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故昧

明知故昧的字面意思是:明明知道事物或事情真相和真實情況,卻裝著不知道的樣子,或把它掩蓋、隱藏起來。在社會生活中,明知故昧一般有兩種含義,一是用表面的不知,去隱藏內心的別有用心和企圖;二是不與計較、不屑顧,有點類似大智若愚、大辯若訥的味道。

基本信息

明知故昧的字面意思是:明明知道事物或事情真相和真實情況,卻裝著不知道的樣子,或把它掩蓋、隱藏起來。在社會生活中,明知故昧一般有兩種含義,一是用表面的不知,去隱藏內心的別有用心和企圖;二是不與計較、不屑顧,有點類似大智若愚、大辯若訥的味道。

出處

【典源】明知故昧,楚莊王絕纓盡歡:事見《韓詩外傳》卷七,另見《說苑·復恩》。

簡介

同床異夢,周瑜扮懵蔣幹上當。 明知故昧,徐達佯醉破史彥忠。

“明知故昧”,照詞解意就是明明知道了這件事情,卻故意裝不知道。 這種態度,是一般處事哲學,俗語有云“不痴不聾,不作阿姑翁”,也即所謂明哲保身,其目的是避免是非。

呂蒙正參知政事時,初入廟堂,有人指著譏訕說:“此小子亦來參政?”蒙正詐聽不見地上殿,同列中有不平的,想追問說此話的人,蒙正卻阻止說:“不必若知其人姓名,會終生記在心裡,還是不知的好。”這種故昧,表現出“大人有大量”,真不愧是“宰相肚裡好撐船”。

但“明知故昧”成為一種謀略,就非明哲保身,避免是非了。計謀是用來對付人家的,逃避現實的態度又怎能排除當前障礙,為自己大展宏圖呢? 實際說來,對一件事,能夠做到“明知”而“故昧”的,絕非易事,非有高度涵養不行。人之所以有聰明傻子與奴才之分,就在於知與不知,能昧不能昧中分出來。傻子與奴才,莫測聰明人之高深,動輒說人家包藏禍心,陰險奸詐,殊不知妙就在其中。此之所謂“大智若愚”。

原故

楚莊王絕纓盡歡
春秋時,楚莊王大宴群臣,文武官員和莊王的愛姬美妾都出席宴會。大家開懷暢飲,直喝到天黑酒酣,興猶未盡。於是又點上燈繼續夜宴。正喝得高興時,一陣風吹來把所有的燈都吹滅了.宴會廳里一片漆黑,大家亂鬨鬨的。這時,突然有人趁亂去扯莊王一個美妾的衣服,這位美妾也未叫喚。只是順手把那人帽上的帶子扯了下來。然後悄悄對莊王說:“剛才有人趁黑扯我的衣服,我已順手把他的帽帶扯了下來。趕快點上燈,看誰的帽上沒有了帶子,就是誰犯下了非禮的罪行。”莊王聽了心想:既然是我賞酒給大家喝,要求人人都一醉方休,現在這人是酒後失禮,我又何必為了顯示美人的節操而去羞辱處罰他呢?於是莊王叫不要忙點燈,而宣布說:“今天我請大家一醉方休,不扯斷帽帶不算盡興。大家都趁黑把帽帶扯下來吧!”

喝酒的一百多位大臣都紛紛把帽帶扯了下來,莊王這才叫人把燈重新點上。大家繼續飲酒,尺歡而散。誰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只有那個非禮的人自己心中有數!兩年後,吳國興兵攻打楚國,楚莊王親自率軍迎敵。有一位大臣總是沖在前面,奮不顧身。兩軍五次交鋒,那人五次都砍下了敵人的腦袋,打退敵人,使楚軍取得了勝利。莊王對他的勇敢又感動又吃驚,忍不住問他說:“我德行淺薄,平常並沒有特別對你好,你為什麼這樣把生死置之度外
為我效力呢?”那人回答說:“臣下實在不好意思,我就是那天晚上酒後失禮被美人扯掉帽帶的人啊!我犯下了死罪,大王卻不忍心治我的罪,並且不讓大家知道。大王的仁德我不能不報答。所以,我一直在想為大王肝腦塗地,用我的一腔熱血去濺灑敵人。現在好不容易有了機會,我還有什麼可顧惜的呢?”

莊王聽了感嘆不已。於是重用那人率兵退敵,楚軍大勝。

【新說】
正所謂:
“美人空自絕冠纓,豈為娥眉失虎臣。”(《古今小說》卷六)楚莊王明明可以知道誰是那個非禮的大臣,但卻故意想法放過了他,裝作不知道這事。結果得到那人出生入死的報答。這就是明知故昧所見的奇效。

它既是一種處世策略,又是一種領導藝術。對一般人來說,生活在紛繁複雜、人際關係險惡的社會之中,明哲保身
不過是一種避免禍害的態度,明知故昧也不過是一種少惹是非的策略罷了。別說是一般百姓,就是那三度為宰相,以敢說敢言著稱的呂蒙正,當初入朝參政時,曾有人不滿而發出譏諷,呂蒙正也明知故昧,裝作沒聽見。有人想為他追查那譏諷的人,呂蒙正卻阻止說:“不必了,如果知道了他是誰,必然會終生記在心頭,對雙方都不好,所以,還是不知道的好。”(《宋史·呂蒙正傳》)這就是“宰相肚裡能撐船”,大人有大量。

作為領導藝術,明知故昧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對於非原則問題,能夠放過去的就放過去。所謂“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大戴禮記·子張問人官》)也就是這個意思。宋太宗時有兩位名將叫孔守正和王榮,他們在邊疆屢建奇功。一次陪太宗宴飲,酩酊大醉後發酒瘋爭功,侍從官請太宗治他們的罪,太宗卻叫迭他們回家。第二天兩人酒醒後向太宗請罪,太宗卻說:“那時大家都喝醉了,你們二人講些什麼我可沒有聽見啊!”(《宋史·孔守正傳》)這個故事與楚莊王絕纓盡歡異曲同工,都顯示了領導者用人的藝術。可見,明知故昧實在是“明”而不是“昧”啊。

相關故事

明知此事,卻裝不知的戰術“明知故昧”包含兩重意思。一是指一般的處世哲學,明明知道此事,卻故意裝作不知道,明哲保身,避免是非;一是用於計謀,是用來對付別人的。

要做到“明知”而“故昧”,亦非易事,必須有高度的涵養。“大智若愚”者與智商愚昧者,絕不能同日而語,前者是知之故昧、莫測高深、包藏用心,而表面故意裝著什麼都不知道。這種“故昧”是一種計謀,為達到某種目的而偽裝的。一般對手往往被這種“故昧”的伎倆所迷惑而輕易上當。

一、楚莊王一鳴驚人
楚莊王即位三年時,既不料理朝政,也不發布命令,只是日夜縱樂。他還向國人宣布說:“有敢來向我進諫的,格殺勿論。”

莊王的恣意荒淫使大臣們非常擔憂。大臣伍舉冒死前來進諫,他看到莊王毫不在意,左手抱著鄭姬,右手摟著越女,陶醉於鐘鼓之樂。於是,伍舉就以隱語向莊王進諫說:“有一隻鳥落在丘阜上,三年不飛翔也不鳴叫,大王您能告訴我那是什麼鳥嗎?”楚莊王回答說:“那鳥三年不飛,飛將沖天,三年不鳴,鳴將驚人。你下去吧,我知道你的意思。”

此後的幾個月,莊王非但沒有收斂,反而更加荒淫無度。大夫蘇從又去進諫,莊王說:“你難道不知道我已下達進諫者死的命令嗎?”蘇從回答說:“只要大王明白了治國的根本,我就是死了也心甘情願。”

楚莊王覺得時機已到了,於是罷卻了淫樂,親理朝政,誅殺數百個奸佞之徒,任用了數百名賢達之士,將冒死進諫的忠良伍舉、蘇從委以重任,輔佐國政,舉國上下,歡欣鼓舞。五年以後,國力大振,終於問鼎周郊,鏇成諸侯霸主。

二、竟歲默默,一發驚人
裴政有一個習慣,就是不管對方是誰,只要有錯在身且知而不改,他都敢當面指責,為此,他得罪了以巧佞媚上、頻頻出入東宮的雲定興,從而受到太子楊勇的疏遠,由內臣出任襄州(今湖北襄樊)總管。

裴政心懷感憤,將妻兒子女都留在京城,隻身一人赴任,決計用他自己的方式將襄州變成一個政通人和的地方。
下車伊始,他就意識到團結下屬官吏的重要性,為調動這些人的積極性,他將自己的俸祿統統分給同僚及左右屬吏,勸勉大家同心同德,共同搞好本州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秩序的整頓。

對付猾民,他有自己的一套巧妙方法,有人犯罪,他只一一收集好他們的材料,並不聲張,也不去驚動罪犯本人,以一種三不知狀態維持了將近一年的無為治理。

然後,當這批犯罪者自以為得計竟屢犯不止時,他才從容不迫地利用大都會的時機,將他們從熱鬧的人群中揪出來,親自審理,按情節輕重治罪,叛處五人死刑,其次流放一大批。

由於事先掌握了充分的證據,他在審理時將各人的罪狀大到殺人犯奸,小到偷雞摸狗,皆娓娓道來,滴水不漏,以至於當事人啞口無言,旁觀者亦驚若神明,渾身冷汗淋漓。自此以後,境內百姓紛紛自覺守法,連普通的爭訟現象都十分罕見,該州監獄竟成虛設。

三、謙虛中產生的威力
美國報社一位記者,奉命向一個政要採訪醜聞的內幕。當記者興致勃勃地發問,那位政界人物立刻打了岔,說:“有的是時間,咱們慢慢地聊吧!”說著就不慌不忙地坐下來。他這個態度使那個記者感到氣勢被挫。不一會,女傭人端來咖啡。就在這時候發生了小小的插曲。這位政要好像是怕喝燙的東西,才啜飲了一口咖啡就直嚷“好燙”!這一嚷,竟把咖啡杯翻落在地。等到傭人跑出來擦試乾淨,兩人才聊了幾句,這位政要拿起香菸往嘴裡送,也沒看清楚香菸拿反了,記者連忙提醒他,他竟在慌張中把菸灰缸碰落在地。這位在國會上一向叱吒風雲的政要,竟這般窘態百出,使記者心中暗自發笑。

這個事實,不但使原本打算追根究底的記者失去了挑戰意願,甚至對他產生一種親近感。其實,只要是處世經驗豐富的人就知道,這位政要的這些舉止,是心有所圖之下,是一種巧妙的表演。

當我們看到眼前的一些大人物,在當場出醜或顯露出小小的弱點時,我們原有的緊張就化為烏有,並產生“接納”對方心理的傾向。假如你是有心人,可以利用這種心理傾向,故意亮出自己的窘態,使對方消除戒心,甚至使對方接納你,成為朋友。

一位一流企業的高級幹部,在他成為財務經理時,循例做就任致辭。當時他說的第一句話是:“我對數字最不擅長,以後,但望大家多多幫忙!”

後來,他的這一席話,使那些原是戰戰兢兢迎接他的部屬,大為放心,然而,每當部屬送檔案給他,他總是若無其事地指出:“這個數字錯了。”

由他的指正可以看出,他不但很細心並且糾正的事都是一針見血。這種事經常發生後,大家都產生這樣的感受:“我們的經理為人很謙虛,說是對數字最不擅長,其實他的財務經驗相當豐富……”就這樣,在短期內他贏得了部屬的信賴。

解除他人的戒心或緊張,使其成為自己的“朋友”,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暴露自己的缺點、弱點。頭銜大、名氣大的人,如能運用這個方法,其社會地位或威望也將更大。
[計論]與權威人物見面時,若看到他小小的失敗或弱點,一般都會消除原有的緊張,並產生“接納”他的心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