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游羅敷潭

春日游羅敷潭

《春日游羅敷潭》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作品。此詩敘寫游羅敷潭的經歷,描繪了羅敷潭賞心悅目的美景。全詩寫得樸實自然,不露雕痕,卻在樸實中隱含了人生的哲理:經過艱苦的努力,得到的東西才會去珍惜。

作品原文

春日游羅敷潭
行歌入谷口,路盡無人躋。
攀崖度絕壑,弄水尋回溪。
雲從石上起,客到花間迷。
淹留未盡興,日落群峰西。

注釋譯文

唱著歌從羅敷潭山下的谷口進入,走著走著,發現前面已經沒有路了,也沒看到有人攀登過的痕跡。
攀崖度過絕壑,順水遊玩尋到回溪。
雲就從眼前的石頭上飄起,我被這滿山的鮮花迷倒。
一直在這裡留連忘返,直到太陽西下,群山隱隱。

作品鑑賞

羅敷潭位於河北省邯鄲縣西北。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如果用來形容羅敷潭也恰如其分。因為此處曾出現過一位貌美如仙的羅敷,更有詩仙李白到此一游,所以羅敷潭自古以來都是一處遊覽勝地。
因為李白曾到羅敷潭遊覽,並留下了優美的詩篇,所以後人在潭北坡上建了一座四角亭,取名李白亭,亭內有石桌、石椅。石椅上塑有李白的塑像,表明詩人正在揮筆作詩。
首聯:“行歌入谷口,路盡無人躋。”“行歌”的意思是邊走邊唱歌。歷代的詩文中“行歌”這個詞很常見,先秦的典籍中就有過這個詞。在中國古代,不論是文人還是普通百姓,男女老少都喜歡行歌。比如:東晉陶淵明的《桃花源詩並記》:“童孺縱(任情)行歌,斑白歡游詣”;清孫枝蔚《貧士詩》:“(貧窮的讀書人)行歌每負薪,聽者勿沾巾。”“躋(音機)”的意思是“登、升或登攀”;這一聯的大意是:唱著歌從羅敷潭山下的谷口進入,走著走著,發現前面已經沒有路了,也沒看到有人攀登過的痕跡。
頷聯:“攀崖度絕壑,弄水尋回溪。”“絕壑”是深谷的意思;“弄水”在此詩中的意思是“涉水”。這兩個詞都是唐朝才開始出現的,在唐詩宋詞中很常見,唐朝以前的典籍或詩歌中尚未發現有人用過。“回溪”亦作“回溪”,意思是曲折的溪流。這種用法出自西漢。枚乘七發》:“向虛壑(空谷)兮背槁槐,依絕區兮臨回溪。”因此,“尋回溪”的意思是沿著曲折的溪流往山上攀登。頷聯的大意是:攀援懸崖度過深谷,趟過溪水,沿著曲折的溪流往山上行去。
頸聯:“雲從石上起,客到花間迷。”詩人經過艱難攀行,終於來到了另外一個境界,或說看到了另外一番美景。登過山的讀者也許有這種體驗,也就是一邊往山上行,一邊會看到白雲從山頂的大石上升起。這是詩人往山上爬行的緣故,並不是白雲的飄移有這么快。這裡可能有很多讀者會想起王維的詩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終南別業》)。這時候的李白也接近是“行到水窮處”了。在一般情況下,有溪流或瀑布的山,在接近山頂的地方,會有一個積水的水潭,水潭有大有小,它不斷的吸收雨水、露水或地下泉水,就不斷的有水溢出,向山下流去,形成溪流或瀑布。再往上走就到達山頂了,這時也沒有水了;所以,“水窮處”其實就是山頂。這說明此時李白已經來到羅敷潭了。由於所到的地方不同,所以王維是坐在山頂上看雲起雲落,而李白則是在羅敷潭的周圍觀賞風景。“客”是詩人的自稱,“迷”的意思是陶醉,“客到花間迷”其實是說,在羅敷潭的附近有一叢叢的花樹,鮮艷奪目,詩人走到花叢中的時候,被花兒陶醉了。
尾聯:“淹留未盡興,日落群峰西。”“淹留”的意思是“羈留、逗留”,出自《楚辭·離騷》:“時繽紛其變易兮,又何可以淹留?”這句詩與上一句承接自然,尾聯的大意是:(詩人)因為被周圍的景色迷住了,直到太陽快下山了還不捨得離去。
這首詩寫得樸實自然,一點也看不出有任何雕琢的痕跡;可是,在樸實中卻隱含了人生的哲理。詩人的目標是羅敷潭,然而要到達這個目標,卻發現前面本沒有路,必須經過一番艱苦的攀登才行。經過了一番艱難及危險的跋涉,詩人終於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看到了羅敷潭賞心悅目的美景,並因此而流連忘返。人生也是這樣:經過艱苦的努力,得到的東西,人才會去珍惜。
再說這首詩的藝術技巧。同樣的題目,如果是一般的人來寫,會發覺一首五言律詩共四十個字,要先描寫一路上艱苦的跋涉,還要寫出到達羅敷潭的心情及周圍的景色,還要有內涵,有給人啟發的哲理,太難了;可是,詩仙卻做到了。
“雲從石上起,客到花間迷”不僅讓讀者明白詩人已經到達了什麼地方,而且還從兩個方面來描寫羅敷潭周圍的景色。那么,羅敷潭及其周圍還有那么多的美景又怎么寫呢?詩人在尾聯用“淹留未盡興,日落群峰西”來概括,這句詩的言外之意是說:羅敷潭周圍的景色秀麗迷人,讓人流連忘返。這樣寫勝過直接的描寫,而且更容易令人對羅敷潭生出憧憬之心。
這首詩還有一個最獨特的地方是它的音律,在《全唐詩》中僅此一首: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研究唐詩音律的學者一看就知道,這首詩每一句都包含了三仄調或三平調(或稱三仄尾及三平尾)。頷聯及頸聯是對仗的,不僅詞性相對,而且平仄也是相對的,這就是一首五言律詩。
現在學者對在近體詩寫作中用三平調或三仄調的問題普遍持否定態度,因為從宋朝(蘇軾陸游等還用過)以後,就很少看到古人寫近體詩用三平調或三仄調了。具體是什麼原因,沒有人講清楚過。據《全唐詩》記錄,唐朝的詩人,白居易及以前的詩人在寫近體詩中常見含有三調的句子,杜甫的絕句及律詩中也有,只是沒有像李白這樣句句都用。而從杜牧李商隱開始,寫近體詩就比較少見用三平調或三仄調的句子了。
詩仙李白的這首詩給後人留下了一個難解之謎:他是有意這樣寫的,還是無心的呢?用這種音律來寫詩,有什麼妙處呢?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唐詩還有很多奧妙之處是現在的人無法明白的。

作者簡介

李白像李白像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自稱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葉(唐時屬安西都護府,在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少年即顯露才華,吟詩作賦,博學廣覽,並好行俠。從25歲起離川,長期在各地漫遊,對社會生活多所體驗。公元742年(天寶元年)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唐玄宗所賞識,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視,又遭權貴讒毀,僅一年余即離開長安。公元744年(天寶三載),在洛陽與杜甫結交。安史之亂爆發後,他懷著平亂的志願,於公元756年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受永王爭奪帝位失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中途遇赦東還。晚年漂泊東南一帶,卒於當塗(今屬安徽)。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李白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