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昭君怨
暮雨絲絲吹濕,倦柳愁荷 風急。瘦骨不禁 秋,總成愁。
別有心情怎說,未是訴愁時節,譙鼓 已三更,夢須 成。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昭君怨:詞牌名,又名“洛妃怨”“宴西園”等,雙調,四十字,前後段各四句,兩仄韻,兩平韻。
⑵倦柳愁荷:此謂秋色已濃。
⑶不禁:不能經受。
⑷譙(qiáo)鼓:古代譙樓(城門之上的瞭望樓)上的更鼓。
⑸須:即“應”。
白話譯文
傍晚細細雨絲還是將站立在風雨之中的詞人打濕了,看著路邊的柳樹疲倦的舞動,池塘里的荷花也略顯疲憊。這些景色讓我聯想到了瘦骨嶙峋的自己,頓生煩惱。
別有心情,不光是因為秋風秋雨,還不到訴說愁緒的季節,不說也罷。譙鼓已經打了三下,定要睡去了,但願有美夢一場。
創作背景
納蘭性德對表妹情深之至,但其表妹最終輾轉進宮,侯門尚且深似海,更何況紫禁宮闈。於是兩人只余得漫長相思卻不能相守的煎熬。是夜,作者獨看暮雨絲絲,秋雨悽苦,夜風涼,薄凌厲,柳樹、荷花也倦極愁極,於是作者由這淒風苦雨,生出對表妹的無盡相思愁緒來。就是在這種煎熬中,作者創作了這首詞以表達相思愁緒。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這首詞情景交融,悲秋傷懷。講的是納蘭對伊人不在、夜深獨立的一片哀怨心緒。
細觀上片,自然是“瘦骨成愁”的刨心之痛了。作者一片之中連用兩個“愁”字,可見其寂苦心緒。王國維語“有我之境,以我觀物,則物皆著我之色彩”,於是,此處,暮雨之形,實為愁之形、柳之倦、荷之愁、風之急,更非實景,全是詞人心中想像出來的。
在下片,納蘭承接上景而引發清愁,“別有心情怎說”一問出,萬古寂囿,道是家家爭唱飲水詞,卻是納蘭心事幾人知。不論是青梅竹馬的表妹,抑或是賢良淑德的翠花公主,總是佳人一方,此岸卻隻身孤影暗銷魂。
“未是訴愁時節”則是這首詞第三次提到“愁”,宋吳文英《唐多令》:“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若不是那離情別緒纏綿難去,又如何翻來覆去地拿捏這個字,若不是那伊人回目、嫣然一笑的音容恍在耳畔,又如何會在失去之後生出這無邊無盡的愁意來。
而自語“未是訴愁時節”則像是詞人恍然發現此情難訴,對應發問那句,於是更顯出無奈孤寂之情。是啊,未是訴愁時節,我何來這么多的愁緒。而那愁,卻愁進了心底,愁成三更一片“譙鼓”之聲。
“譙鼓”之聲,則引此愁緒更見升華。譙鼓則是望樓上的更鼓了,三更未眠,於此淺道:夢須成。卻不點破何來糾結,家國之意若隱若現。於此,此詞,言有盡而意無窮,讓人無限回味。
名家點評
中國社會科學院比較文學研究中心學術顧問施議對《納蘭性德集》:“情和景,都交代的十分清楚。但不知這位貴公子,究竟愁些什麼,有何夢想?”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1685年),滿洲正黃旗人,清朝政治人物、詞人、學者。權臣明珠之子。納蘭氏,字容若,號飲水、楞伽山人。室名通志堂、淥水亭、珊瑚閣、鴛鴦館、繡佛齋。原名納蘭成德,為避當時太子“保成”的名諱,改名納蘭性德。一年後,太子改名為胤礽,於是改回成德。順治十一年生,死於康熙二十四年,年僅三十一歲。1676年(康熙十五年)進士,選授三等侍衛,尋晉為一等。納蘭性德性情穎敏,多愁善感,不類貴族子弟。詞風真摯自然而多悽惻哀艷,悼亡之作尤稱絕調。向有滿洲詞人第一之譽,為清詞大家之一。著有《通志堂集》,詞作先有《側帽》一集,後增補為《飲水詞》,後人彙輯本則稱《納蘭詞》,今存三百五十首左右。又與顧貞觀合輯《今詞初集》一選,為清初文人詞選中著名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