以東方為日出之處,象徵朝氣升騰,萬物生長,即為生之樂園;而西方則為日落之地,象徵萬物歸宿,以西方謝世後之淨土。整個氛圍肅穆端莊,呈示吉祥、順緣之意。
遊覽
普濟禪寺遊覽次序:海印池(御碑亭、觀自在菩薩牆)——山門——御碑殿——鐘鼓樓——天王殿——大圓通殿(毗盧觀音聖像、32座觀音應身像)——法堂——方丈殿——功德殿——齋堂、僧舍
交通:1號線、2號線在前寺(百步沙)下車即到。
門票:5元
小貼士:普濟寺、法雨寺、慧濟寺、大乘庵,每年農曆二月、六月和九月的十九日為三大香火期,期間不對舟山市民(憑身份證)免費開放。
江蘇太倉普濟寺
位置
普濟寺,位於太倉市沙溪鎮普濟街南端。
歷史
據宋代《慶元志》載:唐武后(則天)於長安三年(703)曾敕建瞿像寶塔於武安寺。唐肅宗,乾元三年(760),有一高僧簡大師率倆弟子來游武安寺,遂棲止於寺,並擴建武安寺,更名為“寶林寺”,至宋初始改為“廣安教寺”與吳郡(蘇州)的瑞光、妙嚴、明覺及萬等寺交稱為江左五名寺。
另據《吳門有隱》(道光版)及《直塘里志》所載:在北宋真宗祥符年間,有吳中魯國公,閔榮獻羅法堂一座(十八尊)於廣安教寺,並重行掘池建塔及募建寺前之橋,橋初名“香化”,亦稱“寺前”橋,至明正德年間改為三墩拱形石橋,橋名“普濟”。
至明興武十五年(1382)寺廟奉詔歸併,寺更名為“叢林寺”。昔時詩人崔華對古寺盛況有詩云:“一寺千松內,飛泉屋上行”句,描述了當時殿宇之高聳,古林森森,飛檐相接之。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拱宸大師修建,復名“廣安寺”。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直塘受倭寇洗劫,寺院被毀大半。
清康熙初,廣安寺長雲疇大師及普濟益修理殘寺,遂更名為“普濟寺”。清嘉慶年間重修,據《直塘里志》載:道光年尚有部分殿宇。在民國初鎮上遺老秦介甫記得在光緒年間殿宇受火災而毀,所剩無幾。至解放初,僅存廡屋十餘間和山門,“文革”期間,被改為民宅和工廠。
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不斷深入,為滿足廣大佛教信徒宗教生活需要,1995年6月,經太倉市政府批准恢復開放,現建有山門、大雄寶殿、三聖殿等附房,占地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000餘平方米。
僧侶
普濟寺於1996年5月,經正式登記為宗教活動場所。現有尼眾7人,聖柱法師任該寺監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