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附生,植株高40-60厘米。根狀莖短而橫走,粗壯,粗6-8毫米,有少量的環形維管束鞘,多為星散的厚壁組織,根狀莖近光滑而被白粉,密生鬚根,疏被鱗片; 鱗片闊卵形,長約3毫米,基部闊而成圓形,頂端急尖,邊緣稍具齒,盾狀著生,粗篩孔狀,暗棕色,中部的顏色較深,易脫落。葉近簇生; 葉柄粗壯,短或近無柄,長不及1厘米,粗約3-4毫米,禾稈色,基部疏被鱗片,有溝; 葉片闊線狀披針形,長35-55厘米,寬5-8厘米,頂端漸尖,基部長漸狹而形成狹翅,或呈圓楔形或近耳形,葉緣全緣或有時略呈不規則的波狀;側脈纖細而曲折,兩面均可見,相距1.5厘米,小脈聯結成多數不整齊的網眼,兩面均不明顯,在光線下則清晰可見,內藏小脈分叉;葉紙質,淡綠色。
孢子囊群直徑約1毫米,橙黃色,通常只葉片上部能育,不規則散生或有時密集為不規則匯合,一般生於內藏小脈的頂端。孢子豆形,周壁平坦至淺瘤狀。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甘肅(文縣)、台灣(台東、蘭嶼)、湖南(古丈)、廣東(高州、惠東、陸豐、羅浮山、茂名、清遠、新興、陽春、雲浮、肇慶)、廣西(北流、博白、蒼梧、東蘭、防城、橫縣、凌雲、隆安、龍州、寧明、上思、天峨、武鳴、玉林)、海南(保亭、儋縣、東方、樂東、陵水、三亞)、香港、四川(寶興)、貴州(羅甸、興義)和雲南(滄源、河口、景東、金平、瀾滄、瀘水、孟連、蒙自、思茅、文山、西盟、新平、西雙版納、彝良、盈江)等省區。越南、馬來群島、玻里尼西亞、印度至非洲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廣東。生長在平原地區疏蔭處的樹幹上或牆垣上。
繁殖方法
分株繁殖:分株是將其根狀莖截斷作為繁殖體,是星蕨最簡易便捷的繁殖方式。根狀莖的生長速度較快,一般半年左右即可進行切段繁殖,切段長度為10厘米左右,一般應帶有3-4片葉,並剪去老葉。長期未進行切斷分株的情況下,原植株的橫走莖已經交錯生長,不易於梳理,可用枝剪直接剪斷成數片,每片另種一盆。
孢子繁殖:星蕨葉片背面會產生很多孢子,可採用孢子進行大量繁殖。選用一般的栽培基質,高溫蒸汽滅菌後裝盆,充分淋透,然後用小刀刮取孢子直接撒播在上面,再用薄膜或玻璃片覆蓋即可。溫度保持在28℃-30℃之間,從播種到出葉需要2-3個月。當孢子體長出3-4片葉後移栽,苗高10-15厘米時栽入花盆。為刺激孢子萌發,播種前可用300千克/升的GA3溶液處理5分鐘。
栽培技術
適度光照可促進葉片生長,植株健壯,同時可以使葉片顏色鮮艷。當環境溫度低於12℃時,星蕨生長几乎處於停滯狀態,甚至會出現枯葉,此時可將枯葉直接剪掉。若低溫持續較長時間,也可將所有葉片全部剪掉,待溫度回升後,新葉將很快萌發。
環境相對濕度對於星蕨影響不大,但當植株同時萌發多個拳卷葉時,應保證濕度在65%以上,並注意及時噴淋,以補充空氣中的水分。失水往往造成嚴重的後果,剛伸展開的拳卷葉最幼嫩,如濕度過低,細胞極易失水,嚴重影響葉片生長甚至出現畸形葉。
病蟲防治
病害:病害發生較少,少見真菌類病害發生,一般由害蟲傳播,植株抗病力較強。感病後,一般不用噴施農藥,可將葉片直接剪去。
蟲害:主要蟲害是蝸牛和蟎類。蝸牛主要危害星蕨嫩葉,選用的栽培土壤用生石灰除蟲,清潔栽培場所周圍的溝渠並施撒生石灰,除掉雜草,以減少蝸牛的發生;可人工捕捉成貝和幼貝;撒施8%滅蝸靈顆粒劑或10%多聚乙醛顆粒劑。星蕨受蟎類危害後會導致葉片褪色,表面出現密集的小黃點,並逐漸黃化,失去應有的觀賞價值。可採用20%的三氯殺蟎醇乳劑800-1000倍液,或用50%的敵敵畏乳劑1000-1500倍液噴灑,噴藥時要注意葉片背面也要噴到。
主要價值
星蕨葉片寬闊,葉質肥厚粗壯,長勢旺盛,終年常綠。根狀莖粗壯,綠色。星蕨可作為樹幹附生景觀,庭院角落及假山布景、水池點綴、裸石映襯的植物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