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來
1550年至1851年,明代嘉靖至清代道光年間,中國曾發生大規模類似於現在的極寒天氣,那時候經驗不足,防禦措施不及時,繼而發生群發性的農作物減產,隨後還出現饑荒、農民起義等一系列連鎖社會效應,影響很大。這起事件在史志上亦有記載,在中國稱其為“明清小冰期”。明清小冰期是距離2014年最近的一次寒冷時期。
現象
中國著名科學家竺可楨曾經在研究過程中注意到,清朝初年,有位歷史學家談遷,寫了一本叫《北游錄》的書,裡面提到,當時不但中國北方寒冷,就連江南也出現了河面結凍的情形。1654年(順治十一年)陽曆11月,京杭大運河的吳江一段冰厚三尺多,從吳江一直凍到嘉興,要壯士鑿冰,每天才能前行3~4公里。陽曆11月南運河封凍,這在歷史上是少有的。
危害
農業
由於溫度下降,中國的農業經濟也遭受了打擊。清朝葉夢珠編輯的《閱世編》記載,江西柑橘本是貢品,當地家家戶戶廣泛栽種。然而,在明清小冰期最盛的順治、康熙年間,橘子常常被凍死,橘農嚇得不敢再種橘子了。
明清小冰期時,在中國,就連氣候一向溫暖的珠江三角洲也遭遇了異常天氣,廣州等地頻繁遭遇降雪,並出現牲畜凍死的現象。
戰爭
明清小冰期的到來,不僅給農業社會帶來了災難,甚至成為戰爭爆發的導火索。例如,在明代中葉,受到小冰期的影響,北方持續低溫、乾旱,草場退化,為了改善處境,北方少數民族頻繁南下,戰亂較多。1640-1700年是這次小冰期中最冷的時期,這個時間恰好與清軍南下入關、建立政權的時間是相吻合的。與此同時,大範圍的戰亂和饑荒摧垮了明朝政權。清政權建立後,隨著遠道而來的馬鈴薯、玉米等耐寒高產農作物在中國的普及,農業經濟才逐漸恢復。
研究
對於全球氣候變暖,人們普遍認為“極其可能”是人類影響造成的。2014年2月,中科院地質地球所提出了一個新觀點——氣候冷暖變化存在約500年的自然周期,近百年來的全球氣候變暖,剛好位於最近一次500年周期的暖相位上。該研究還認為:今年已經達到這一暖相位的峰值位置,接下來有進入冷相位的趨勢,即將開始百年氣候變冷周期,有可能減緩人類活動導致的全球變暖。
東北龍崗火山區的小龍灣瑪珥湖年紋層沉積可以準確定年,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科學家就利用這一優勢,分析了5350年以來(到公元2005年止)小龍灣瑪珥湖周邊地區植物花粉種類的變化。在植物花粉含量的變化中,有兩種花粉相互消長,分別是適合寒冷氣候的松樹花粉和適合溫暖氣候的櫟屬花粉含量,兩者呈現出周期性變化。
根據松樹花粉增加和櫟屬花粉減少的峰值,指示的氣候最寒冷時期先後出現在公元前2700年、公元前2200年、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200年、公元前900年、公元前600年、公元前300年,以及公元200年、700年、1200年和1800年前後,約每500年出現一次寒冷期。花粉含量的譜分析結果也呈現出顯著的500年周期。
中科院的研究認為,約公元1830年以來開始的暖期,處在最近一次500年周期的暖相位上,今年已經達到暖相位峰值的位置,有進入冷相位的趨勢,有可能減緩人類活動導致的全球變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