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時間貼現如果呈現兩種選擇:報酬較少但卻能較早獲得,報酬較多但卻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才能獲得,人們往往表出衝動行為,選擇儘快獲得報酬,即不理智地選擇快而少的報酬。也就是說人們偏好儘快獲得報酬,事件的主觀價值隨著距它發生的時間的增長而下降了。時間貼現引起研究者的興趣主要是因為許多社會現象,比如吸菸,酗酒,吸食毒品,賭博等上癮行為,上癮者清楚地知曉這些行為的危害,但卻以放棄長遠利益(健康、美滿的家庭、良好的社會關係)為代價,選擇即時滿足。
學術研究
非雙曲線模型族,雖然雙曲線模型族為刻畫價值隨時間流逝而下降的過程作出了貢獻,但是有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觀點。Read(2003)根據絕對延遲時間和相對延遲時間的比較,提出次可加函式模型。認為利用雙曲線型函式來刻畫時間貼現現象並不恰當,在利用它對實驗數據進行曲線回歸時,人為的設定了回歸曲線的類型,丟失了某些重要信息;相反應該弱化回歸曲線的具體形式,採用形式更靈活,適用範圍更廣的次可加函式來描述時間貼現現象。眾所周知,硼究者們提出的類雙曲線函式族幾乎都是下凸函式,而下凸函式是次可加函式的一個子族,也就是說次可加函式
必須滿足額外的條件才能成為下凸函式。所以次可加函式包含的範圍較之下凸函式更寬泛。
在對實驗數據進行回歸時,相對於利用次可加函式作為回歸曲線,人為的採用下凸函式很可能丟失掉數據中的寶貴信息。Rubinstein(2003)分析了相關的實驗證據,認為那些用來反對常數貼現率的實驗數據同樣可以用來拒絕雙曲線貼現函式類,他進一步認為基於相似關係的三階段決定程式就能恰當的解釋時間貼現現象。人們在近期得到的價值和需要等待更長時間得到的價值之間作出選擇時,常常對價值和延遲時間分別進行比較,力圖找出兩個價值、兩個延遲時間內的相似性,然後利用這兩種相似性進行決策。針對以往的大量研究集中在孤立的比較兩個發生在不同時間,具有不同價值的結果,提出結果序列偏好模型。將待選擇的結果放在由個體行為帶來的一系列相互影響的結果之中來考慮,認為在由行為結果組成的框架中,個體往往更有耐心,能夠等待更長的時間。
反對雙曲線模型族的觀點恰好反映了用數學模型來描述時間貼現現象的尷尬。所有支持雙曲線模型族的證據都來自不同被試、不同價值的實驗數據,它們從不同的角度對時間貼現現象進行描述。雖然它們都具有統計學意義(即具有統計顯著性),然而,所有這些證據都忽視了:用數學模型來擬合實驗數據只是在雜亂的實驗數據中尋找規律的一種探索性方法,僅僅是對時間貼現現象的描述,只能說明時間貼現現象是這樣,而不能說明時間貼現現象為什麼是這樣。這也是時間貼現的數學模型結論莫衷一是的原因。
心理機制
所以需要對隱藏於行為背後的心理機制加以探討。目前對時間貼現現象的心理機制主要有下列幾種觀點。有研究(Green&Myerson。1996)認為時間貼現與記憶有因果關係,延遲兌現報酬的時間相當於記憶保持的時間,延遲時間越長,記憶保持的時間也越長,就越可能發生遺忘,所以發生時間貼現現象。通過對個體在選擇情景中的認知過程進行分析,Kahneman和Tversky提出了前景理論,認為相同的選擇項用不同的形式表示出來,會影響人們的選擇偏好。
另外,比較有影響的還有的觀點,他認為框定效應導致參考點的不同設定,從而對時間貼現現象有影響。當要求個體在立即與延遲的報酬中進行選擇時,採用不同的問題表述方式可以改變個體思考問題時的參考點,進而影響了主觀價值隨時間發生變化的過程。然而。
這些對時間貼現現象心理機制的探討僅限於此:注意和記憶對時間貼現現象有影響,並未涉及更深層次的探討。此外還有從對事件的認知出發的認知情感理論和解釋水平理論。與此相比,較多的研究討論了時間貼現的特殊現象,比如稍後將要介紹的時間貼現現象與機率貼現現象的關係,延遲兌現與提前兌現時間貼現不對稱現象。這可能是因為時間貼現現象貌似簡單卻隱含了複雜的心理機制,目前的研究積累還很薄弱;相反,借鑑其它相似的現象的研究成果,從個別的現象入手,探討某種具體的時間貼現現象相對容易。而且,很多研究人員把對時間貼現現象的研究作為了解個體行為抉擇理論和了解人類對時間的加工機制的一條捷徑,更偏重於行為抉擇理論的研究和對時間加工機制的研究,所以導致了時間貼現現象心理機制研究的薄弱。
相互關係
時間貼現與機率貼現,在探討時間貼現的原因時,研究者發現面對事件延遲發生和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事件發生機率不確定時,人們表現出相似的行為:個人對事件的價值量估計隨著時間的流逝和事件發生機率的減小而下降。面對抉擇情景時,抉擇者將延遲時間與事件發生的機率都看作風險因子,實際得到報酬的可能性越小,個體面臨的風
險就越大。一方面,延遲意味著等待的時間越久,就越有可能發生某些事件阻止報酬的獲得,得到報酬的可能性就越小。另一方面,在認知得到報酬的機率時,它被看作等待得到報酬的時間,事件發生的機率越小,平均等待兌現報酬的時間就越長。因此,人們傾向於選擇量較小的,但能較快得到或得到可能性較大的報酬,而不是選擇量較大的,但需要延遲獲得或獲得的可能性較小的報酬。換句話說,延遲獲得報酬的時間,使獲得報酬的需要延遲得到滿足,類似於實現許諾的機率,等待越久,兌現許諾的可能性就越低。
貼現現象的數學模型研究也發現,隨著延遲時間的增長或事件發生機率的增大,事件主觀價值變化的速度都會放慢,時間貼現率和機率貼現率都會減小,而且時間貼現函式和機率貼現函式具有相似的形式,可以用類雙曲線函式表示整理已有的研究認為許多神經系統同時參與了時間貼現和機率貼現情景中的行為抉擇:伏隔核核心,伏隔核殼部,眶額皮質、杏仁基底外側核、前扣帶回皮質、中央前額(前邊緣prelimbic/下邊緣 infralimbie)皮質、腦島、丘腦下核(subthalamic nucleus)和海馬(hippocampus)等。
大腦機制
時間貼現腦機制研究,為了從根本上了解時間貼現問題的成因,越來越多的研究集中在大腦神經機制上,力圖弄清大腦皮質的哪些區域,怎樣的神經活動引起了事件的主觀價值變化。這些腦機制研究主要從對延遲時間長短和客觀價
值的量的認知兩個方面討論時間貼現問題。研究表明時間貼現涉及大腦的許多區域,主要有邊緣系統(扣帶回,海馬,腦島),大腦皮質(額葉、頂葉、紋狀體),小腦等。
動物被試的實驗結果顯示不同長度的延遲時間在不同的大腦區域內得以加工,即使在相同的腦區內它們激起的神經活動程度也不同,神經系統的活躍性隨著延遲時間的增長而降低。學模型擬合實驗數據的能力越來越強,越來越精確地展現了主觀價值隨時間降低的過程,在預測主觀價值的走向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數學模型不能解釋引起時間貼現現象的原因。目前尚需進一步弄清楚哪些主要的心理因素決定了時間貼現函式中參數的量值和時間貼現率。大量行為與認知研究表明面對事件延遲發生和事件發生機率不確定時,個體的行為既相似又有差異,雖然已有腦機制研究顯示這兩種貼現現象的心理加工機制可能不同,但是仍然缺乏理論解釋。對延遲兌現與提前兌現時間貼現不對稱現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記憶機制和決策者動機的研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