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此圖是一幅寓意懷念故國的人物畫,作者原是用南北朝時庾信《哀江南》賦的詞意“日暮途遠,人間何世。將軍一去,大樹飄零。壯士不還,寒風蕭瑟”創作此畫,表達亡國哀思。圖中近處陂陀上古樹一株,參天獨立,樹下一老人攜杖背向而立,仰首遙望遠處青山和落日餘暉,徘徊行吟,似不忍離去。圖右上作者自題七言絕句一首:“風號大樹中天立,日薄西山四海孤。短策且隨同旦莫(同暮),不堪回首望菰蒲。”
藝術特色
此畫的主題是大樹和老人,背景為一抹蒼茫空濛的遠山,山巒逶迤跌宕,荊棘雜草叢生。畫家用濃重的筆墨刻畫大樹,畫中大樹參天而立,主幹粗壯挺直,有剛強不屈之勢,枝條繁密橫生,蟠曲虬勁,雖樹葉盡脫,卻顯得氣勢非凡。樹下老者拄杖而立,面容清俊,遙望遠山和餘暉,徘徊沉吟,似有滿腔心事。傳達出一種沉穆、凝重、悲憤、孤寂和蒼涼的氣氛。全畫構圖別致,在視覺上故意營造一種既蒼勁又獨立不移的穩定感。本幅有畫家自題:風號大樹中天立,日薄西山四海孤。短策且隨時旦莫,不堪回首望菰蒲。從詩中可知,樹下的老人就是作者在一定歷史背景中的自我寫照。畫中那棵大樹的樹中雖都飄零罄盡,但枝幹卻傲然挺立,潛藏著一種不可屈服的巨大力量,這是一種非常成功的藝術表現形式。讀畫人看到這棵迎風而立的老樹,大有撫今追昔,令人難忘之感受。1644年明王朝覆亡,清軍進關占據北京,次年農曆五月,清軍渡過長江進入南京。同年農曆的閏六月,清軍攻陷嘉興府城,項聖謨的堂兄前明薊僚守備項嘉謨不願降清,帶著自己的兩個兒子和一妾跳水自殺了。項聖謨的家裡遭到掠劫,半為踐踏,半為灰燼,項聖謨自己則逃到浙江桐江避難。了解到這一背景,不但使我們清楚地知道項聖謨在時後創作《大樹風號圖》的經歷,而且也理解到作者在這一詩、畫作品裡,何以表現出如此沉鬱、孤寂、感愴的思想情緒。從中亦看出他對明王朝滅亡是如何的傷感及他對明王朝忠誠不二的心跡。 《大樹風號圖》刻劃入神,環境布局、人物點綴都十分得當,處處充滿詩意;再加上畫面題計,使讀者對畫的主題有了更深的認識,也是它流傳百世以後,仍舊是聽之有聲,思之成詠的原因之一。據倪墨炎著《魯迅舊詩探解》(上海書店出版)介紹,魯迅先生曾兩次將項聖謨的這首題畫詩寫成條幅送給友人。第一次是在1934年4月10日,寄贈給南寧博物館,魯迅在此條幅上題跋云:“偶憶此詩而忘其作者”。第二次是1935年12月5日, 贈給楊霽雲的。楊霽云為常州人,因編《集外集》與魯迅有聯繫。此條幅上的題跋是:“此題畫詩忘其為何人作,亥年之冬,錄應,霽雲先生教。”據查證,魯迅於1913年2月12日曾購得《神州大觀》第一集,此集中就收有項聖謨《風號大樹圖》。20多年後,魯迅想起了此畫及題畫詩,可見其印象的深刻。詩中雖有兩處筆誤,但也無傷原詩意境。筆誤之處是原詩“西山”寫作“滄溟”,“短策”寫成“杖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