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名片
明海古城位於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明花區明海鄉上井村境內,在312國道元山子北邊。從元山子通往明海鄉的公路上即可望到這座古城。明海古城是1975年經張掖地區文物普查隊進行調查後,1981年由甘肅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地理位置
明海古城地處上井村北1.5公里的平沙湖灘上,地曠人稀,在陽光照射下頗引人注目。千百年來,古城歷盡滄桑,遭受風雨侵蝕,雖遍體鱗傷,但仍巍然屹立,至今還不失其古樸雄峙的外貌。每到四五月份,地下水位上升,明海城東、南、北三面會被湖水包圍,古城另具一番景色,成為名副其實的明海城。
古城簡介
明海城是1975年經張掖地區文物普查隊進行調查後於1981年由甘肅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古城平面呈正方形,邊長155米,面積24025平方米;整個城垣用黃土版築,牆基寬7米,高10米,城垣南面正中辟門並築有方形瓮城。瓮城這種防禦建築結構,始於唐代,可知明海城在唐代曾修築利用。在城垣的四角築有扇形角墩,南垣內築有斜坡馬道,這種建築結構在河西一帶的漢、唐古城中較為普遍。在城內外地表發現遺存的漢,晉時期的灰陶片、磚塊、銅箭頭、五銖錢和唐代的“開元通寶”錢等物。文物工作者根據古城結構和地面遺存的實物考證,明海城是漢、唐時代的古城遺址。那么明海城究竟是漢、唐時期的哪個縣城,其歷史沿革又是怎樣的呢?
這些年來,文物工作者在對高台駱駝城、許三灣城墓葬的調查、發掘、清理過程中,根據墓葬出土的前秦建元十四年(378年)紀年磚和前涼建興二十四年(336年)木牘,並結合地方志的記載才揭開了古城神秘的面紗。
古城來歷
原來明海城古城就是西漢元封年間所置的樂涫縣城,隸屬酒泉郡管轄。樂涫縣名的來歷,據《漢書,地理志》載,張掖郡“觚得千金渠西至樂涫人澤中”,可知樂涫境內因有大澤而為其名。東晉永和元年(345年),前涼的統治者張駿在今駱駝城設定了建康郡,樂涫縣被作為建康郡的屬縣,歷經前秦、前涼直到北涼都直屬建康郡管轄。
北魏太延五年(439年),北涼被魏太武帝拓跋燾所滅,樂涫縣歸屬北魏。據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成書的《元和郡縣圖志》記載,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在平北涼于樂涫追殺沮渠茂虔後,改樂涫縣為戍,隸屬敦煌鎮轄屬。孝文帝時期又復改戍為樂涫縣。隋代時又將樂涫縣改為鎮。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改置樂涫縣為福祿縣。
唐代宗永泰二年(766年),甘州城被吐蕃攻陷,建康郡、福祿縣隨而陷廢。
見證逝去的繁榮
河西走廊,這個具有世界聲譽的狹長蜿蜒的走廊,曾經迎來送往了多少不同文化、族群、地域、國籍和民族的“主人”和“客人”。歷史的滄桑變化,文化的興衰更替,族群的遷徙流動,地域交通的轄制脈動,社會記憶的清晰模糊,這一切都要從祖先們留給我們的“遺產”中去尋找蛛絲馬跡,去體會和想像隱藏在歷史深處的文化之謎
。
絲綢之路河西走廊段的古道驛站已經湮沒在歷史的滾滾風塵和今日的旅游喧囂中了,容易“失憶”的現代人居然把新建的312國道(公路)當成了絲綢古道。不過,下面出場的“主角”倒是與這條國道有著為人易懂的地理關係。
從張掖至酒泉的國道兩旁,呈帶狀分布著許多漢人城鎮、農場和村落,元山子就是其中之一。從元山子往北看,是稀疏綠色覆蓋的“明花灘”,如今居住著以裕固族為主體的六個民族。一條新建的公路像舞動的絲帶從元山子通到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明花鄉境內。走在這條沙、石、土混合鋪墊而成的公路上,可遠遠望見一座古城——明海古城。
這座原被稱作古沙城的古城因位於自治縣原明海鄉上井村境內,故得新名——明海古城。古城在當地人稱“東海子”的內陸湖泊的平沙湖灘上,加之附近地廣人稀,使得古城雖遭受風雨沙塵的剝蝕湮沒而“遍體鱗傷”、“隱約現身”(現在當地人不稱其為“城”,而是稱其為“城牆”,可見被剝蝕湮沒的程度),但仍巍然屹立,至今不失其古樸雄峙之貌。 在紛繁複雜的歷史脈絡中去揭示明海古城的變遷是非常困難的,因此,對這座古城由來的解說和曾經居於其中的“主人”身份的確定等諸如此類的工作,只有留給那些具有考古學愛好和傾向的專業人士來做。1975年,甘肅省張掖地區文物普查隊對古城進行了調查,之後的許多書籍都引述了這次調查的結果。《肅南裕固族自治縣誌》的“文物古蹟”節中說:“城四邊長約為155米,成正方形,城南垣有瓮城,門東開,門寬6米,瓮城三面周長76米,與內城相接。內城門寬10米,城牆高10米,底寬10米,頂寬3米,四角突出成扇形。可能建有角樓,城內外曾發現漢磚、陶片、銅箭頭、五銖銅錢等。據考證為漢、唐建築遺蹟。”正是根據這次調查結果,1981年10月,古城被甘肅省政府批准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那么,明海古城究竟是漢、唐時期的哪個城呢?為解開謎團,1988年9月,北京大學王北辰先生和西北師範大學的李並成先生對古城進行考察並發表論文,認為古城是漢代的樂涫縣、唐代的福祿縣故址。
為了進一步解開古城之謎,了解漢唐前後和之間河西走廊的王朝更替與族群變遷是必要的。在周秦之際為烏孫、月氏所據,西漢初為匈奴右賢王所領。元狩二年(前121)漢驃騎將軍霍去病擊敗匈奴,打通了河西走廊通往西域的道路,始置河西四郡(武威、張掖、酒泉、敦煌)。之後,東漢、曹魏、西晉歷代相沿,東晉時,河西之地先後為“五涼二秦”所制。唐時,河西屬隴右道。公元755年“安史之亂”起,唐朝政府悉調西北戍軍前往關內平叛,河西走廊空虛,吐蕃乘虛攻陷河西隴右諸郡。後來,由於吐蕃鎮將彼此混戰,唐軍乘虛於公元850年左右收復了隴右許多州縣。約在公元872年之後,今裕固族的先民——從漠北遷來的一支回鶻人登上了河西歷史舞台,移可汗牙帳於甘州(公元554年,西魏改西涼為甘州,為張掖稱甘州之始),史稱河西回鶻。公元1028年,甘州被西夏党項李元昊占據,一部分河西回鶻退居肅州(酒泉)、瓜州(安西)和沙州(敦煌)一帶,並與西州(高昌)回鶻保持密切聯繫,於公元1081年,也就是宋神宗元豐四年以“黃頭回鶻”之名出現於漢文史冊。
在這條數十個族群“你來我往”、北徙南遷的文化走廊上,明海古城的歷史沿革又是怎樣的呢?據施愛民先生《金張掖史話》撰述,明海古城是西漢元豐年間所置的樂涫縣城,隸屬酒泉郡管轄。樂涫縣名的來歷,據《漢書·地理志》記載,張掖郡“角樂得千金渠西至樂涫入澤中”,可知樂涫境內因有大澤而為其名。東晉永和元年(345),前涼的統治者張駿在今駱駝城設定了建康郡,樂涫縣遂為建康郡管轄,延至北涼。北魏太延五年(439),北涼被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所滅,樂涫縣歸屬北魏。據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成書的《元和郡縣圖志》記載,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在平北涼于樂涫追殺沮渠茂虔後,改樂涫縣為戍,隸屬敦煌鎮管轄。孝文帝時期又復改戍為樂涫縣。隋代時又將樂涫縣為鎮。唐高祖武德二年(619)改置樂涫縣為福祿縣。唐代宗永泰二年(766),甘州城被吐蕃攻陷,福祿縣隨而陷廢。一百多年後,河西回鶻入主河西,儘管轄制與名稱不詳,這座城卻肯定與河西回鶻之間建立了某種關係。
自19世紀末葉以來,西方數名探險家和學者“發現”了居住在“明花灘”這片衰敗的草灘上的突厥語族群——撒里堯乎爾人的一部分族眾。1953年,操突厥語、蒙古語、漢語和藏語的,卻都自稱“堯乎爾”的族群被中國政府識別和承認為一個民族——裕固族,而河西回鶻就是這個現代民族的先民。也難怪裕固人在默默地保護著這座古城!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古訓說明這座古城的命運與河西走廊、絲綢之路的命運是系在一起的。漢唐的繁榮之後,等待這座城、這條走廊的就是衰敗嗎?河西回鶻與西夏党項政權間的相互征討是歷史的一面,文化間的交往與融合是歷史的另一面。不過,連年戰爭導致國力耗盡,東西方的貿易之利因西夏阻斷遭受嚴重損失。北宋政府遂於天聖元年(1023)命令以後西方來貢,取海路由廣州至京師。東西方貿易路線的改變,給絲綢之路上的各族人民帶來了巨大的打擊和損失。這道命令是絲綢之路衰敗的“先聲”。經過蒙元的過渡,明清時代的帝國轉型(由“傳統國家”向“絕對主義國家”轉型,對領土疆界的明確認定是主要特徵之一),行閉關自守之策,終於使絲綢之路衰敗了,明海古城很可能是這一時期隨之被廢棄的。
如今,古城西北坡被沙漠環抱,南邊是明亮的湖泊、綠色的草甸濕地、數不清的泉眼,東邊長著茂密的芨芨草,就像站崗的哨兵,穩立在湖邊上。夕陽下的古城更是莊嚴肅穆,好像在講述著祁連山、河西走廊那些族群融合與離徙,文化交融與湮沒的輝煌歷史。